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城镇雨洪排口有“身份证”,工业生产废水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口有“电子眼”
我市完善智能化数字化监管手段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裴庆力通讯员石阳陈晴晴报道)近日,记者在市城区新立河畔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安装城镇雨洪排口标志牌。标志牌上,每个排口的编码、所在位置、责任主体、排水去向、监督电话等信息一目了然。像这样的城镇雨洪排口,滨州市共有260个,12月底前将全部完成标志牌竖立。
  而在潮河南岸,沾化城北工业园混合入河排污口处,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已通过标准化验收的排污口处,建设了混凝土导流板和八字翼墙,这样能最大限度减少湍急水流对河底的冲刷,避免破坏河道原来样貌。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水质自动在线监测微站建设,待设备安装、通电、调试、联网等一系列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即可通过“智慧环保平台”实时查看排污口处的水质水量监测数据,并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查看排口周边情况,发现异常可随时通过平台下达指令,实现“超标预警、信息推送、处理反馈”的闭环工作体系。
  我市自2020年8月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以来,采用“无人机巡航+人工徒步摸排”的方式对全市115条(段)河湖岸线进行了全覆盖、高精度排查。今年7月至9月,本着有口必核、有口必溯的原则,对全部排口进行了现场核准,全市1377个排污(水)口的污染物来源、治理责任主体均已摸排明晰,并逐一建立了专属档案。
  今后,全市城镇雨洪排口有了“身份证”,工业生产废水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口有了“电子眼”,科技化手段与全民监督举报机制的加持,任何违法排污行为都已无处遁形,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督管理效率、精细化水平获得极大提升。
  随着入河排污(水)口整治工作全力推进,全市入河排污智能化、数字化、科技化监管手段已逐步完善,权责清晰、整治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全社会合力监管、协同共治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