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滨州4乡镇荣膺“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分别是博兴县吕艺镇、惠民县胡集镇、阳信县洋湖乡、惠民县皂户李镇
    滨州吕剧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资料片)。

    胡集书会被誉为中国曲艺界的“活化石”(资料片)。

    鼓子秧歌舞姿粗犷豪放(资料片)。

    惠民泥塑进校园(资料片)。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胡旭阳通讯员王志伟王敏之报道)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1—2023年度“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全省共62家单位入选,滨州市有4个乡镇榜上有名,分别是博兴县吕艺镇、惠民县胡集镇、阳信县洋湖乡、惠民县皂户李镇。
  吕艺镇:积极推进以吕剧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吕剧发源于博兴县吕艺镇。1870年以前,地处黄河下游的博兴县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生活艰难困苦,以艺谋生的人渐增。他们将当地的俚曲小调编成故事,并学习“打坐腔”(即北路山东琴书)的音乐和表演形式,继而四处说唱演出谋生,成为吕剧的雏形。吕剧从诞生到现在,历经140多年,传承下来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是齐鲁大地宝贵的文化遗产。2009年,滨州吕剧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1年,滨州吕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近年来,博兴县吕艺镇立足“吕剧之乡”这一品牌优势,积极推进以吕剧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2021年,吕艺镇投资600万元在吕剧发源地刘官村建起了吕剧起源展馆,进一步将吕剧文化发扬光大。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戏曲采风》栏目组和农业频道《乡约》栏目组先后对吕艺镇的戏曲文化进行了报道。吕艺镇先后被评为“中国吕剧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胡集镇:国家级非遗项目胡集书会被誉为中国曲艺界的“活化石”
  胡集书会始于宋元、兴于明清,沿袭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曲艺界的“活化石”。每年正月十二(疫情防控期间除外),来自山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地的曲艺人齐聚胡集,表演西河大鼓、梅花大鼓、相声、木板书、山东快书、东路大鼓等曲艺形式30余种,赶会听书的群众达十几万人。胡集书会在中国曲艺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
  原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先生,曾先后四次来到胡集观摩演出,留下了“胡集书会八百年,孙子故里竞丝弦。说演弹唱和谐曲,万家灯火不夜天”的赞誉,并寄联一副“出人出书走正路,半农半艺为人民”。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曾莅临胡集书会献艺,并为胡集题词:“曲艺的盛会,人民的胡集”。2011年,胡集书会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胡集镇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山东曲艺之乡”。
  洋湖乡: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首,在传承中不断更新、发展和提高
  鼓子秧歌在阳信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山东三大秧歌之首。据《滨州文化志》记载:“阳信县的鼓子秧歌产生于公元六百二十四年的前唐时期。”鼓子秧歌是阳信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较大的民间舞蹈,它展现了强烈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场面恢宏壮观,舞姿粗犷豪放。它根植于地方文化和人民群众的实践之中,表演内容贴近生活,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音乐伴奏喜庆热烈,具有浓郁的娱乐性,长期以来深受人们喜爱。
  阳信的老百姓视鼓子秧歌为珍宝,并将其代代相传,上至老人,下至青少年,人人参与,皆会表演,并在传承中不断更新、发展和提高。2009年,阳信鼓子秧歌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1年,阳信鼓子秧歌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洋湖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秧歌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皂户李镇:河南张泥塑既保留传统泥塑特点,又实现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惠民泥塑又名河南张泥塑,惠民县皂户李镇河南张一带的河南张泥塑兴起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河南张泥娃娃与其他泥塑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不倒翁造型。泥娃娃上轻下重,无论怎样摇动,都不会倒,它代表着无论经历多少失败,心中的愿望都能达成。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皂户李镇传统的火把李庙会。这一天,泥塑艺人们都会带着自家制作的大大小小的泥娃娃赶庙会,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泥娃娃和其它一些泥塑玩具就摆满了街头巷尾。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和赶会的村民熙熙攘攘,很快就把集市挤得水泄不通。色彩艳丽的河南张泥娃娃,在火把李庙会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今的河南张泥娃娃,既有传统泥塑造型圆润、色彩绚丽、原始张扬的特点,饱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礼赞,又有结合现代人的喜好,创新推出了卡通形象泥玩,实现了惠民泥塑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2011年,惠民泥塑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