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高职院校毕业生心理健康促进策略研究
刘畅

  
  在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是政府关注的促进民生保障的重点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也牵动着社会的每根神经。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由于学历及专业等原因,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追求越来越高,同时,这也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压力。刚毕业的大学生尤其是准备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面对高企的生活和居住成本,经济和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同时,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目前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招聘程序也越来越复杂,很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设置重重“障碍”,给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单位甚至要求毕业生必须取得多种证书,甚至还有身高、才艺的要求,这让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就业产生焦虑、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工作岗位,惧怕参加应聘,从而不能从容应对就业问题。
  2.教育体制因素。一些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时,不能紧跟社会发展趋势,从而导致大量学生毕业后,立刻面临就业难问题。目前,依然有不少高职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课和实训课开设得较少少,使学生们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也往往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使得毕业生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有些高职院校毕业生甚至会将这种负面情绪转嫁给学校,认为是学校名气不够大导致自身出现就业困难情况。
  3.家庭个人因素。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职业和学历背景、父母的为人处世和社会关系对子女的成长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求职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会产生攀比心理,当看到有的同学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时,就觉得自己也差不到哪儿去,肯定也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盲目的攀比心理,让一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从自身实际和求职意向出发,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目标,从而导致由于能力有限无法达到目标,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状况。
  构建促进高职毕业生健康就业心理的途径
  1.科学识别。先抽取一定数量学生个别谈话,总结他们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小程序对全体毕业生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和清查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和潜在问题,建立心理档案。设立专人管理心理档案机制,并对心理档案实行严格保密措施,确保学生的个人隐私不泄露。
  2.实时预警。每个班级要设立心理委员,心理委员须接受心理知识培训,使心理委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心理委员要密切关注班级同学中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一旦发现异常行为同学应立刻向辅导员汇报,辅导员应对该生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如果该生病情严重,则需要进一步请专业心理教师对其进行干预治疗,或将其送到医院进行专业心理治疗。
  3.专业咨询。根据心理档案内容,对毕业生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人数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同时,通过邀请专业精神心理专家来校讲课、派专职心理教师学习考察等方式不断培训师资力量。
  4.妥善应对。高职院校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向毕业生介绍相关心理知识,并讲授心理疏导的方法,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心理疏导技巧。让每个学生都明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就业目标。对于有比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还需要辅导员及心理教师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并对该生实施干预追踪,以保证持久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环境,高职毕业生要转变就业思维,立足于个人从自身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人生观。学校也应该加强服务意识,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要重心前移,让毕业生妥善应对进入社会的第一次考验,帮助高职学生达成高质量就业目标。
  (作者单位:滨州职业学院护理学院)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