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滨城三小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同时,创新实施“师爱助成长”育人工程,努力让所有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郭向春通讯员孝聪聪报道)7月7日,滨城区第三小学六年级正在举行毕业典礼,一位家长来到该校执行校长王惠滨的办公室,送来一封感谢信。家长在信中感谢六年级三班班主任杜江敏老师六年来对孩子的培养和照顾,字字真切,句句暖心,对学校以生为本、用心育人的教育理念表达了感谢。
  “非常感谢这位家长对学校以及我本人的认可,我认为我只是做了老师应该做的事。”杜江敏老师看完信后,眼圈一红,激动地说。“这封信,不仅是对学校和老师的肯定与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与激励。学校将继续秉持品质立校、品位育人的办学理念,依托集团化办学,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王惠滨说。
  融入集团化发展,提高管理和教学工作实效
  该校按照集团化办学要求,设立了“一办三中心”中层管理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不仅激发了干部工作积极性,还带动了教师队伍成长。教学上,该校践行“学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严格落实市区两级教学常规月活动要求和“三学”“四查”“五问”“六提升”行动。召开教学常规月专题会议,实施推门听课、接力赋能活动,大力推动教研组作业设计专项探讨、专家引领学科大教研等系列活动。
  强化大单元教学理念,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该校各学科确定实验年级,积极推行大单元教学的试点实验。在研究的过程中,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大单元教学理念,力争实现大单元教学与高校课堂的有效对接,建设轻负担、高效率、优质化课堂。
  加大备课和教研力度,加强监管指导。采取“三段式”集体备课模式,形成统一的教学执行计划,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二次加工、创新使用。同时,该校定期检查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网络研讨、集体备课等情况,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推进作业改革,创新作业布置与评价机制。制定作业公示制度,教研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严格把关,严控作业量,力争让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作业。此外,学校还在周五的课后服务时间举办各类社团活动,实现学生活动的多样化。
  开展“师爱助成长”工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该校围绕“三维六度”的核心素养目标,提出“智慧和幽默、勇气和合作、仁爱和宽容”六大核心教育品质,培养“知书达理、知恩图报、知行合一”的博雅达事之少年。
  该校注重常规教育和学生的习惯养成,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践行“学生第一”的育人理念,每月评选“品质班级”“品质少年”。大力实施“师爱助成长”育人工程,对学困、心困和身困的学生给予特别关爱和帮扶。同时,该校建立学生素养展示活动、家庭教育指导、课后服务联合运作机制,注重“五育并举”,实现全学科育人,整体提升育人水平。
  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坚持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的原则,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特殊学生制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特殊学生,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特殊学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搭建多元平台,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提升
  2021年3月以来,该校加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以青蓝工程赋能、学科大教研和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平台,做好教师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
  一方面,该校加强骨干教师和省市区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考核、管理工作,加强各级名师、名班主任的管理,稳定骨干队伍,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做好“传帮带”,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提升。
  从“家校合作”走向“家校协同”,持续优化育人新机制
  为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该校定期邀请资深教育专家进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通过举办家长会、微型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开展家长助教、家长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家校协同,形成强大教育合力。
  此外,该校还主动与文化、工商、妇联等部门协调,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努力打造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四级联动教育网络”,营造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在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品质立校、品位育人的办学理念,构建基于六大品质课程体系的多学科多元化教学模式,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积极推行强课提质行动,不断优化各项工作,提升教学效益和管理效益。”王惠滨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