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擦亮滨州高质量发展“金字招牌”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罗军李默李前军通讯员高海芳





  近期,我市出台了《滨州市行政执法用语规范指引》《滨州市行政执法检查行为规范指引》,从语言和行为两个方面对行政执法进行了非常细致和严格的规范。滨城区过年饺子中海学苑店经理杨建同说:“现在执法人员的态度很友善,执法行为也很规范,没有随性随意的情况,让人感觉很舒服,得到了尊重。”京博便利家望海花园店店长张静静说:“执法人员一进门首先会亮出执法证,态度也很和蔼。”
  在2020年成功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围绕着规范政府决策、规范行政执法、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创新性制度和措施,法治指数试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规范行政执法、律师为民服务、惠企政策落实等方面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本期改革会客厅邀请到三位嘉宾,分别是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玉会,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安保处副处长孟令军,德衡律师事务所主任韩晓峰,听他们讲述我市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举措以及置身其中的亲身感受。
  “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是一块金字招牌
  主持人:李局长,说起法治政府建设,有人认为,感觉与普通市民关系不大,情况是这样的吗?
  李玉会:有这些看法,主要是因为对法治政府建设内容不了解。其实,国家推进法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的目的是规范政府公权力的行使,更好地维护好、保护好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讲,法治政府建设涉及到行政决策的规范、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政府职能部门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推进放管服改革节约群众办事成本等等,可以说每一个方面都与市民息息相关。
  比如,有企业要进行工程建设,通过工程建设领域并联审批改革,审批所需时间由原来的1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切实提高了企业的工程建设效率。再比如,群众办事需要开“证明材料”,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后,全市有246项证明材料不用再提交了,切实让群众省心省力了。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已累计减少群众提交证明材料9万余件次。
  主持人:李局长,我们都知道,滨州在2020年成功创建为全省唯一、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这块招牌的含金量有多重?
  李玉会: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是经中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批准,根据《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自2019年7月起由中央依法治国办部署开展的活动。在经过省级初审、第三方评估、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实地核查等环节后,我市成功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这充分证明了滨州人能、滨州人行、滨州人成。
  对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来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是一块金字招牌。今年以来,我市在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层面,一是探索开展了滨州市法治指数试点工作,为法治滨州建设评价提供了基础指标依据和客观公正的测评体系;二是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向基层延伸;三是创新多元督察问效,推动依法行政措施任务落地见效。
  全市备案涉企执法计划193个,涉企执法检查频次进一步压减
  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对于企业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对此,记者采访了1家企业,听听他们对于行政部门执法的看法。
  滨化集团应急保障部部长赵威武说:“这两年,涉企执法的次数少了,联合执法的多了,来了以后非常规范,节省了我们迎查的时间,有利于企业生产和经营。”
  主持人:孟处长,听了这些以后,不知道您是否认同?
  孟令军:亚光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与政府执法部门打交道是比较多的,我是深有同感的。从我们企业来说,我感觉到,一是行政执法部门来企业检查的总体次数有所减少,由前几年的一年几十次,减少到了现在的十几次;二是执法过程更加规范有序了,执法人员到企业后主动亮执法证件、说明执法内容已经是常态了,并且整个过程是全程录音录像的;三是对执法结果有了反映渠道,对于有异议的事项,我们可以向区司法行政部门反映。
  主持人:李局长,对于规范涉企执法这方面,我市是怎么做的呢?
  李玉会:一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采用更加柔性的执法方式。在这方面,我市创新实施备案清单、免检清单、免罚清单“三清单”制度,让涉企执法不再“任性”,让群众更加感受到政府执法工作的温度。自改革以来,全市共备案涉企执法计划193个,现场检查6064次、重大执法决定270个。公布不罚和轻罚清单,对轻微违法行为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共作出不罚、轻罚案件600余起,惠及市场主体600余个,减免涉案金额417万余元。二是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改革。2021年,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考试通过率为90.6%,比2020年提高了8.1个百分点,执法人员素质逐年提高。三是创新开展行政执法制约监督机制改革。试点单位作出的行政处罚进入复议诉讼的案件为28件,同比下降53.6%。四是开展行政处罚快速处置改革。
  “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内部事项运转机制创新,群众办事更便捷
  主持人:听了这些以后,我们感觉到企业获得感增加不少。那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又是什么样的体会呢?请看记者的随机采访。
  滨州市惠联置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秋霖:“现在到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业务人员特别周到。到了二楼以后,有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引领我取号,指引我到窗口办理业务。现在业务窗口也很多,1—6号都可以一窗办理,大大缩减了我等待的时间。”
  主持人:李局长,听了群众的评价,您有何感受?
  李玉会:感觉很有成就感。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放管服”改革,通过政府内部事项运转的机制创新,提高办事效率,减少群众的往返时间、次数,节约办事成本。这两个部门的做法,就是很好的证明。当然,改革无止境,还要继续走下去。
  政府常务会议议题法制全审核,把好政府决策关
  主持人:李局长,刚才关于法治政府建设聊了很多,那么,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呢?
  李玉会:我认为,政府决策是关键环节。今年,我们重点抓了几项工作:一是修订出台《滨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二是推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三是创新出台《滨州市政府合同管理办法》;四是指导法律顾问深度参与政府决策,实现政府常务会议议题法制全审核。
  主持人:韩律师,您是如何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呢?
  韩晓峰:我担任多家政府部门的常年法律顾问,主要工作是列席重要会议,针对重大决策进行风险评估,起草、审查法律文书,参与信访接待等。参与其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政府决策不是“一拍脑袋就做决定”的,而是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重要的决策、文件在决定和出台之前,从内容、程序、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会征求法律顾问意见的。
  市民有法律需求,可登录“滨滨优律”小程序咨询了解
  主持人:李局长,原来,律师除去开展诉讼服务,帮别人打官司以外,还承担了很多社会职责。
  李玉会:是的,律师是助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现在滨州市有77家律所、801名注册律师,他们担任了市、县、乡三级多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除此之外,我市的律师还担任了全市4084个行政村(居)的法律顾问,有的还为新开办企业提供为期一年的公益法律顾问服务。广大市民如果有法律需求,可以登录“滨滨优律”小程序进行咨询了解。
  主持人:我们还有哪些工作需要重点加强?
  李玉会:一是推动出台《法治滨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引导“十四五”法治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二是开展好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述职评议;三是推广“滨滨优律”小程序,方便群众找律师。四是实施农民工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程,为农民工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全方位提供无偿法律服务。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