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半世纪的滨州回眸 大平原的苦乐丹青
——王春江文画创作座谈会侧记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吴延香陈佳帅
    王春江先生(中)为市文化馆捐赠36幅代表作。

  人生,有几个36年呢,尤其是24岁到60岁的黄金年龄?
  从青葱少年到两鬓染白,画家王春江在滨州生活了50年,在市文化馆工作了36年。为该馆60岁“庆生”,他捐赠了36幅代表作。
  王春江说,他爱这座文化馆,爱滨州这座城。滨州给了他不尽的灵感,滨州人是他的“衣食父母”。那么,滨州给了他什么?他画里的滨州是啥样子?
  11月23日,王春江文画创作座谈会在市文化馆举行。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增金,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海波,市文旅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苏成玉,市美协主席李玉泉,剧作家王新生,原市作协主席李登建,民俗民艺专家刘培安,滨州电视台副台长赵雪松,滨州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孙兆俊,市文化馆副馆长陈海军,市美术馆馆长张向军等参加。他们都是王春江的多年老友、诤友,谈的都是光阴的故事、绵长的思考。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扬名海外、客居杭州的滨州画家王春江,和他的老朋友一起,在丹青里发现的这段滨州美术故事。
  半个世纪的日子,让王春江活成了“最寻常的滨州百姓”
  1979年,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青年王春江来到“老北镇”——那时那城,只是一个小镇。
  可他说:“这座鲁北小城……是她用坚忍执着、安稳踏实的城市性格,铸就了一个不激不厉、懒散自在的我,让我活进了她的生活本身,一待就是近半个世纪。在这,安静地读书,冷静地思考,宁静地创作。亦城亦乡、城乡结合的自然环境,让我能零距离地贴近生活,了解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甘苦痛痒;让我能鲜活地感知他们,记录他们,表现他们,并沉浸其中,不离不弃,活成了他们而不自知。”
  在他的画里,有对黄河断流干涸的喟叹;有对鹤伴山霞雾昏烟的感觉;有对蒲湖云蒸霞蔚的感想;有对蒲园繁茂与凋零的感叹;有对创业者艰辛坚迈不屈不挠的感佩;有对学子桌冷灯寒负重前行的感召。有左邻右舍的帮衬和父老乡亲的关爱,才有了他的喜怒哀乐,狂想与缱绻的情感……
  请看他的滨州日子——清晨,阳光泼洒在画案上,轻音乐舒缓,随声附和,提笔就是一首小诗,碎句断章跃然纸上。王春江自谓:“读书花下,养懒春阳。”这种闲散、松弛甚至慵懒的神态,甚为画界同仁羡慕“嫉妒”。对此,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何士扬说:“春江的画画得很像他自己,和他的性情非常契合。他画中的那种闲、散、懒的生活状态,把握得非常到位。这种闲、散、懒,实际上是人生命中一种很高的境界。”
  看似闲散,却贯穿着王春江执着的为学治艺精神,内紧而外松,他是笃定了一条道路在精进向前。这就是王春江源自“滨州日子”的丹青秘法。
  毅然放下18年的油画创作,甘坐文人画的冷板凳
  “壮士断腕”,是老友们对王春江艺术追求的一致看法。怎么回事?
  王春江有着不错的西学功底和造型色彩能力。青年时代,他从电影公司画幻灯片到在山艺学习油画,与张志民、张丽华等为同学,18年的油画创作,打下了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的深厚基础,也让他对西方哲学、美学有了系统了解。
  美术界诸多同仁都认为,王春江沿着西画道路走下去会有大成,但他却毅然放弃了这条平顺的“金光大道”,甘坐冷板凳几十年。
  王安石讲:“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春江选择不跟风,摒弃浮华、尊重内心,并沉潜多年。
  舍得舍得,舍才有得。多年后,当他文画出炉,惊艳了画界。
  老友们说,其实不必惊讶——王春江有深厚的家学功底,从小跟着老父亲学书法。王春江记得老人常念叨自撰的一首诗,可以窥见其才学:“隔帘望见儿抱孙,我儿抱着他儿亲。他儿长到我儿大,定把我儿啕断筋。”
  王春江7岁就写大仿,每年的春联都是在父亲的严厉训教下写成的,一直到了从美术院校毕业后,才不被监督训教而独立完成。
  前些年,热播剧《大染坊》所讲的故事,就是王春江父亲年轻时在济南学生意时的背景。他父亲的舅父是当时山东商会的傅子贞,作为商人却喜欢与文人吟唱把玩,与时称‘华北第一支笔’的金棻是好友。后来,王春江的父亲就拜金棻为师。
  再者,王春江与当年的乍启典有类似之处,喜欢在画上“诌几句”——画上题字,其中很多饱含鲜活的烟火气,可爱至极。老友们笑说,乍老题字有“丝瓜味、南瓜味”——意思是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王春江的打油诗则是书香味,有很深的文学性。
  可爱的“小老头”,寥寥几笔的元素却饱含深刻的文学性
  王春江的画为何叫“文画”?
  文人画,从王维、苏轼到赵孟頫,自是笔墨千年;新文人画起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影响很大。陈师曾先生认为:“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
  王春江2000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二期中国画名家研修班,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访问学者。
  在传统社会,主流文人往往接触三教九流,通晓琴棋书画,甚至粗通中医、哲学。王春江憧憬这种古风,生活力求简洁、闲适,艺术上咬定“中国本色”。
  2014年,王春江被美国哈德逊美术家协会邀请艺术驻访纽约,并举办“中国方法汉语图式——王春江文画作品展”。
  “之前我也在琢磨,美国人为何邀我驻访做个展?那是世界大都市,什么作品见不着呢?现在想来,他们喜欢的还是真正纯粹的中国绘画,那种完全不受西方文化、哲学、技法影响的东方艺术精神。”他介绍,美国观众看画很认真,甚至有人专程开车两三个小时来看画展。他们详细追问画面每一处点染、描绘、布白、钤印的用意,和每一幅画面题跋的内涵。当他提到中国画诗、书、画、印必须和谐为一时,观者大为惊讶,恍然大悟。
  老友们认为,爱、静、真三字是王春江取得艺术成就的原因。他的画,去除了人性的浮躁、棱角,逐渐柔和起来,达到与万物和解的境界,贯穿着他对儒释道日益深化的理解。画作切口小却道理深,富有深刻的文学性甚至哲学性,直达三观,启迪思想,蕴藏着对当下日常生活的深刻反思。
  一幅画寥寥几笔,几十字甚至几个字的题词,却像一篇张力十足的散文。几只鸟、几块石头加上可爱的“小老头”,构成元素简练却意味深长,助人走向广阔天地。如此,画作就走出了客观的“他者”,而走向作者与读者、画作与读者“我和你”的主体间性。也就是说,读他的画,读者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在对话中反躬自身。
  66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含饴弄孙的退休时光,而对于精进中的画家来说,这是艺术黄金生涯的开始。老友们祝愿王春江的文画日有精进,突破既有程式,更好地处理好叙事性与绘画性、人文性的关系,常回家看看。

——座谈会发言摘登
  有三个字是春江先生能取得现在这样艺术成就的基础:爱、静、真。看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在与人性的浮躁、刚硬、棱角反复较量,一路走来,形成了现在一种柔和的心态——和万物和解
  ——原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增金
  春江原来是学西画的……如果按照原来的路子走下来,也一定会有一番成就,但他选择了别开生面,这是他个人心性选择和学养使然。一个画家能选择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去新的领域闯一闯,这是不容易的
  ——市美协主席李玉泉
  春江为人谦和却颇有主见、从不怕事,言谈不多却常常一针见血,又不乏冷幽默。他性情敦厚,是个按得住心、稳得住腚、潜心做学问的人。他活得很通透,画也洒脱。从来画如其人
  ——剧作家王新生
  人情世故寻常见,妙笔生花圣手来。很多社会现象我们都司空见惯,但春江老师他能从中有所感悟并表现在他的画中,看他的画、读他的题跋,感受他对事情的独到见解也让我深受启迪
  ——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海波
  看他的画,一是觉得他的笔墨有味道,寥寥数笔形象就出来了;二就是他画上的题跋有味道,他自题“懒王老春胡诌”——他“胡诌”的这几句,仔细读回味无穷……我感觉,他的这些打油诗,完全可以扩展、改编成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
  ——作家李登建
  春江的学画之路,就是心有梦想、作茧自缚、卧薪尝胆、破茧成蝶。他要做一个好画家,这是他的梦想,所以他选择放弃追逐名利作茧自缚,潜心学术最终破茧成蝶找到自己的笔墨语言和笔墨符号
  ——民俗民艺专家、画家刘培安
  我觉得文人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在当代来说,人文精神首先是它的批判色彩,对人性的表达、反讽。我们也都看到了,春江老师的作品是具备这种品质的
  ——滨州电视台副台长、书法家赵雪松
  他在自我不断修为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样貌,也形成了自己的绘画性格……学画的人能找到自己很不容易,他现在找到了自己——既纯朴又简约。他的画有情趣,有诗的灵性又带有散文的漫谈特性。他的画树立起了自己鲜明的形象
  ——滨州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孙兆俊
  春江老师在职期间,不论是我们的文化服务活动还是组织文化下乡,他都是义不容辞。现在,他把自己的艺术精品捐赠给文化馆,这凝结着一个老文化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体现了长者风度,更是对我们工作的莫大支持
  ——市文旅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苏成玉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