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出处:《商书·仲虺(huǐ)之诰》。
译文:谦虚好问必然知识广博,自以为是必然狭隘渺小。
解读:“问”是“学”的重要手段,故谓之“问学”。勤学不能好问不是好学者,好问才能好学。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学会提问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说一个人要善于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就是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请教别人,一是独立思考。二者相辅相成,方能达到子思在《礼记·中庸》论述的为学的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2.慎厥终,惟其始。
出处:《商书·仲虺(huǐ)之诰》。
译文:慎终的办法,在于善谋它的开始。
解读:此为商王朝左相仲虺对开国君主成汤的劝诫之辞,也是汉语成语“慎始慎终”的出处。与《商书·太甲下》“慎终于始”意思相同。政治的施行要慎始慎终,意在强调做事开始的重要性。《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必须提前予以谋划,对各种可能性予以充分估计,只有这样才能够成竹在胸,立于不败之地。“慎厥初,惟厥终”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思想智慧,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
33.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出处:《商书·太甲上》。
译文:这样是不义的,习惯就会成性。
解读:此为商朝贤相伊尹的名言。习惯成自然。某一件事频繁去做就会慢慢变成自然的事情,就会成为习惯,乃至成为性格里的一部分。郭象在《庄子·达生》的注中提到:“习以成性,遂若自然。”“习与性成”表明习对于性的生成和塑造起着主导性作用,人性的最终生成状态与习行密切相关。“习与性成”开创了儒家从习的角度解释人性的理论路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要注意遵守公序良俗,自觉培养良好的习惯。
3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huàn)。
出处:《商书·太甲中》。
译文:上天造成的灾祸,还可躲避;自己造成的灾祸,不可逃脱。
解读:此为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的悔过之辞,历代借为劝善警世的常用格言,现代汉语的表述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强调人一定要保持敬慎,谨防酿成人祸。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不犯错,犯错的原因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因素。客观犯错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正,主观犯错就不可救药了。一个人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争取少犯错,不犯错。
35.若升高,必自下,若陟(zhì)遐,必自迩。
出处:《商书·太甲下》。
译文:如果升高,一定要从下面开始;如果行远,一定要从近处开始。
解读:《礼记·中庸》的叙述是:“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旅獒》也有类似的名言:“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些名言蕴含着大与小、高与低、远与近、多与少的辩证关系,对于人们的工作、学习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工作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部分着眼,从最微小的方面做起。如果轻视“小”,就无法成就“大”。先秦的智者反复论述这个命题。《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论述都是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6.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
出处:《商书·咸有一德》。
译文:要更新自己的品德。始终如一而不间断,这样就能日日更新。
解读:《咸有一德》的核心是阐释“纯一之德”,而拥有纯一之德者,就能够拥有天下。如何获得“纯一之德”?有两个关键,一是“日新其德”,即《礼记·大学》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二是终始如一,坚持不懈,这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最早的文字表述,历代政治家皆尊为国家长治久安的治国圭臬,也是个体修身必须遵守的不二法则。
37.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
出处:《商书·咸有一德》。
译文:德没有不变的榜样,以善为准则就是榜样;善没有不变的准则,和谐而能够专一的人就是准则。
解读:此为商朝名相伊尹劝勉君王太甲的话。这句话在后世经过宋儒发挥成为饱含义理的经典语句。宋朝学者蔡沈认为“德”与“善”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善是德的基础,德是善的纲领。“德”的修炼要从把握具体的“善”开始,而在积累了对具体“善”的认识以后,就要能够从千百种“善”中寻找共性,把握“德”之所在。
38.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出处:《商书·盘庚上》。
译文:就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解读: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一张大网千眼万目,以目理目,越理越乱。倘若以纲理目,一纲举则万目张。客观世界千差万别,千头万绪,但又是有条理有次序的。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永远理不清头绪;倘若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历代学者论述治国治学都化用这句名言。秦代《吕氏春秋》:“引其纪,万目起;引其纲,万目张;治民如此也。”西汉《淮南子》:“治国者若设网,引其纲,万目张。”东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篇而万篇明。”
39.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火?
出处:《商书·盘庚上》。
译文: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人们无法向它靠近,那火还能够被扑灭吗?
解读:这是汉语成语“星火燎原”的原型结构。这个成语在现代有两种语义指向。一是比喻任何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弱小,但生命力旺盛,前途无限。面对新生事物都要充满期待和信心。二是对于任何错误刚露出苗头,就要坚决制止,绝不能任其发展,泛滥成灾。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方能行稳致远。
40.朝夕纳诲,以辅台(yí)德。
出处:《商书·说(yuè)命上》。
译文:你要早晚进谏,从而帮助我修德。
解读:这是商王武丁对贤相傅说(yuè)说的肺腑之言。君王要广开言路,从善如流,才能善治天下。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应持之以恒地听取群众意见,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明得失,知方法,得技巧,识规律,补短缺,不断提升领导水平和治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