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建成7000平方米的物资中转站+投用进口货物集中监管仓+加强重点路段交通运输管控
滨城交运系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实招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葛肇敏通讯员李荣新王振国
  自本次疫情发生以来,滨城区交通运输局按照全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交通运输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好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为全市守好防疫管控的“最前沿防线”。
  7000平方米的滨城区物资中转站即将投用,实现“点对点”“无接触”接送货
  4月19日,记者在滨城区物资中转站看到,一处占地1500平方米的钢结构物资存储大棚主体已经建成,目前正在进行周围配套设施的完善。随着该物资中转站的投用,将实现对中高风险区来滨货车司机的闭环管理,做到“点对点”“无接触”接送货。
  为严格跨省运输精准管控和跨省货车驾乘人员及货物落地管理,滨城区于今年4月3日起开始建设物资中转站,4月14日基本建设完成。该物资中转站场院面积7000平方米,除了物资存储大棚外,还建设房间35间,其中15间隔离房间供司机休息,20间为管理人员及监管人员办公室。
  “国内所有中高风险区的货车从中转站的入口进入后,工作人员会立即对货车和货物进行消毒,并对货物、车辆、人员进行检测,然后将货物统一卸在物资集散区。司机在进行完核酸采样后,到休息区的房间内等待。”现场负责人介绍,“待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后,如果没有问题可以直接从物资中转站的出口离开。整个过程完全闭环,该司机无需进入城区和相关企业。”而在物资集散区储存的货物,经检测没有问题后,将通知企业在预定时间装车运回。
  滨城区建成进口货物集中监管仓,对进口高风险区入滨货物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
  为做好进口非冷链货物管控工作,根据省、市对进口非冷链货物建设集中监管仓进行统一管理的要求,滨城区在滨北梧桐七路凤凰三路以东建设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集中监管仓。该监管仓占地约80余亩地,3月31日开始建设,4月10日建设完工,4月12日验收达标。
  记者在集中监管仓看到,这里设有占地1200平方米的“仓前区”,可实现进口集装箱的入仓查验、装卸、核酸检测取样、拆包、消毒、登记等功能。临时封存区占地1400平方米,用于封存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货物。监管仓的主要区域“存储区”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为钢结构大棚、半露天结构,可存储进口原棉2500吨,并能根据品种数量确定面积容量,能够满足进口货物10日内进仓总量的需求。
  而集中监管仓的管理也非常严格。“进口货物进入仓区后,进行人、车、货的核酸采集,并消毒消杀。货物入仓后静置存放10天后,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出仓,并通知企业来装车运货。”滨城区交通物流专班负责人高利民说。而在监管仓运转过程中,将加强作业人员健康检测及个人防护措施,驻仓人员实施“三集中一隔离”闭环管理工作模式,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集中监管仓的投用,有效加强了进口高风险区及国内中高风险区进入滨城区的货物静置、中转管控,有利于“外防输入、人物同防”,实现货物、人员、环境全流程闭环管控。
  加强全区重点路段交通运输管控,最大限度切断疫情输入途径
  “您好,请出示您的通行证、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和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在东吕高速滨城北收费站疫情监测点,工作人员正按规定进行防疫检查。
  面对今年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滨城区交通运输局从严从快落实道路限行管控。相继完成北海大道、东外环进入主城区的渤海四路、渤海二路、渤海一路、东海一路北路口、黄河十五路、东海一路南路口等6个交叉路口隔离墩设施安装,对进入主城区车辆、人员实现快速交通管制,精准防控。
  同时,在全局抽调40余人,先后在滨城区内环(北外环、东外环、南外环5个主要封控路口)、外环(G220与利津交叉口、S315与利津交叉口)、高速口(东吕高速滨城北、东吕高速滨城东、长深高速4号口)设置执勤卡口,全天候执勤检查,对进出城区的所有车辆驾乘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工作证明等,逢车必查、逢人必查。尤其是强化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管控力度,严格落实中高风险地区入城管控要求,确保严防死守、不漏一人,最大限度切断疫情输入途径。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