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明叔,你还要不要家了?”
每次见到罗九明,何立阳就喜欢模仿罗家婶婶的语调“质问”他。
“不要了,先干完工作再说!”
53岁的罗九明回答道。
家住东营河口,身在位于沾化的滨化集团长悦新材料公司,罗九明常常三四个月才回家一趟。身边的同事都叫他“舍长”,因为他一年到头住宿舍的时间最长。
因此,家属常在电话里埋怨罗九明不回家,可真把他盼回了家,听着他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眼巴巴地看着他心急的样子,又忍不住催促他快点回公司。
30多年来心无旁骛,罗九明早已经视盐场为家,“在哪儿也不如待在公司踏实”。抬眼看无垠的碧海盐田,低下头看镜子里的自己,老罗已经成为渤海湾畔那一棵最坚韧的“柽柳”。
从20岁开始,像一棵柽柳扎根在无垠的盐田
1989年5月,20岁的罗九明以农民合同工的身份进入盐场工作,跟着师傅们学习设备运行维修和制卤。
走出盐场的大门,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盐田。风一吹,睁不开眼睛;嘴一张,满口牙碜。除了天空蓝和日升日落的红,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其他颜色。能在这里存活的,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棵树,还有几株“柽柳”。
沿着坑洼不平的坝体,罗九明挨个区域巡检,方圆几十里地都见不着个人。“别人下雨时都往屋里跑,而我们则是越遇到特殊天气,越得往外跑。”罗九明说。
上班不到一个月,就遇到自然灾害,大风把办公楼屋顶的瓦片都掀走了。一气之下,罗九明蹬了三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回了老家。
父母劝他,“回去先干着”。他自己心里也想,“好不容易找的工作,不能就这么说丢就丢了”。
回到盐场,罗九明全心全意跟着师傅转池子、量度数、学制卤、修设备,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力争做到最好。
再后来,同批到盐场的55人陆续转行,坚守下来的人寥寥无几,罗九明就是其中之一。
问过前辈,问过当地老人,翻过书本,罗九明才知道:在海畔盐碱地,柽柳虽是矮小的红灌木,但生命力最顽强,是荒漠中的希望。
从零开始学电工,逐渐成为盐场口口相传的能人
活了大半辈子,罗九明最感激的人,是师傅李春华。
1998年,罗九明开始负责供电系统维护工作。初中毕业的他,对电路一知半解。李春华硬是逼着他学理论、练操作,甚至学习计算机。罗九明一头扎进书本里,意外的是越学越着迷。
师傅带,自己学,随着理论知识的日积月累,罗九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逐渐成了盐场口口相传的能人,“有啥问题,就找九明叔!”
2006年,大北站实施机泵配电系统安装,罗九明是团队里唯一一个能看懂图纸的人。除了PLC编程由厂家技术人员负责完成,其他电气接线、水泵安装等都由自己人完成,于是罗九明成了最忙碌的一个。时值六月,天气正热,罗九明等人白天窝在机柜间忙活,“身上就跟洗了澡一样,十几个人半天喝了三桶水”。到了晚上,几块木板搭起来就是大通铺,大家伙挤在上面,倒头就睡。
就这样,在荒无人烟的大北站,他们一待就是十多天。罗九明说:“这里环境不好,生活也很不方便,论哪方面都跟城市比不了,想沉下心来做事,真需要有一种毅力。”
既是同事们公认的“行家能手”,也是大伙心中的“拼命三郎”
除了是同事们公认的“行家能手”,罗九明也是大伙心中的“拼命三郎”。
每次检修需要从各站抽调人员的时候,大家会忍不住开玩笑:“跟谁也别跟罗九明,跟他干活不要命。”这是大伙儿嘴上说的玩笑话,在生活中,明白人都想跟着罗九明学点真本领。
大北站的机泵使用年限久了,故障率越来越高,但返厂维修,一台就得花费五六万元,最快也得半个月修完。“厂家能办,咱就能办。把厂家人员请到现场来修,咱瞧瞧。”罗九明下定决心,一定要将维修技术学到手,为单位节省开支。经过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罗九明和同事很快掌握了大型机泵拆装的流程和问题的排查、处理。
还有一次,机泵启动不了,罗九明检查一天无果。咋办?回到宿舍,罗九明不服气,就跟图纸过不去,来回扒拉,他说,“弄不明白,哪睡得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根被疏漏的可疑路线最终被他发现了。第二天一早,罗九明就兴奋地跑到站上,把异常点“揪”了出来。
那么,家真的就不要了吗?不是!聊起老人、爱人和孩子,罗九明的心里充满了感激,“能在这里踏踏实实干工作,跟家里人的支持分不开。孝敬老人、照顾孩子,妻子的付出比我多得多。”罗九明说。
如今,走过每一个扬水站,罗九明都感觉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新站的建设、旧站的更新、老站的维修,都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走遍每一条坝堤,看遍每一片盐田,也无法丈量出罗九明对盐场三十多年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白发越来越多的罗九明清楚,他再也离不开这片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