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麻店镇:全镇围着西瓜转 换得日子比瓜甜
(上接第一版)
  1993年,为避开西瓜集中上市时间,麻店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推广早春大棚种植方式,派出镇领导干部带领村干部、党员到外地学习,对种植积极性高、效果好的示范户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因早春大棚西瓜比大田西瓜上市早、价格高,看到效益的农户踊跃尝试,全镇大棚西瓜种植面积由300亩很快增加到3000余亩。
  截至目前,该镇早春大棚数量已发展到15000亩,大棚的跨度也由原先的5米向10米、20米、30米不断拓展,材质由木竹结构、水泥结构向现在的无缝钢管结构转变。全镇西瓜生产形成了早、中、晚熟格局,大大延长了市场供应期,与其他地方生产的西瓜拉开时间差,提高了效益。该镇6月初上市的早熟西瓜,每亩平均产量4800公斤,仅此一季平均每亩收入1万元左右。
  麻店镇副镇长代新军介绍,该镇西瓜产业在发展中经历过农户自己买西瓜种的种植时期,他们有的直接把种子点到地里,有的用落后的方式把种子围到腰上恒温促芽,由于管理粗放、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全镇西瓜销路一度受阻。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问题,镇政府克服困难,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占地100亩的育苗基地,逐步实现为农户统一供苗。实现统一供苗,既能根据市场需求准确掌控西瓜上市时间,又可以直接把新品种推送给农户,还提高了瓜苗防病虫害能力,一并解决了土地重茬、新品种推广难、产量低等问题,为全镇西瓜种植面积加速扩张起到了强大催化剂作用。
  为切实满足瓜农需求,镇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大户、能人从事育苗生产。截至目前,麻店镇已注册育苗合作社67家,发展育苗大户10余个,全镇年育苗达到9600万株。前张村国丰合作社负责人张玉新告诉记者,合作社2014年开始做育苗,已发展8个大棚。合作社以每株低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给社员供苗,再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05至0.1元的价格回收社员种植的西瓜,带动扩大西瓜种植面积2000余亩。
  政府常抓不懈、产品适销对路、经济能人牵线搭桥,麻店镇西瓜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力势不可挡
  如果说,沙化土质是麻店镇群众种植西瓜致富的得天独厚优势,那么,推动其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为特色富民产业的,应该得益于当地历届党委政府30余年常抓不懈的坚持,得益于全镇能及时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品种,也要归功于一群土生土长的经济能人牵线搭桥开拓销售渠道。
  麻店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不断加大投入、出台政策,配套基础设施,搭建交易平台,加强技术培训,培育专业合作社,开展赛瓜活动,打响品牌影响力,为做大做强西瓜产业提供了坚强的服务保障。该镇借助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修建生产道路5000余米,建设小农水设施3处;投资300万元在毗邻交通要道处建设了占地55亩的肖万西瓜大市场,有效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瓜农“家门口生产、家门口销售”;依托惠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加快提高瓜农生产管理技术,仅2020年度就完成技术培训4000余人次;大力培育省级专业合作社3家、市级5家、县级25家;认证绿色农产品19个,打造品牌7个。
  针对消费者需求,麻店镇不断调整西瓜品种结构,依托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与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对接合作,每年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近年来,该镇生产的西瓜个头由大向小转变,80%以上的农户种植的西瓜每个重3至4斤,与过去动辄10斤左右的大个头比,既方便了食用又避免了浪费;也有不少农民开始生产大棚吊蔓高端礼品西瓜,价格高的可以卖到80多元一斤,一亩地收入达5万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在麻店镇熙熙攘攘的西瓜交易背后,还有这样一群经济人,他们土生土长,凭着丰富的市场经验,能敏锐地判断哪个地方需求什么品种西瓜、什么时候价格高、需求量有多少等市场信息。他们在生产与销售之间穿针引线,几乎包揽了全部西瓜销售渠道,确保全镇西瓜产得出卖得好。目前麻店镇有60余位这样的经济人,富众专业合作社“90后”负责人朱宁就是其中一员,他子承父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把西瓜销售拓展到宁夏、甘肃一带。
  代新军表示,麻店镇通过发展西瓜产业,使群众切切实实过上了富裕生活。如今,站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起点,全镇将锁定推进西瓜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放松,积极打造鲁北最大的瓜菜育苗示范基地,加快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和品种,进一步扩大设施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水平,让麻店西瓜这一乡村特色产业更好更多地造福群众。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