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开发预制菜 发展深加工
我市引导水产企业探索多样发展模式,做大做强海洋食品产业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张康通讯员阮琛琛报道)4月25日上午,在渤海水产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工盐田虾仁,经过自动剥壳、清洗、分拣、装袋等工序,打包好的虾仁即将发往各大商超。货柜里,虾滑、虾排、蝴蝶虾、盐田脆虾等加工产品琳琅满目,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作为全省对虾主产区,滨州市致力于打造水产全产业链,提高水产品附加值。近年来,随着养殖产量持续增长,滨州水产企业探索更多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进军水产品预制菜市场。“今年,我们将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引导企业重点开发水产品预制菜、即食产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进一步丰富滨州水产品市场品类。”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渔业与渔政管理科副科长高兆明介绍。
  项目带动亮点支撑,解决“卡脖子”发展难题
  2022年,为加快推动我市水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引导渤海水产、珍味嘉、新未来、海晟等龙头企业推出一系列有档次、有卖点的水产预制菜、即食品,加快推进全虾宴预制菜研发。选取王尔庄海蜇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海旺海上多功能加工冷藏船等水产加工和冷链物流重点项目5个,项目建成后产品加工档次将得到有效提升,年加工能力提高4万吨以上,冷藏能力提高4万吨以上,解决产能和原料不足短板。高兆明表示,“十四五”期间,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将突出项目带动、科创赋能,大力培育水产加工示范企业,切实推进我市渔业全产业链发展。
  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加强科企对接成果转化
  科技和机制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我市依托市海洋发展研究院搭建科企对接平台,积极推进我市渔业企业与中国水产科学院、山东省海洋科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化合作,围绕水产品深加工自动化、水产品下脚料再利用、加工产品口感还原度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
  重点推动冯家镇水产高值化研究院建设,推进水产品新品开发,推出风味虾酱、风味鱼、海马制品等特色产品。帮助加工企业引进专业生产、运营团队,打通生产、营销环节。探索利用油补资金支持重点水产加工实验室建设。
  强化一产支撑,积极探索高效生态养殖技术,2022年新建设施化养殖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升级改造沿海滩涂集中连片养殖池塘2万亩以上;大力推广小拱棚、135两茬接续养殖、反季节养殖、立体养殖等高产模式,提升渔业养殖产量。
  组织开展线上绿色健康水产养殖技术集中培训,邀请10位水产养殖领域专家围绕高效养殖、生态育苗、常见病防治等内容开展授课,培训海洋渔业从业人员近200人次。
  推送政策优化服务,培树加工企业发展样板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水产加工企业高效快速发展,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不断加强惠企政策梳理,多渠道推送,多方位落实,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指导渤海水产、海缘公司申报省科技成果中试示范基地3处,联合友发、渤海水产、正海等生产企业编制滨州市农社领域科技创新政策引导计划项目书6份,组织提报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产业服务团建设意向5项。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用活用好油补资金,持续支持加工和冷链物流发展。加强政策推送,及时将渔业发展政策推送至全市渔业企业并做好解读,通过微信推送、电话沟通等方式,确保海洋渔业政策传达到位。组织渔业企业对外考察学习、参加水产加工类展会,培树优秀企业样板,不断强化企业品牌意识,提升我市渔业品牌知名度。
  加强检疫把控质量,打造特色优质渔业品牌
  如何呈现新鲜美味、营养健康的渔业产品,擦亮滨州知名渔业品牌是拓展海内外市场、实现高效发展的必答题。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认真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开展春季水产养殖专项检查,检查养殖单位40余家,发放健康养殖、科学用药和安全生产等宣传材料300余份。
  着重对南美白对虾、半滑舌鳎等冬季重点养殖品种的渔药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抽检,累计完成20批次,合格率100%。加强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对养殖生产中危害较大的6种病毒进行检测,从源头上强化水生动物防疫,有效防止“问题虾苗”进入我市养殖环节,全力守护群众“菜篮子”安全。
  召开春季渔业生产督导调度视频会议,对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渔资打假、沿海养殖取用地下咸水摸排和渔业行业防汛抗旱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加强品牌打造,通过组织对虾节、水产博览会等活动积极宣传推介我市以盐田虾为代表的优质水产品及加工产品,推动产业往高端优质方向发展,打造集水产养殖、加工、流通于一体的国家级绿色水产基地。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