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我市召开第二十六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管林忠张子强报道)4月7日,我市召开第二十六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副市长杜玉杰出席发布会,介绍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企业复产、项目复建、商贸复市、农业复工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常态
  确诊病例情况。4月6日0时至24时,我市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日报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连续4天零新增,社会面连续16天“动态清零”。
  3月11日至4月6日24时,全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02例、无症状感染者1651例。累计出院和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469例,其中确诊病例68例,无症状感染者401例。现有确诊病例134例、无症状感染者1250例。未出院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定点医院接受救治,病情稳定、情绪平稳。
  核酸检测情况。4月6日,主要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检测25.96万人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风险管控情况。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入滨返滨特别是疫情地区流出人员和车辆闭环管理措施,落细落实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管控措施,强化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所防疫管理,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安全屏障。
  解除隔离和康复出院情况。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和规范流程,切实做好解除隔离和治愈出院人员的闭环接转、居家健康监测以及生活保障。截至4月6日24时,解除集中隔离13138人、康复出院469例。
  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情况。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规定,紧密结合我市疫情防控持续稳定向好良好态势,稳妥调整中高风险区,有序解除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封控管控措施,企业复产、项目复建、商贸复市、农业复工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常态。
  随着我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面对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然严峻的形势,需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请广大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支持配合,让我们携起手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勠力同心共建更高水平富强滨州。
  《滨州市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南》从六个方面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
  4月7日,记者在滨州市第二十六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服务指导好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市民安心、有序购物,近日,市商务局制定印发了《滨州市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南》,从完善疫情防控制度、环境卫生要求、个人卫生防护、限流限距措施、场所码应用、应急处理措施等六个方面做了有关规定,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
  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商贸流通企业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员工培训和应急演练,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实行“日报告”制度;对经营冷链食品等感染高风险岗位人员实行7天2检,应检尽检。要求宾馆严格执行到店客人信息登记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要求商贸流通企业根据人流密集情况及时调整消毒频次,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符合国家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三次。在人员密集场所,商贸流通企业要划设进出通道,做好进出人员分流。在门店入口处,设置体温测量设备,所有人员健康码和体温检测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经营冷链食品的商超和门店要严格执行防控措施,不销售相关手续不完备的进口冷链食品,在销售区张贴公示进口冷链食品的检验检疫证明、通关证明、消毒证明、核酸检测报告及追溯码等。
  做好员工卫生防护。商贸企业工作员工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手套和着工作服上岗,定期清洗、消毒。商超畜禽肉类和熟食区从业人员要佩戴工作帽。生鲜宰杀等特殊摊位的经营者除工作服外,要穿戴防水围裙、橡胶手套等。
  严格限流限距措施。商贸企业要在出入口、付款处设置“一米线”;根据不同时段顾客流量情况,合理设置顾客接待量,防止造成人员聚集。提倡顾客自助购物、非接触扫码付费,倡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购物消费。
  落实应用“场所码”。要求餐饮单位、宾馆、酒店、民宿、商场、超市、冷链食品、物流快递等生产、加工、运输重点场所应用落实“场所码”,场所管理者指定专人值守,提醒往来人员扫码、出示扫码结果,实现“一人一码”出行人群全登记,“一码查验”公共场所全覆盖。
  强化应急处理措施。要求商贸企业严格按照当地政府及其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在出现新冠肺炎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主动配合做好流调、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立即采取暂停营业、封闭管理等处置措施,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运行与应急处置无缝衔接。
  我市将有秩序地恢复诊疗服务,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市民正常医疗服务需求
  4月7日,记者在滨州市第二十六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后,各项封控管控措施逐步解除,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恢复,医疗服务也在向正常过渡,医疗需求大量释放。但是,解除封控管控不是解除疫情防控。我市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遵循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就近就医的原则,有秩序地恢复诊疗服务,严防疫情在医疗过程中传播。
  目前,我市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分类救治,加强医疗服务分级管理。对于封控、管控区域,我市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状态下医疗服务管理运行机制,综合考虑辖区医疗机构的服务体量、专业能力、交通区位等,指定具备相应医疗能力的定点医院,分别满足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以及血透、放化疗等需要维持定期治疗患者的就医需求。各县市区设置急危重症患者急救“绿色通道”,对需紧急外出就医的,安排专车,提供“点对点”闭环就诊接送服务。
  精细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医疗服务管理措施。对全市重点区域特殊人群逐一摸排,目前全市共统计血液透析、放化疗和老年慢性病群体2484人,涉疫孕产妇2211人,已全部登记造册。同时,确定并公布重点乡镇(街道)具体就医联系人33人、重点村居(村庄、社区、小区)具体就医联系人2416人,统筹安排辖区群众就医。
  强化感染防控措施,最大限度确保医疗安全。全市各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预约诊疗,引导疏解就医需求;增加门诊、收费、取药、检查、治疗等服务窗口,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和聚集。全市20家发热门诊应开尽开,所有发热等症状的患者一律到发热门诊就诊,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同时强化医疗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及时发现、管控感染者,杜绝院内传播。
  创新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作用。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完善服务功能,提供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就诊指导、慢病复诊、心理疏导等,有效解决适宜人群的就医需求。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