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这里有条“红心”巷 光明与你“巷”未来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梁连斌王伟丽宋逸群刘文凯







  “之前这边人行道上到处停的都是车子,部分路段都被压破了。现在隔离带安装起来后,车子也开不进来了,管理更规范了,街道也漂亮整洁了……”家附近的背街小巷安装隔离护栏后,滨城区市中街道光明社区市委二宿舍居民刘先生由衷称赞。刘先生所说的,正是市中街道渤海七路步行街西侧的“光明巷”近期发生的变化。
  “光明巷”东起工商银行网点,西至樊家一号楼东门,全长300米,共有5个小区、290户、619人。在光明巷改造之前,这里还是一条坑洼不平的小路,车辆来往混乱,行人穿梭其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楼间交织电线老化又杂乱,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市中街道党工委通过党员联户走访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针对居民诉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思路,建立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志愿者—居民”六级联动机制,坚持全域党建,充分发挥辖区居民力量,依托街道“1+11+N”“红色蜂巢”聚力共筑,实现服务零距离、党群心连心。
  开拓新兴领域,服务新兴力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兴领域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发挥光明巷的地理优势,结合周围个体工商户数量多,外卖、物流、快递等新兴行业兴起的特点,在巷子入口打造“蜂小驿”服务点,主要服务户外劳动者,设置快递小车停车位,提供休息椅、饮水机、冰箱、微波炉、手机充电台、免费wifi、雨伞和急救包等便民服务。
  为给这些“流动力量”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在驿站设置了流动党员信息登记处和新兴领域行业信息库登记处,以此实现社区与新兴领域人群、新兴领域人群与居民群众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在“蜂小驿”,还特地打造了反诈骗和劳动者保护平台、法律顾问咨询台、业务培训视频播放处等资源共享平台,不仅为户外工作者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和照顾,还提供了工作和业务、安全上的帮助和服务。
  设立“智汇市中”二维码和“蜂声汇意室”意见箱,吸纳优秀户外工作者党员成为兼职网格员,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参与街道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
  营造生活氛围,打造烟火小巷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市中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红色治理,在光明巷打造“人气担当”——5分钟党建生活区,精心打造“蜂力聚集站”。
  蜂力聚集站作为志愿服务场地,由双报到单位和共驻共建企业提供志愿服务兑换品,设立志愿服务礼品自助兑换墙。设立专门场地邀请辖区及周边居民、商户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免费修鞋、裁修衣服和问诊体检等志愿服务活动,对接热力公司、燃气公司在“蜂力聚集站”设置水、电、气缴费平台。设立“城市图书角”,为巷子“人才公寓”提供学习阅读、交流论坛、就业咨询、心理疏导等专注于青年就业者的服务活动。在社区旁边设置“阳光食堂”,不仅为周边居民、户外工作者提供餐饮服务,而且面向辖区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推出5元优惠套餐,社区网格员为“空巢老人”和各类失能、半失能人群等特殊群体提供外送服务。
  建起组织架构,汇聚治理合力
  光明社区党委根据“1322”党
  员联户制度,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敲门敲窗”活动,深入了解居民需求,成立“小区工作群”“党员联户群”两个微信交流群,共汇聚81名党员,构建起智慧、高效、严密的社区治理网络体系。
  为方便处理居民诉求,在光明社区入口设置社区书记工作室,社区党委书记每周二上午在书记工作室办公,为有诉求的居民提供帮助与调解服务。设置来访信箱、值班公告和意见登记平台,实现24小时诉求承接。创新“5225”红色治理工作法,寓意“我爱光明,光明爱我”,整合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派出所五方合力为居民服务,建立民主协商调解制度和志愿服务长效制度,打造网格党群服务站、“互联网+服务”线上阵地,建设小区党员队伍、网格员队伍、“红管家”队伍、楼道长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围绕“五方联动”,完善“两项制度”、建强“两个阵地”、打造“五支队伍”,通过党建引领让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