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绿色”成为乡村振兴亮丽底色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

  2021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
  全市九成以上畜禽粪污变“废”为“宝”
  在阳信县温店镇大营村,五色土生物科技肥业公司生产的有机肥整齐码放。大营村党支部书记冯玉在介绍,随着村里肉牛养殖规模不断增大,粪便污染一度成了严重问题。不久前,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变废为宝增加了集体收入。
  畜禽粪污是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并且是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对我市反馈的重点问题。为解决这个痛点,全市上下统一思想,狠抓整改,以推进畜禽粪污高效利用为重点,不断提升畜禽养殖环境质量。以大营村利用肉牛粪便生产有机肥为例,全市采取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分类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等举措,实现畜禽粪污综合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同时,我市全面落实禁养规划,重新划定禁养区,严格控制禁养区内畜禽养殖;按照标准化养殖要求,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建粪污处理设施,对规下养殖散户制定粪污处理利用指导意见,目前全市1775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建率达到100%;鼓励支持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培育了滨城中裕、博兴博华等一批“畜—粪—粮(林果菜)”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综合利用的典型模式。
  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位居全省前列
  我市年农作物秸秆可利用总量达400余万吨,如何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杜绝秸秆焚烧和乱堆乱放等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全市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堵点。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农业农村部门的努力下,2021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4.76%,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以秸秆深耕还田为主要内容的粮食生产,目前已累计实施160余万亩。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争取秸秆利用项目,2016年以来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8490万元,推动实现了全市各县市区项目实施全覆盖,同时培育秸秆有机肥生产主体9个;新增秸秆青贮池15万立方米,提高秸秆收贮能力10万吨,深耕精细化还田40万亩;积极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秸秆腐熟还田、堆沤还田、林下种植、有机肥生产等综合利用试验示范,探索形成了博华、中裕、赛尔等多种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同时,为确保实现秸秆“零火点”目标,我市建立了领导督办、政策扶持、宣传引导、执法巡查、协同配合、责任追究六项机制,取得了秸秆禁烧良好成效。
  全市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2021年,全市上下围绕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狠抓关键环节,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位于优美黄河滩区的滨州黄河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通过增施沼渣肥、秸秆反应堆、绿色防控等综合技术,开展水肥一体化、农作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验示范,达到了节肥42%、节水38%、增产12%以上的满意效果。
  黄河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综合措施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取得的成效,也正是全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农业农村部门因地制宜推行水肥一体化技术,全市总面积达到了21.2万亩;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2021年全市制定优化施肥配方50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6.05%;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加快有机肥推广步伐,目前全市有机肥施用总量达到28.8万吨。开展统防统治,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全市建立各类专业化防治合作社(组织)达到212个,其中12家服务组织被认定为“全国统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日作业能力12万亩。
  同时,市农业农村部门切实加大关于化肥农药减量的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普及科学施肥、施药技术和知识,2021年共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指导活动50多期、覆盖3000余人,此外还利用农村大集开展现场宣传活动30余次。
  我市加快构建农用薄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
  针对农用薄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面广量大、形式分散、治理难度较大的实际,我市一方面狠抓源头控制,一方面加快探索构建回收处理体系,2021年,全市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120余吨。
  随着全市种植结构调整,棉花种植面积由2015年的132万亩减少为目前的30万亩左右,农用地膜的使用量因此大幅减少。近年来,我市在春季播种和秋季收获等重要节点,都会集中开展农用地膜回收清理专项行动,迄今已累计回收农用地膜5200余吨;同时加大标准地膜推广使用力度,2019年以来已示范推广标准地膜2万余亩,从源头上控制了不合格地膜的使用。在农膜回收利用方面,我市依托博兴县千榆鹤再生资源公司设立示范点,示范带动了周边区域废弃农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同时,我市大力推广农药包装废弃物第三方有偿回收模式,政府出资支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存放、运输、处置工作,初步建立了以“谁使用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专业机构处置、市场主体承担、公共财政补充”为主要模式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此外,我市强化规范化处置,依托邹平、博兴和阳信三县市3家有资质的危险化学品处置单位,初步实现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存放处置的制度化、规范化,2019年以来累计回收并无害化处置178.8吨。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