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贯穿滨州腹地,历史上决溢频繁。由于滨州区域的成土母质为黄河沉积物及黄河入海的回流淤积物,土壤本身含盐,渗水性差,释水性弱,地下碱卤水埋藏浅,黄河长期侧湆,导致黄河以北滨海盐碱地多且重,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次之,小清河以南盐碱地相对较少且程度较轻。
盐碱长期缠绕、束缚滨州百姓,成为惠民专区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新中国成立后,全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盐碱地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治理和改造,沿黄稻改就是当时惠民专区践行毛泽东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指示的伟大创举,是勤劳的滨州人战天斗地、变盐碱地为鱼米乡的一个成功范例。
毛泽东考察黄河,建议引黄河水试种水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京视察,第一站就选择来到济南黄河段。1952年10月27日,在济南泺口险工44号坝,毛泽东主席向陪同的山东党政军领导了解治黄情况,听说沿黄农田因盐碱涝洼和黄河渗水种不成庄稼,黄河与小清河之间这片涝洼地“春天一片霜,秋天明光光,豆子不结荚,地瓜不爬秧”,粮食产量极低且常常绝收,沿黄群众生活非常困难后,他对大家说:“你们可以尝试引黄河水淤地,改种水稻,疏浚小清河排水,让群众吃上大米,少吃地瓜。”陪同视察的山东省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兼工委书记高克亭向毛主席保证:“我们一定试试。”
20世纪50年代“治土”改碱,初试种稻
20世纪50年代,受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治理盐碱地主要采取传统的简易改良土壤办法。当地人民群众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些简单易行,对于改善盐碱地耕作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行之有效,能起“治标”作用的方法,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整治盐碱地,盐碱地仍呈缓增之势。1958年,惠民专区部分沿黄县区开始试种水稻,但因经验不足等多种原因,收成欠佳。
20世纪60年代“治水”改碱,推广种稻
1964年春,惠民专区各区、社传达省四级干部会议精神,提出学大寨的革命精神、学东张屯一年巨变的经验、学李玉德的革命干劲,并布置稻改任务,尝试改洼碱种水稻工作在部分公社推行。1965年2月8日,在全区农业科技会议上,耿家大队党支部书记张行成在典型发言时介绍:1964年,高青县田楼公社耿家大队种水稻一百亩,收打后实产二万二千斤,单产二百二十斤,社员们高兴极了。
1965年2月22日,山东沿黄地区召开稻改工作座谈会。荷泽、德州、惠民三地区和沿黄17个县的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会议,交流了引黄稻改方面的经验。惠民专区本着边看、边议、边学的精神,开始引黄河水改造涝洼碱地,再次尝试种植水稻。引黄复灌后,实施深沟大河、提水灌溉、开挖沿黄截渗沟等综合治理措施,并通过实践总结出引黄用沙、改碱种植的经验。博兴县道旭、打渔张引黄灌区总结出“粗沙淤背,细沙淤地改土,清水灌溉,尾水济湖”的用水用沙经验。滨县小开河灌区总结出“深沟大河,灌排配套,速灌速排,灌溉压碱”的经验。
在相对土地改碱成功、用水有保障、秧田管理到位的惠民县清河镇,有三个村当年就创下了1450斤高额单产的纪录。滨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山东省惠民专员公署农业局一九六五年稻改工作初步总结》中记载:1965年,全区种水稻51400亩,分布在沿黄8个县,19个区,40个公社,303个大队,1100个生产队……稻田共分为11片,分布于黄河两岸,其中洼碱耕地33400亩,荒地18000亩,内有春稻26000亩,夏稻25400亩,稻田的范围主要安排在黄河七个灌区的渠首附近。这一年,惠民沿黄七县区亩产稻谷150—250公斤。
在1966年7月15日《郭林同志在惠民农田水利规划现场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确定了我区改变自然面貌的方向道路:以河为纲,以沟为网,深沟台田,围堰整平,排灌配套,旱涝碱兼治;实现山区梯田化,高地园田化,二坡地、洼地台田化,沿黄碱地有水源条件的稻田化,沙滩、荒滩绿化。
1965年至1966年,全区建成3万亩深沟改碱台田,土壤含盐量降至0.2%以下,出苗率上升到80%,1966年粮食单产增至250斤。通过这项措施,全区盐碱地呈减少趋势,到1970年实有耕地盐碱地164.5万亩,比1960年减少64万亩。
20世纪70年代综合治理,扩种水稻
1968年全面恢复引黄灌溉之后,各灌区确定了排灌并举、以排定灌、重点防碱、防改结合、分别类型、综合治理的方针,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对盐碱灾害进行综合防治。1972年,惠民地区成立稻改指挥部,驻在小营许王村。稻改以小营为中心,在整个博兴小清河以北的地方全面铺开,开荒、引黄、种稻,历史性剧变开始了。
至1977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11.55万亩。在惠民县档案馆馆藏档案《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农业办公室关于沿黄地区大力发展水稻生产的意见》中提到:沿黄地区充分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积极扩种水稻,是战胜盐碱涝洼,改变自然面貌的有效途径。一九七六年,我区黄河两岸有四百四十个大队种植水稻,其中就有三百五十多个大队粮食亩产上了《纲要》(《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或叫《1956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十多个大队亩产“过长江”,六个大队亩产超千斤。有不少单位种稻改碱,面貌巨变,由“三靠队”变成了对国家有贡献。
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1978年,地区组建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和农田基本建设办公室,国家投资200余万元,指导和协助沿黄县发展引用黄河水、泥沙改造荒碱涝洼土地。引黄渠首附近,结合沉沙,改种水稻。至1982年,沿黄五县盐碱地已恢复到引黄灌溉前的水平。
20世纪80年代后,盐碱地变身高产田
据《惠民地区黄河志》记载:至1984年,惠民地区共引黄河洪水泥沙淤地改土13.44万亩。引黄种水稻最高年份是1980年,高达10万亩,平均亩产600斤,沿黄河两侧挖截渗沟总长96公里。经过多年实践,使沿黄盐碱涝洼地变为高产粮田。滨县单寺公社,土地严重碱化,1979—1980年两次淤地1.1万亩。平均落淤0.4米,淤前粮食单产只有18斤,淤后的1981年猛增到135斤;1980年博兴县小营公社申家大队借引黄灌溉沉沙而淤地300亩,由原来的不毛之地一跃亩产800斤;乔庄公社苍上大队,土地碱化,经过引水沉沙淤地改土,结束了几十年连续吃统销粮的贫困面貌。
1985年底,全区稻、苇改8.4万亩,淤改10万亩。经过这样综合治理,又加上1978年后连年干旱和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的精耕细作等因素,全区耕地盐碱地而积逐年减少,到1985还有80.7万亩,比1970年减少了二分之一。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257.85万亩,过去的荒碱洼变成了丰产方。
20世纪90年代末,引黄灌区实行引黄灌溉与改碱相结合,灌排并举,以灌定排,重点防碱,综合治理,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综合抗灾能力。多数碱地,经过多年种稻落淤,已变水田为旱田,变盐碱涝洼地为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
盐碱地上打造出粮食产业“滨州模式”
当年的稻改中心——小营,成为滨州市的优质大米生产基地,水稻完全由黄河水灌溉,产量高、米质好,是稻米中之上品。2014年1月4日,“滨州北海稻”品鉴会在北海经济开发区举行。在滨州北海新区低洼盐碱地里种出来的水稻“清香适口”“绵软有弹性”,万亩水稻立体种养基地,成为滨州吨粮市建设的新探索、新亮点。沿渤海湾地区继“渤海粮仓”计划之后,开启了低洼盐碱地种植水稻的新模式。地处滨城、沾化、利津三县区交界处的白茅岭,过去的这里地势低洼、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几乎是寸草不生。2020年起,中裕集团依托紧靠韩墩灌区输水干渠的便利条件,建立了完善的灌排体系,“深挖沟、蓄雨水、巧排水、降盐碱”,白茅岭这片原先寸草不生、零收益的盐碱地,真正变成了丰收增产的良田。
2017年,滨州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领域实现了“五个全国第一”。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全年粮食总产量372.2万吨,增长0.5%,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猪牛羊禽肉产量56.5万吨,同比增长25.4%;蔬菜总产量175.24万吨,同比增长3.2%;水产品产量53万吨,同比增长5.7%,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盐碱地变身米粮川,世世代代以高粱为主食的农民,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由吃国家的统销粮,到今天的全国唯一千亿元粮食加工地级市,沿黄稻改,记载着滨州人民让盐碱地变身米粮川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而这也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盐碱地变身丰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