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黄河过邹平
——邹平黄河滩区安全建设始末







  龙台看山色,醴泉听雨声。伏胜授经妙,刘徽算法精。范公苦读处,后乐先忧情。人文昌盛地,黄河过邹平。
  2020年8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来邹平参观考察,对邹平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给予高度评价,创作了这首新诗《黄河过邹平》,并亲笔手书“黄河过邹平”。悠悠黄河流淌过邹平,养育了一代代邹平儿女,但泛滥之时河水出槽,似脱缰之野马,纵横奔流,四处满溢,河道漫滩沉积,在邹平形成了大片的黄河滩区,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英雄的邹平人民发扬大无畏的精神,用智慧和毅力与黄河顽强斗争,使昔日十年九灾的黄河滩区变成为了风景优美、物产富饶之地。
  黄河滩区是沉积黄河泥沙、滞蓄大洪水的重要区域,也是百万群众赖以生存的必需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黄河来水总量的减少,主槽淤积,漫滩机率增多。如何加强黄河滩区安全建设,正确处理黄河防洪与滩区开发间的矛盾?宽河固堤、窄河弱防、移民建镇、引洪淤滩、整治小水河槽等,是实现黄河防洪保安全和滩区群众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邹平黄河滩区的基本情况
  黄河在邹平境内的现行河道上起章丘下界,起自苗家庄村西(大堤桩号91+653),下止于北董村北(大堤桩号113+600),向东流入高青县境,长度22公里,堤距宽度在2110至4060米之间,滩面宽度最大为19374米(北董断面),最小为880米(张桥断面),主河道纵比降梯于坝为0.913/10000。滩区面积为31.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9万亩。关于河道的逐步右移和小改道造成河道的变迁情况,《齐东县志》有所记载:查本县第四区高家圈、孙家、肖家、大小张博士及阎家、郭家寺、方家、时家圈等庄原在黄河东岸及南岸,与济阳县之马圈、桑家渡、徐家道口等庄隔河为界,清光绪十年(1884年)黄河决口,河流迁徙,将高家圈等庄房田抛于河西及河北,此后齐、济两县直接交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政府为根治黄河做了极大的努力,黄河有了相对的安定。邹平所辖黄河22公里的地段上,根据河道淤积变化和防洪工程的需要,进行了三次大复堤,加培高度4.5至5.1米,平均帮宽26至32米,共完成培堤土方549.4万立方米。放淤固堤完成土方410.13万立方米,大堤锥探1091490眼,消灭堤身隐患2793处。拆、改建梯子坝险工坝段7段。新建张桥、官道、旧城护滩工程3处,共修石坝71段,完成石方137112立方米,护滩坝后修筑顺河公路5950米。并在大堤两坡及柳阴地、险工、护滩坝岸、滩地顺河公路两旁大力发展植树、植草绿化工作,共植各类树株644.4万株,植草125.2万平方米。
  历史上的邹平黄河滩区治理
  黄河大堤在清咸丰六年(1856年)修建,即在水势浅缓处筑堰自卫。之后,因水患不断增大,又于同治元年(1862年)临河乡民顺河筑长围一道(即缕堤),西起坝河、东至减河(码头至台子),绵长29华里。光绪七年至十年连岁黄河决口,每当黄水退后即修口、补口。光绪九年至十年,在距河略远处,凡不接之处一律补筑,使大堤(即遥堤)完整起来。从1884年至民国初(1911年)筑修过两次,搬动土方275万立方米。1946年,为防花园口堵复黄河归故,泛滥成灾,齐东县长王靖宇、政委宋鲁民领导工地施工,施工人数万余人,共修做土方29万立方米,群众投砖、投石料3300多立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邹平黄河滩区安全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治黄事业,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大规模开展了对黄河的治理活动,完成了大量的防洪建设工程,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黄河防洪工程体系。依靠这一防洪工程体系和逐步完善建立起来的防洪工程措施,创造了几十年以来黄河伏秋大汛岁岁安澜的奇迹。
  大堤培修工程。邹平对黄河大堤进行的大型治理共三次,共出工人数11万人次,加上防汛岁修基建部分,共完成土方1120.64万立方米。第一次修建从1950年冬开始,至1956年冬结束,时跨七个年度,历经春冬11个工期,实用工时308天。第二次修建是从1963年春至1965年冬,时跨3个年度,历经春冬6个工期,实用工时达116天。第三次培修大堤工程分两个标准完成,1975年至1977年完成设计水位28.77-27.03米,超高1.1米的小标准;1980年至1982年完成超高该水位2.1米的大标准。
  护滩工程。邹平以防洪保安全为前提,积极开展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开展了大规模的护滩工程。最主要的是梯子坝险工处,经考证是为保护原齐东县城(今旧城)于光绪十年(1884年)建此坝,原坝基长2000余米,于1892年洪水溜势南移。1947年黄河归故后,为消除梯子坝险工所面临的主流顶冲威胁,当年续建两段秸埽防护;1948年又续建一段砖坝和三段秸埽;1952年至1956年全部坝段改为石坝。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1958年、1975年、1976年和1996年特大洪水,抗洪抢险人员以梯子坝险工为依托,从容不迫,奋勇争先,用热血和激情力挽狂澜。1958年特大洪水后,政府加修了-1号坝,使裹护长度稳定下来。后经逐步加修改建,减轻了洪水对坝基的冲刷,提高了梯子坝险工的抗洪强度。闲庭信步、矗立坝头远眺:但见石砌滩坝雄伟坚固,坡滩九曲十湾,用“柔美的姿态”诉说着惊险而感人的防汛抢险故事;环视黄河大堤如“铜墙铁壁”,用坚毅的身躯守护着梁邹大地岁岁安澜。
  其次还有护滩工程三处:张桥护滩工程,1950年建,修透水柳坝4道及柳箔16段,因工程结构不合理,造成严重脱坡下滑,1952年在柳箔的基础上改修为10段柳石堆(即现在的3-12号坝)。随着溜势的发展,于1952年续建了11-14号坝(现在的13-16号坝),1953年续建了15-18号坝(现在的17-20号坝)。1954年续建了19-22号坝(现在的21-24号坝)。1955年又续建了1、2号坝,1957年续建了25、26号坝。1958年因柳枝霉烂,26段柳石堆坝全部改为乱石坝垛。12-13号坝垱间距158米,回溜较大,于1959、1964年各增建潜坝1段。1982、1983年汛期因回溜较大,将滩公路坍去多半。1984年汛前在潜坝的位置上新修一12号坝。现有石堆27段,护起止桩号为2+100~4+400,工程长2300米,裹护长2165米。
  邹平官道护滩工程始建于1967年。梯子坝险工1965年完全脱溜,主溜距坝150米,另有一股小边溜顺滩岸而下,两股溜至10+500处汇合,至此向左挑出道、方家一带自9+200-10+800一段滩岸坍塌较重。于1967年修建1-11号柳石堆(现在的10~18、29、30号坝)。1968年续建1-5、15号柳石堆(现在的2、4、5、8、9、19号坝)。1969年续建1、3号柳石堆及20、28号乱石垛。1970年续建617号乱石坝。1971年续建21-27号乱石坝。1980年1号坝上垮角淘刷严重,故新修一小石坝。计有石堆(坝)30段,护岸起止桩号为9+150~11+400,工程长2250米,裹护长2290米。
  邹平旧城护滩工程始建于1955年。1949-1955年坍60-90米,为保护旧城滩区治导线的作用,于1955年修建1、2、6、7、8、9、10、11号柳石堆。1957年汛期,8~11号被冲垮,当年恢复原状。1958年洪水漫滩又被冲垮,洪水回落后改建为乱石坝垛,同时修建9号乱石垛(现在的12号)。自9号坝下滩岸继续坍塌,1959年续建10号柳石堆(现在的13号坝)。由于2-3号坝垱距较大,回溜较强,坍塌严重。
  邹平黄河滩区村民搬迁
  黄河滩地为行洪河道,由于河底逐年淤高,排洪能能力降低,洪水漫滩机率增多,滩内群众屡遭水患,1958年洪水来得快,群众财产损失严重。1949~1982年间八次漫滩、1975年前平均五年一次漫滩,1975~1982年平均二年一次漫滩,其中:1975~1976年两次漫滩,房屋倒塌8514间,占滩内原有房舍的86%以上。邹平抗旱防讯指挥部决定,“将滩区村庄全部迁出堤外,建设新农村”。并获得了中央防总和省、地委的支持,从1976~1977年历时一年的时间将滩区村庄6433口人全部迁出,使之彻底摆脱了洪水的威胁。
  建设扬水站。邹平市黄河滩地面积3.34万亩,在黄河枯水期因主河槽远靠彼岸而无法取水,致使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为解决这个问题,从1959年开始在滩区建设扬水站21处。由于扩大滩地灌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黄河安危,事关大局。邹平市对黄河滩区的安全治理常抓不懈,依据水利部“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确立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推动治黄事业不断发展。资料整理:吴敬仰李君武卢艳梯子坝险工(资料图)
▲梯子坝险工改建工程坝基竣工横断面图。邹平三次培修黄河大堤基本情况表。
▶莫言题字《黄河过邹平》邹平关于黄河治理的部分历史文件。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