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诚张子强报道)3月24日,滨州市召开第十二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副市长杜玉杰出席发布会,介绍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截至3月23日0时至24时,我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例、无症状感染者15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3例,全部出自重点区域。
截至3月23日24时,全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1例、无症状感染者131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中,轻型169例、普通型12例。所有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平稳、情绪稳定。所有密接、次密接人员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共采样检测350万人份,防范区未检出阳性,实现了日采日检、日清日结
3月23日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共采样检测350万人份,防范区未检出阳性,实现了日采日检、日清日结。3月24日全面开展第六轮全员核酸检测。此外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调整封控区、管控区,并设置警示牌、分包配档表、示意图,封控区、管控区之外的其他区域设为防范区,严格落实管控措施,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各级各类媒体、专兼职网格员广泛宣传防疫政策,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群防群控意识。
在环境消杀方面,截至目前,全市组建消杀队伍2762支,配备消杀人员11789人,并进行培训指导。3月23日,完成应消443.8万平方米的消毒消杀;排查风险点342个,完成应消164万平方米的消毒消杀。
在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方面,我市制订《滨州市疫情期间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应急预案》,组织全面摸排集中隔离点、封控区、管控区、居家隔离等放化疗患者、危重症患者、血液透析患者、孕产妇、精神心理患者以及其他需要定期治疗的重症患者底数,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实施“点对点”送医,全力保障就医需求。
在生活物资保障方面,按照中国膳食标准,我市小麦粉现有库存可满足全市10天需求,食用油现有库存可满足全市95天左右需求,肉类现有库存可满足全市85天需求,16万亩在田蔬菜日生产能力2154.11吨。另外,重点粮油加工、肉类屠宰加工、禽蛋生产、牛奶生产等企业,运行良好、供应有力,各类生活物资保障充足。同时,每日监测城乡市场价格,开展价格巡查专项行动,截至3月23日,检查药店、超市等经营单位2905家次,保障市场价格平稳有序。
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密切关注现有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救治方案,给予精准治疗。坚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确保所有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同时,全链条高效运转核酸检测“采、送、检、报、信、管”六位一体流程,精准测算县市区需求,精准匹配采样检测力量,实施挂图作战,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精准度。做实做细隔离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管控,切断疫情风险传播链。加强疫点消杀,消除风险隐患。优化细化针对满足老弱病残幼特别是急重症患者、孕产妇等特殊群体需要需求的措施办法,切实提供有力有效服务保障。做好防疫物资发放、生活物资配送等工作,确保一线人员防护到位、群众生活稳定有序。
全市政法干警和综治队伍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政法力量
3月24日,记者从滨州市第十二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疫情发生后,市政法委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始终站在维护全市安全稳定的前沿一线,确保疫情防控及时部署。
市委政法委第一时间围绕防控疫情、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全市政法干警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安机关发挥主力军作用,全警参战、全域覆盖,扎实做好疫情地区封控管理、流调溯源、排查随访、社会面防控、维护稳定等工作,全力防止疫情外溢扩散,严打严防影响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各级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迅速行动,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全市网格员力量第一时间响应当地党委政府号召,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扛起政法担当。
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全科大网格”优势,组织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工作。及时下发《关于发挥网格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用的11条意见》,全市9000多名(专兼职)网格员主动作为,积极协助开展值班执勤、摸排筛查、环境消杀、核酸检测等工作。目前,累计走访群众184.8万余人次,排查化解涉疫矛盾纠纷5500余起。同时,发挥各级综治中心社会治理前沿阵地作用,统筹人防、技防资源,全市4万余路视频监控“雪亮工程”和“天网”系统线上视频巡更,为社区管理工作提供实时视频数据支撑。
全市政法机关围绕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创新方式方法,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不断线。公安机关利用“微警务”等网上平台开展为民服务,目前线上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3000余份,临时身份证明700余份,受理群众诉求140余件,服务群众2.1万余人次。各级法院借助“智能化庭审”“一案一群聊”等各种途径,开展线上开庭和调解工作。3月11日以来,全市法院网上审查受理案件637件,互联网审理各类案件504件。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不间断为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服务。网格员发挥“铁脚板”作用,积极开展社情民意收集、疫情防控宣传、困难群体帮扶等工作,累计开展政策宣传60.7万人次,提供便民服务44.4万余次。
我市统筹医疗资源,全力做好孕产妇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3月24日,记者从滨州市第十二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启动应急预案,统筹医疗资源,全力做好孕产妇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自本轮疫情发生后,我市立即启动疫情期间孕产妇诊治应急预案,市指挥部组建的23人多学科孕产妇医疗救治专家指导组迅速展开工作、建立梯队,确保一旦出现危急重症或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应答、实施救治。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了包括卫健、公安、120、助产机构等在内的孕产妇转运协调联络组,市孕产妇医疗保障工作专班与120调度中心建立协同工作机制,24小时在线调度与随访,确保孕产妇及时转运、及时就医。
同时统筹医疗资源,实行分类医疗救治。市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市卫生健康委下发通知,对做好疫情期间孕产妇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流程,分类分级分流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设立了2家市级、7家县级应急助产机构、3家涉疫助产机构,解决孕妇就医和分娩问题。市级产儿科专家团队全面接管2家涉疫助产机构,滨医附院、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已派出57人组成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入驻,省市级专家定期对病例逐一进行线上会诊,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充分发挥省、市两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技术指导和协同救治作用,派出产儿科医护人员支援县区助产机构,帮助迅速提高医疗能力,提供危急重症救治技术支撑。
疫情期间,我市建立了新冠肺炎确诊、涉疫、居家健康检测及防范区孕产妇动态摸排机制,每日更新孕产妇台账,精准掌握孕妇孕周及“绿、黄、橙、红、紫”五色分类底数,目前全市管理涉疫孕产妇2944人,其中37周以上211人,橙色风险89人、紫色风险5人、红色风险1人。组织全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妇幼健康线上咨询交流群,市县乡孕产儿科相关专家在线咨询指导,对孕37周以上及高危孕产妇提供一对一保健服务。各县市区成立流动“孕期服务小分队”,提供线上线下咨询和上门产检、胎心监护等服务,同时积极做好孕产妇情绪疏导安抚工作。
我市已开展多轮次全员核酸检测,目的是实现早发现、早控制,有效阻断疫情扩散
3月24日,记者从滨州市第十二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已经连续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是早发现、早控制的重要措施。
发布会介绍,控制传染病流行主要有三项策略,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个策略适用于所有传染病。只有及时发现并控制人群中的感染者,才能从源头上更为有效地保护易感人群。通过对重点人群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可快速精准地发现潜在的感染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查明并锁定风险区域和重点人群,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阻断疫情扩散。
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与病程和排毒水平有关。新冠病毒感染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少部分感染者存在间隙性排毒现象,如果只在一个时间点采样,可能无法及时发现阳性病例。部分新冠病例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早期排毒水平并不高,体内病毒浓度很低,低于检测试剂盒的检测下限者,暂时无法检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在体内的排毒水平增加,后期采样检测出现阳性的概率逐渐增加。
此外,新冠病毒检测结果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采样的手法不规范,未能采集到合适的部位,拭子与黏膜接触的时间不够,样本保存和运输条件不当,以及检测试剂的敏感性等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漏检。
参与全员核酸检测时,市民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酸采样前30分钟应避免喝水、吃饭、抽烟、喝酒和咀嚼口香糖等行为,以防刺激导致呕吐或导致误吸;二是采样前最好不要服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以免影响检测结果;三是如鼻咽部有出血或者水肿情况下,暂时不宜采样检测,以免导致出血症状加重;四是要做好防护,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采样时保持一米线,采样完成后立即返回家中,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