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执甲,逆行出征。3月16日早上,按照市卫健委统一调度,滨州沪滨爱尔眼科医院20名护理骨干进驻滨城区市立医院,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在疫情面前,他们选择无所畏惧,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中,不叫苦、不叫累、不怕脏、不怕被感染,以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南丁格尔精神谱写了沪滨爱尔眼科医院的出彩篇章。
由3名护理部副主任、5名护士长、12名业务骨干组成的抗疫志愿队伍逆行出征,支援市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滨城区市立医院是市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为全力保障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切实做好各项医疗救治工作,3月15日晚,市卫健委紧急通知有关县区及相关医疗机构,抽调医护人员进驻滨城区市立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我报名!”“我是党员我先上!”“还有我!”……接到通知后,滨州沪滨爱尔眼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响应,纷纷请缨,踊跃报名。在经综合考虑后,医院最终选派3名护理部副主任、5名护士长、12名业务骨干,组成抗疫志愿队,由护理部副主任刘琳琳担任领队,带队奔赴定点医院开展支援工作。这支护理团队于3月16日早上到达滨城区市立医院,经过短暂培训后,迅速改造病区,投入到患者的救治工作中。
与病毒正面交锋,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完成各项救治工作
按照市立医院的安排,滨州沪滨爱尔眼科医院派出的支援护理团队入驻隔离三病区,与其他医疗单位的支援队伍一起组建新的护理团队,负责三病区患者的护理工作。
“三病区是一个新的科室,基础建设还未完成。为了尽快满足患者救治需求,支援队员们划分了职责,一部分队员进病房进行护理治疗,一部分队员做消杀工作,我与2名男同事一起做基础建设。”刘琳琳说。于是,他们改造出更衣室,建立护士办公室,装上电线电灯、电脑,连上网线,快速打造出抗击疫情的“战壕”。
病区改造工作完成后,支援队又遇到新的问题:作为眼科的专科护士,他们熟练掌握的眼科操作、护理常规可以说在这里是毫无“用武之地”,再加上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手套、面罩,给患者,尤其是给婴幼儿打针、抽血,对他们来说都是挑战。面对种种困难,大家没有退缩,积极向护理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认真学习,努力克服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滨医附院支援队中的队员好多来自儿科,我们就主动请滨医附院的老师给我们传授有关护理知识,为我们讲授儿科护理的经验,十分受用,十分感激他们。”刘琳琳说。
为患者采血、采核酸检测样本、测血压、静脉输液、服务病区患者的餐饮及保洁、处理医嘱……在市立医院,队员们天天和患者近距离接触,与病毒正面交锋,经常在病区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忍受着口渴感和饥饿感完成各项救治工作。在褪去防护服的时候,脸上纵横交错的勒痕和被汗水浸泡发白的皮肤是他们每一位队员的“标配”。
与患者共同努力、并肩战斗,悉心呵护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患者非常体谅我们的工作,让我非常感动。”刘琳琳说,刚开始,病房内没有垃圾桶,她和同事李凯悦到病房发放垃圾桶,并告知患者可以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一开门,患者为了降低感染风险,便主动后退一步。刘琳琳想多走几步,把垃圾桶放到患者床边方便使用的位置。而患者却说:“我来放就行了,你们穿着沉重的防护服行动不方便,你们辛苦了。”不方便、辛苦了,短短六个字,让刘琳琳十分感动。“我们和患者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只要共同努力、并肩战斗,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相信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刘琳琳说。
市立医院三病区收治的患者当中,年龄最大的97岁,年龄最小的只有5个月。患者群体的年龄跨度极大,很多患者还有其他基础疾病。因此,护理队员必须悉心地呵护每一名患者,时刻关注患者的思想变化和情绪波动,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心态,帮助他们尽快康复出院。支援队员孟德玉在巡视病房的时候,有一名小男孩看到她说:“阿姨,我已经三天没有上网课了。”说着,孩子就哭了起来。因病区没有网络,孩子也没有手机,无法与家人联系。看到孩子哭,已为人母的她,很是心酸。于是,她主动上报,申请通过病区的电话联系孩子家长,让孩子与母亲通话,并安慰孩子,给予心理疏导,让孩子安心在医院接受治疗。
“虽然在市立医院的支援工作十分辛苦,但每天看着疫情动态信息表上喜人的数据,看着出院患者越来越多、入院患者越来越少,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刘琳琳说,市立医院已经有很多患者复查新冠病毒核酸阴性出院。
南丁格尔的灯光,穿越时空温暖而耀眼。在这场“战疫”中,滨州沪滨爱尔眼科医院护理团队表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从护理部副主任到骨干护士,每一名队员都冲锋向前。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抗疫的最前线,肩负守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责任和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白衣战士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