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葛肇敏
1950月5月,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中共惠民地委、惠民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正式成立,开启了这片土地上破旧立新、从零开始的征程。全区广大工农劳动群众在巨大胜利鼓舞下,以翻身做主人的崭新面貌和满腔热情,投入到生产恢复和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翻开这一章节的滨州历史,既荡气回肠又充满曲折磨难——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让人民终于能够扬眉吐气,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数万英雄儿女奔赴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立下不朽战功;在惠民地委的领导下顺利完成土地改革,为工业化建设扫清了障碍;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变革。
惠民地委和专署成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建立起来,为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行政公署、合并专区以及调整若干市、县行政区划的决定,1950年5月,撤销渤海区,所辖县市分别划归新建的山东省惠民、德州、淄博、昌潍、济南、泰安等专区(市)和河北省沧县专区。
随着渤海区的撤销,中国共产党惠民地方委员会和惠民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相继建立,仍隶属于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原渤海区垦利专署所辖的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利津、垦利、滨县、蒲台8个县和清河专署所辖的广饶、博兴、高青、齐东4个县一并归属惠民专区。地委、专署机关驻惠民县城。
1951年4月,惠民专署领导和部署各县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人民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建设工作。在不具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条件的情况下,推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确立选举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参政议政的作用。全区连续开展了民主建乡、民主建政,对巩固人民政权、改进干部作风、提高群众民主意识、促进各项工作开展,推动历史发展和进步均起到了显著作用。
从1950年5月至1952年底,两年多的时间里,新建立的惠民地委和专署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领导全区人民相继进行了抚平战争创伤,努力恢复经济,保卫巩固政权,发展文化教育,改革封建制度,加强党的建设,荡涤社会污浊等一系列新民主主义改革与建设,全区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已恢复到战前水平,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也分别有了长足发展,为下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4年7月,全区15个县相继召开了县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区的各县、乡作为一项根本的政治制度正式确立。从反动统治者专制独裁政治,到人民民主政治,再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变革。全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和民主制度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全区人民倾其所能捐钱捐物,广大青年踊跃参军奔赴朝鲜战场,惠民专区为抗美援朝作出巨大贡献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党和国家抗美援朝号召发出后,惠民地委、专署带领全区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开展了大规模抗美援朝运动。
动员参军是抗美援朝运动的重头戏。1950年12月8日,地委向各县发出《惠民地委关于动员参军工作计划》,发动爱国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壮大国防力量,巩固新生政权。1951年1月29日,地委专门发出了《关于在动参工作中贯彻政治动员的指示》,发出“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全民同心,争上战场,打败美帝野心狼”号召。
全区涌现出了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感人场景。有一位大娘,把自己的所有亲戚都动员一遍,最后又把她的未婚女婿送去参军。至1951年2月中旬,全区报名参军的青年达21288名,这是革命老区人民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的又一次充分展现。
全区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号召,组织插伙组、互助组,在“宁在后方多流汗,不叫前方多流血”的口号动员下,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增产运动,多种“爱国棉”“爱国粮”,以多产棉、多打粮上交国家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在比较薄弱的工商业战线,工人们义务加班,以多打一件农具、多加工一件成品的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商业界积极纳税,使过去用1个月时间都难以完成的缴税,当时每月只需5天就全部缴清。曾有一位商户缴税时说:“我的买卖是托新中国的福做起来的,为了保住国家太平,支援抗美援朝,从今天起我把应缴的4万元改为8万元。”截至1951年11月25日,全区人民共捐款172亿元,超额完成了本年度捐献两架半战斗机的任务。
三年间,全区大批青年踊跃参军奔赴朝鲜战场。他们在战场上勇猛顽强、不怕牺牲,为祖国、为人民立下了不朽战功,甚至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据统计,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惠民专区(只
含滨州市)人,仅登记
在册的就有1905名,屡建战功、终身致残的英雄也有很多。
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推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党中央正式讨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法、途径和步骤等问题,并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这一年开始,惠民地委以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针,带领全区人民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改造。
在这场改造热潮中,惠民专区各级党组织切实贯彻以农业合作社带动互助组、以互助组带动单干农民的组织路线,依靠互助合作组织,狠抓增产环节,确保农业丰收,使组织起来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在群众自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优化资源配置和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的确有着个体经营和互助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1954年,全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1800多处,到了1955年底,全区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猛增到14000多处。
其间,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迎来第一个高潮。1956年11月,全区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合作化,农业生产和合作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70%以上的合作社增了产,80%以上的社员增加了收入。至此,惠民专区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合作化,大规模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在此基础上,各级党组织领导全区人民,连年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疏浚河道、引黄灌溉、兴修水利、防洪排涝、改土治碱,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与频发的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全区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自1952年底,地委就着手试点,引导开展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工作。至1953年底,全区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白铁、翻砂、造纸、鞋业以及渔业生产等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下,对手工业的改造沿着健康的道路顺利发展。全区手
工业战线还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
竞赛,制造、修配大批提水工具、农具,有力支援了农业生产。1956年底,全区基本实现手工业合作化,形成了烘炉业、黑白铁、建筑材料、木材加工、造纸、竹草柳编织、纺织、缝纫、食品、印刷等20多个行业的手工业合作组织,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一支有生力量。
惠民专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初着手进行。从1953年7月开始,全区进行了城乡差价调整,商业经营逐步走上正规。1954年7月起,惠民地委对私营批发商和零售商开始了有计划的改造。1956年初,在全国上下形成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影响下,惠民专区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也进入高潮。在城镇私营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后,全区农村私商改造工作也迅即展开,沿海各县还对个体渔业、盐业进行了改造。截至1956年6月,全区对私营工商业低级形式的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
通过改造和安排,广大工商业者
对依靠党和
政府繁荣市
场,发展
经济充满信心,主人翁思想得到增强,劳动热情高涨。全区工商业战线出现了购销两旺的繁荣局面,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发展。至此,全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全建立,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曲折中探索前进,为推进改革开放打下了家底
惠民专区是老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从1946年已开始进行,截至惠民地委成立后的1950年下半年,全区已对1422个村进行了土改,46万农民分得了土地,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上被废除。从1950年9月开始,惠民专区的土改运动主要围绕解决遗留问题,全面、彻底结束土改来进行。
为全面彻底结束土改工作,全区土改的具体行动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小心谨慎,创造经验”“典型突破,逐步推跳”“点面结合,全面展开”三个阶段进行。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至此,惠民专区起于1946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历经6年时间,终于在1951年底胜利完成。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为下一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扫清了障碍。
从1953开始,惠民专区迎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今日滨州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当时,惠民专区的工业建设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工业基础仍极其薄弱。电子、煤炭和规模性的机械工业企业可谓空白,现代工业更是无从谈起。当时全区工业的家底较薄——企业总共只有42家,其中有27家是油棉加工厂,195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2921.1万元,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4%。全区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偏小,机械设备陈旧简陋,产业技术工人稀少,成为制约全区发展的短板。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惠民地委、专署以“为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服务,为国营加工及为国家重点建设服务”的方针,结合本地实际,对全区工业发展的路子作出指示:一是以扩大、建立国营和集体企业为重点,全面提高全区工业化建设速度;二是不断完善企业制度,努力挖掘企业潜力,培养技术骨干;三是提高产品质量,在保证产、供、销平衡上狠下功夫,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地委于1952年6月成立工业工作部。
工作展开后,各级政府针对本地区生产分散、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和基础薄弱的状况,本着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勤俭建国、奋发图强的原则,从积极发展手工企业、集体企业和加强企业管理入手,进行了工业建设与开发。1953年,滨县兴华铁业合作社(后发展成为滨州锻压机械厂)、阳信古佛镇铁业合作社(后为阳信县农机修造厂)和博兴县兴福镇铁木业生产合作社(后为博兴县水泵厂)等相继建立。
随着政府投入资金的增加,企业管理的改进,全区工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955年,北镇铁木厂(北镇活塞厂前身)生产水车1385部、铁锅10850口,年总产值达到40.6万元。专区实业公司所属国营、集体企业发展到17个、含7种行业。其中,北镇、田镇、惠民、齐东油棉厂及铁厂、电厂6个厂被确定为现代工业企业。其他如食品、纺织、造纸、皮革、工艺美术、金属制品、木器制造等行业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全区工业产品质量得到改善,数量大幅度增长,生产总值、利润和职工工资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1956年,在全国上下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中,全区的私营企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纳入集体、国营管理之中。当年年底,全区工业生产普遍完成了计划指标,惠民专区的工业开始走上国家计划
经济的轨道。
至1957年底,惠民专区工业建设发展到
一个新的水平。全区工业总产值
达到8929.4万元,比1952年
增长206%,超额完成
了“一五”计
划标。全区上下呈现出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工业建设蓬勃壮大,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商贸流通行业推行改革,城乡市场日益繁荣、文化教育事业得到振兴的局面,全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改革开放前夕,社会主义建设在艰难曲折的探索中前进,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坚持对党、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经济和各方面建设依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就。197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840万元,创历史新高,这为推进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主要参考了《中共滨州历史(1950-1978)》等文献资料。
大事记
1950年5月11日,中共惠民地方委员会建立。6月1日,惠民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立(10月改为惠民区专员公署)。惠民专区辖原渤海区垦利专署的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利津、垦利、滨县、蒲台和清河专署的广饶、博兴、高青、齐东共12个县。地委、专署机关驻惠民县城。
1950年10月,全区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至1954年底结束。
1950年11月,全区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热潮,开展大规模抗美援朝运动。
1951年9月25日,地委发出结束土改工作的指示。至年底,全区起于1946年的土地改革运动胜利完成,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
1951年12月初,地委部署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1952年2月,惠民、北镇等主要城镇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运动。
1952年10月,地委专署机关驻地由惠民县城迁至滨县北镇。
1953年7月20日,惠民专区区划变动,邹平、长山、桓台3县由淄博专区划归惠民专区。
1954年7月2日至16日,全区15个县陆续召开县人民代表大会。
1955年2月21日,地委开始实行常委负责制。
1956年3月8日,惠民专区区划变动,长山、高青、蒲台、垦利4县撤销,辖区分别并入邹平、齐东、博兴、利津县;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县由德州专区划归惠民专区。
1956年3月,全区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从1953年夏天开始到本年第一季度基本结束,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变革。
1956年4月,全区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
1957年5月上旬,地委成立整风运动领导小组,地委、专署直属机关开始进行整风学习。整个运动历经一年半时间,到1959年初基本结束。
1957年8月,地委部署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
1958年10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乐陵、临邑、商河、济阳4县划归聊城专区,利津并入沾化县,阳信并入无棣县,滨县并入惠民县,桓台并入博兴县,撤销齐东县分别划归邹平、博兴县。专区机关驻张店。
1959年10月,簸萁李引黄灌溉闸开始施工兴建,于翌年4月建成投用。
1960年3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来淄博专区视察工作。
1961年1月10日,惠民专员公署恢复建立,辖惠民、沾化、无棣、博兴、邹平、广饶、垦利、桓台、高青、利津、阳信、滨县共12个县。专区机关驻北镇。
1962年12月23日,地委对滨县、博兴、沾化、利津、垦利、阳信、惠民、广饶等8个县的区划进行调整,一类是县下设区、区下设公社,一类是县下设公社、公社设管理区。
1963年3月,全区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
1964年1月11日,全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月16日,地委常委会召开,提出学习解放军、大庆油田、大寨的经验,掀起比学赶帮运动。
1965年2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来惠民专区视察工作。
1966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来惠民专区视察。
1966年7月8日,地委文化革命小组成立,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文化革命的日常工作。
1967年下半年,由青岛国棉四厂、青岛国棉二厂、青岛棉纺厂联合筹建的中型企业——北镇棉纺织分厂试车投产。初期规模为纱绽2万枚,布机400台,是全区第一个机械化纺织厂。
1968年12月,惠民地区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济南、青岛、淄博等城市的部分知识青年也先后被安排在惠民地区农村插队落户。
1969年8月9日,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建立。1970年2月14日,《人民日报》以“棉区的一面红旗”为题,报道滨县杨柳雪大队粮棉双高产的事迹。周恩来总理要求全国棉区向杨柳雪学习。
1970年10月28日,青岛医学院迁至惠民地区北镇办学。
1971年1月至6月,惠民地区各县、公社重新建立党委。
1971年6月1日至5日,中共惠民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共惠民地区第一届委员会。
1972年10月10日,北镇黄河大桥建成通车。
1973年2月10日至20日,全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召开,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
1974年8月,淄博市7000名知识青年来惠民地区农村插队落户。
1975年1月31日,地委作出《关于做好晚婚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
1976年10月中旬,全区人民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
1977年6月6日至13日,全区工业学大庆会议召开。
1978年1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来惠民地区视察。
1978年7月10日,惠民地区行政公署建立。9月1日,行政公署党组建立。
1978年10月30日,全区部署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组织干部群众完整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不久,全区开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讨论。
1978年11月12日,中共惠民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建立。
1978年12月底,地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