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田中岳通讯员李苏田荣丽
随着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滨城区北镇街道积极开展“小病毒带来大思考”主题研讨活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原则,探索实施“4217”工作机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盯紧“4个源头”,织密防控安全网
“北镇街道企业多、物流繁忙、农贸市场多、重点人群多,外防输入压力依然很大。在全市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今天,我们立足辖区实际,以更实的作为,坚决巩固好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该街道党工委书记商显宝说。
该街道深刻剖析疫情发生的原因,认真总结成功应对的经验做法,坚决盯紧盯牢境外来人、冷链物品、外来非冷链普通物品、重点地区入滨返滨人员“4个源头”,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对境外来人,坚持点对点闭环协助转接机制,无缝对接落实管控措施;对重点地区入滨返滨人员,倡议暂缓来滨,确有需求的,提前3天报备,切实将门磁、封条、“五包一”等隔离措施落到实处;对冷链物品和外来非冷链普通物品,严格落实从业人群核酸检测及场所环境核酸检测制度,守住防控底线。
同时,该街道依托全科大网格,采取上门入户、线上线下、电话问询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建立三本台账,即建立摸清、建全各社区(村居)人员台账,建立风险地区返滨、特殊疾病需就医、生育生产等特殊群体台账,建立健全36类重点人群管理台账,并配套跟进落实核酸检测,确保管得全、管得严、管得准。
擦亮“2个探头”,精准检测防风险
北镇街道坚持擦亮“医疗机构和药店及时报告”“扩围加密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的“2个探头”,做到精准预警,防范潜在风险。
该街道按照上级要求,对药店报告的发热患者信息逐一核实,详细了解掌握情况并督促其进行核酸检测。对照36类重点人员台账,对辖区涉及到的冷链食品等货物从业人员,物流、快递、外卖等行业一线人员,农贸市场从业人员,餐饮单位、理发店等服务人员,民政机构服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按照防疫政策加大核酸检测频率,确保万无一失。
“北镇是商贸重镇,涉及企业物流、农贸市场、冷链物品等重点人群较多。我们成立了以班子成员为组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经委、执法中队、民政所、学校、农贸市场为主体的8个专班,坚持‘大数据+铁脚板’相结合的工作法,摸清底数,落实核酸检测要求,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北镇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陈康说。
同时,该街道坚持人物同防,定期对建筑工地、冷链食品和高风险非冷链货物涉及的重点场所进行核酸检测环境采样,全域推广应用场所码,确保精准掌握人员流动信息。
打造“1个闭环”,严管厚爱促发展
“北镇街道辖区有中海沥青、滨化集团、华纺股份等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余家规下工业企业,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产品货物销售都要靠大型物流车辆运输,仅中海沥青、滨化集团、华纺股份三家企业平均每天入滨返滨车辆就多达300余辆。”该街道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专班组长朱金才介绍说,“我们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指导企业建立1个闭环,即对司乘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尽可能减少司乘人员与社会面的接触。”
该街道建立“通行证办理—点对点运输—统一驶入集中管理区—企业提供就餐等各类服务—装卸货物、消毒消杀—驶离滨州”的工作闭环。事前,该街道交通物流专班严格审核“一码一卡一证”相关材料,帮助企业办理通行证4700余张。运输车辆来滨后,按照“集中区域、集中就餐、集中供应”的原则,指导企业成立工作队,为司乘人员提供就餐等各类服务,并进行环境消毒、车辆消杀。协助规上企业联系合作医院,成立核酸检测队,为司乘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此外,针对辖区企业多、职工多的特点,该街道针对企业参照学校模式从严管理,加大核酸检测密度,同时根据台账每天抽检20%以上人员,切实做到“防范于未然”。
建立“7支队伍”,民生保障见实效
北镇街道辖区共有各类市场10余个,尤其是六街农贸市场,承担着为全区乃至全市“菜篮子”保供稳价的重任。
“我们以防疫、经营‘两不误’为目标,在六街农贸市场建立起7支队伍,既织牢了防疫安全网,又满足群众正常生活需求。”六街农贸市场防疫专班组长姬广平说。
据介绍,秩序维护队负责市场及周边的秩序维护,疏导人员,避免聚集,同时引导拉货车辆进入指定停车等待区;值班值守队负责蔬菜批发市场及水产畜禽批发市场人员、车辆入市亮码测温、信息登记工作,重点查验场所码,确保应扫尽扫;场地消杀队负责每天对市场进行两次环境消杀,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全力阻断疫情传播路径;300余人的货物点对点配送队负责商户与货源车之间的蔬菜配送,避免接触,减少传播风险;瓜果蔬菜农残检测队负责对市场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达标入市销售;24小时核酸检测队全天候值守,方便外来货车司机、市场商户及群众进行核酸采样。
同时,建立市场防疫督导队,全面负责对市场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建立人员信息台账,加大核酸检测频率,配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做好蔬菜及周边环境的核酸采样检测。七支队伍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相互促进,全力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与民生保障工作实现“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