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建设“职教高地”培育“滨州工匠” 持续擦亮职业教育的“滨州名片”
——写在滨州职业学院建校65周年暨合院20周年之际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任宵刘清春通讯员杨玉梅高艳英樊学美
  近日,滨州职业学院与山东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联合培养的首批5名硕士研究生入校报到,成为滨职校史、滨州“职教高地”建设的又一个重要注脚。
  65年前,山东省惠民农业学校正式成立,并招入了第一批中专生,自此鲁北大地上长出了职业教育的萌芽。此后,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和专家从农校、卫校、工业学校、经济学校、农科所走出来。自2001年始,这四校一所合并,从此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滨职人”!几十年来,滨职人遍布滨州各个行业、岗位,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有人说,滨职的校史就是滨州市发展的缩影。
  “在滨州,谁没被卫校的学生打过针?”貌似一句玩笑话,却能看出滨州卫生学校为滨州医学界培养了很多人。除了卫校,滨州职业学院的前身还包括滨州农业学校、滨州经济学校、滨州工业学校和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65年来,学校为黄河三角洲乃至山东省培养培训了数万名农业、工业、医学、商业领域的业务骨干和基层干部。“四校一所”的发展历史,是一部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史——
  1954年,奉省政府令,山东省惠民农业学校开始筹建,校址位于惠民行署驻地滨县北镇。1956年,该校正式成立并开始招生,隶属山东省农业厅。1986年10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滨州农业学校。
  1958年9月1日,惠民专区人民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成立,两年后学校更名为山东北镇卫生学校,1983年又更名为滨州卫生学校。
  1972年,滨县北镇高中创建,1977年,更名为滨县第十中学,1982年,学校再次更名为滨州市第五中学(初中)。三年后,在第五中学基础上筹建滨州市职业中学。1987年定名为滨州市第一职业高中,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滨州经济学校。
  1982年5月,地区纺织局成立惠民地区纺织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筹建领导小组,并与次年成立惠民地区纺织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90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滨州工业学校。
  1956年,成立山东省惠民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67年,更名为山东省惠民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92年,更名为滨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更名为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次年合院后更名为滨州职业学院农业科学研究所。
  走进新建成的滨州职业学院校史馆,一条条清晰的脉络、一组组泛黄的图片、一件件陈旧的教具、一个个省级和国家级的荣誉,还有挂满整整一面墙的知名校友照片,都写满光阴的故事。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自“十三五”以来,滨州职业学院在科研师资、教书育人、学科设置、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全面提升,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新时代。
  “雁”阵发展建设了一批与区域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专业群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推动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培育关键在学校。滨州职业学院放眼未来,着力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培育出多领域尖端人才。
  近年来,学院完善“雁型”人才培养理念,打造智慧康养、装备制造两个专业群为引领,电子信息、医学技术、生物化工、土木建筑四个专业群为骨干,现代金融、商贸流通、海洋运输、教育四个专业群为支撑的面向未来、服务产业、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特色鲜明的雁阵型发展体系,形成医养、制造为特色,医、工、文、经等多专业门类融合发展、相互支撑的专业结构布局。
  该校建设了共享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技能工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参训人员达7万余人,每年培养高技能型人才6000余人。搭建平台引领行业,学院先后牵头成立全国现代生活服务业产教融合联盟等三个全国性职教联盟、滨州市学前教育职教联盟等四个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
  如果你有机会走进滨职,一定能看到身着迷彩军装的学员整齐列队行进,目前,学院的直招士官军种拓展至3个军种,开设专业拓展至5个专业,为部队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做出了“滨职贡献”。
  科“研”领军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工匠之师”
  赵春海是滨州职业学院的一名准“80后”教授。2005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时,他还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如今他不仅获得了博士学位,还成了我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他长期致力于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他主持的“超临界萃取碱蓬黄酮类物质新工艺”项目更是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他的团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名师工作室、山东省技艺技能创新平台、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党员先锋示范团队。赵春海的“跨越成长”正是滨州职业学院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功缩影。
  近年来,滨职实施“领军骨干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校企互聘互兼计划”“教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教师激励计划”,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工匠之师”。
  一代代滨职科研人精诚协作、执着求索,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农作物育种、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骄人业绩。初步统计,该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社科成果奖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344项;每年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服务近百项,累计实施成果转化200余项,创经济社会效益近10亿元。
  今年7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及推荐参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公示》,滨州职业学院“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护理专业教师团队获得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
  “延”伸服务探索出一种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
  塑料瓶再寻常不过,谁能想到用塑料瓶能造出地毯,而这地毯又能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的观礼台上?
  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观礼台上,24万平方米的红地毯正是由40余万个矿泉水瓶再生涤纶织造,这一技术就是来自于滨州职业学院与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利用回收废旧聚酯瓶片料生产再生FDY涤纶长丝”项目。废聚酯瓶片的高值化利用,一年可回收塑料20万吨,两年可节约石油资源120万吨,三年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彰显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
  在滨职,如此产业学结合的项目还有很多。该校高度重视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活动,将学院科研成果转化为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助推力,先后两次被授予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先进示范单位”。
  “服务国家战略,培育国际工匠”,滨职在服务本地发展的同时还胸怀国际化办学愿景,累计与德国、日本、加拿大、泰国、美国、芬兰等16个国家、地区的30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与中国企业携手共同“走出去”,在几内亚、刚果(金)等国家进行海外职院建设项目3个,其中牵头建设项目2个,是中非职业教育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会员单位,“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会员单位。
  笔耕“砚”田夯实了一片文化育人主阵地
  文化兴国运兴,教育强国家强。文化是民族之“根”和“魂”,大学文化是高校发展的根基和风骨。
  多年来,滨州职业学院以践行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使命引领,以“文化兴校”为任务目标,立足办学定位、生源特征、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四个现实”,着眼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专业文化“三个维度”,撷取深耕老渤海精神、校训“责任”精神、工匠精神,倡导文城相融,传承老渤海精神,用红色文化铸就家国情怀。
  同时,倡导文道相合,弘扬校训“责任”精神,用优秀传统文化磨砺担当品格。倡导文技相促,厚植工匠精神,用专业文化涵育卓越匠心,用“三种特色文化”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厚植文化校园内涵,打造了与职教类型相适应、与“双高”院校相匹配、与思政育人相契合的“文化滨职”新形象。学院始终遵从“树人”在“化人”,“走心”才“入心”理念,探索出新时代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滨职实践”。
  在此基础上,该校建设了校史馆、企业文化馆、最美校园书店等文化育人场所。在这里,每一周都有一场文化大餐。2018年9月,滨州职业学院面向全院师生开设了“鲁彬之”学术讲堂和“鲁彬之”文化沙龙,分别在每学期的单周和双周举办,主要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这一品牌,现已成为学院活跃学术氛围、浓厚文化气息、开阔学生视野、推动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入脑入心的重要平台。2019年5月,“鲁彬之”学术讲堂升级为“滨州文化大讲堂”,面向滨州市民开放。目前,“滨州文化大讲堂”已成为滨州文化建设的知名品牌,被认定为2021年山东省“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放“眼”未来培育出一代代滨职人书写新历史
  斗转星移,春华秋实。四校一所,薪火相传。一代代滨职学子秉前辈之训,继先贤之风,修身爱岗,建功立业,与祖国同奋进,与时代共发展。65年,是对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一段全新征程的起点。
  今天,职业教育早已成为滨州的城市名片。站在新起点上,产教融合、双元育人,坚决推进滨州“职教高地”建设是滨州职业学院当仁不让的时代使命。
  站在“十四五”开端,滨州职业学院处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加速推进“双高”建设、启动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的历史节点上,65年的历史积淀与发展基础带给滨职人的是勇立潮头的信心与胆识和求真务实的气魄与实力。
  攻坚克难,冲刺“双高”三十强仍需奋力前行,建成一流职业技术大学更需聚力担当。面对滨州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滨州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光军胸怀壮志:“我们将以‘双高’院校和‘双型’城市建设为契机,坚持提质培优,努力打造区域技术技能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的高地;增值赋能,打造一批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技术技能积累创新中心等产教融合高端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耕内涵,精心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引领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