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深入开展21个航天品种种植试验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党组书记张程鹏

  
  2022年,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承担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2项,目前全部按时序稳步推进。
  对上项目争取实现新突破。科技部在全国295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开展优秀科技成果“进园入县”行动,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入围,成为全国入选的7家园区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入围园区,并成功签约“绿色高效增值肥料转移转化”项目。园区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今年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五大农作物种子示范主阵地”和融入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体系”的园区。加强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交流,共建杂交小麦产业技术滨州研究院,引进“环渤海滨海盐碱地国家杂交小麦区域试验站”。
  良种繁育工作实现新突破。上半年,园区共完成1200个杂交小麦组合及1500个杂交种试验,推广种植5000亩。与常规小麦相对比,增产20%以上,节水30%—50%,用种量减少30%以上。着力开展一年三熟玉米研究,推进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完成航天玉米和903个玉米新组合的播种工作。遴选推荐航天大豆“天洲2号”参加省区试,深入开展大豆、高粱、水稻等21个航天品种种植试验,完成4个航天品种冬小麦的考种采样。
  盐碱地开发利用实现新突破。开展盐碱地种植羊肚菌技术研究,深挖冬枣大棚设施潜力,成功探索冬枣休眠期林下种植羊肚菌“枣菌间作”新模式。强化冬枣盐碱地改良研究,推进“树下生草”“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等技术试验,开展冬枣省级研发创新项目2项。主持、参与制定冬枣相关地方标准4项,目前已颁布实施。耐盐碱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化与河北农业大学、一逸农林合作,加快推进梨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点建设,“三耐桃”、杜梨、豆梨砧木培养效果良好。园区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州学院合作,共建“滨州珍稀植物保护与扩繁基地”,对珍稀野生植物进行调研、汇集以及种质保护和扩繁,现已完成场地建设和部分品种种植。
  产研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展彩色小麦盐碱地高效栽培试验500亩,推广种植2300亩,建成年生产能力7000吨的彩色小麦膳食纤维粉深加工项目。深入挖掘盐碱地藜麦、中草药等特色产品潜力,建成名贵中草药微生物酿制和功能辅助食品实验室,探索特色耐盐碱作物开发利用新路径。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