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021年4月15日,地处黄河尾闾的山东滨州已温暖和煦,而2000公里之外的青藏高原祁连山腹地却是一片冰天雪地,寒气袭人。
在李鹏期盼的眼神中,经过近30小时的奔波,妻子王玲君终于来到祁连县。与其说是期盼,不如说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忧。没有热烈的欢迎仪式,简单的寒暄之后,这对滨州伉俪一起走进祁连县人民医院,开启了共同的援青之旅。
缘自黄河水,爱洒祁连山,两人用相濡以沫和孜孜以求,接续着山东对口援助青海发展的兄弟情义!
完成父辈未竟的梦想,在雪域高原用自身所学发光发热
今年46岁的李鹏,是一名来自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肛肠科专家,山东省第四批援青医疗队队员。2020年初,李鹏已作为援青医疗队员来到祁连。在滨州,李鹏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专业领域知名专家,与妻子更是感情深厚,独子已考入入大学。
“我父亲是博兴县的一名退休干部,在我小时候,他有一个援藏的机会,但那时候,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其他种种原因,没有成行。这也成为他一生的遗憾。”李鹏说。
在父辈心中一个未竟的梦,在李鹏身上终于得以实现。2020年,他经过志愿报名,层层筛选,成为当年援青医疗人才中的一员。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这一年滨州援青干部在几经推迟之后终于踏上了雪域高原,李鹏要用自身所学发光发热。
来到祁连之后,李鹏了解到,这里虽然人口密度低,但是由于特殊的劳作方式和饮食结构,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并不低。当地老百姓一旦患上肛肠疾病,大部分人要驱车或乘车近三百公里到西宁去看病。看病不方便,治病费用也不低,拿一个简单的痔疮手术来说,花费能达到两到三万元,高出平原地区许多。
李鹏深入分析了原因:当地治疗肛肠疾病所需耗材全部需要外地采购,加上地处偏远,运输成本高,医生资源短缺,造成了医疗成本提高。李鹏立下志愿,决心用自己所学,为祁连百姓解决这一问题。
一方面,李鹏积极与组织联系,向前方滨州援青干部管理组和后方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议在祁连县成立肛肠微创诊疗中心。另一方面,他发动身边同行、朋友,号召爱心企业,捐赠医疗器材,尽可能减少耗材成本。
2020年8月4日,在山东滨州援青干部管理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滨州市卫健委大力支持下,李鹏主导运营的滨祁(鲁青)肛肠微创诊疗中心终于揭牌运营。设在祁连县人民医院外科的该中心成立后,不但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更让患者少了舟车劳顿之苦。
祁连山下参与援建肛肠诊疗中心,开创山东医疗援青新局面
2021年春节之后,滨祁(鲁青)肛肠微创诊疗中心迎来了首个就诊高峰,病人的增加带来工作量的增加,从护士到医生都结束休假,全员上岗,加班加点,其中肛周手术量更是达到了当地创纪录的4台/天。“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李鹏笑着说。
李鹏对于医疗援青有自己的见解: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留在青海,就要注重当地人才尤其是年轻人的培养,为当地打造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所以,在做手术时,他都会让年轻医生上阵,自己悉心指导。经过半年多的指导帮助,帮扶成效初见,该中心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处理水平已与滨州三级医院水平不相上下。
截至2021年7月,该中心已平稳运行近一年,在当地及周边有了一定知名度。海北州卫健委副主任(援青)王鲁感叹道:诊疗中心的成立是实打实的惠民工程,为祁连县、为海北州办了一件大事。
作为海北州第一家肛肠病诊疗机构,该中心依托祁连县人民医院外科,利用现有肛肠设备和人员,盘活了当地医疗动能,属于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如今,该中心不仅服务祁连县,还辐射服务全州及周边县市百姓,开创了山东医疗援青新局面。
该中心的工作受到了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山东省援青干部管理组领队、海北州委常委、副州长赵庆平和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夫唱妇随,续写新时代“董永与七仙女”故事
2020年12月,李鹏主动申请援青工作延期一年。“中心刚成立,在服务能力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同时,医生短缺,后备人才不足。我想留下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山东援青干部管理组、滨州市卫生健康委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批准,李鹏留了下来。
李鹏不仅自己留下来,春节回家探亲时还动员妻子王玲君也加入进来。王玲君是滨州市妇幼保健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她从丈夫的言语中了解到祁连县严峻的医疗状况。尤其是得知当地妇幼医生匮乏,广大农牧民热切希望加强妇幼医疗机构建设的现状后,王玲君萌生了援青的想法。
李鹏夫妻的家乡是汉孝子董永故里博兴,这里流传着“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传唱着《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戏曲。“做医生意味着奉献,入党23年,要对得起党的教育培养,要对得起这件沉甸甸的白大褂,那里更需要我们,要舍小家顾大家。”在作出艰难决定的时候,李鹏以这样的觉悟说服自己。王玲君则安慰丈夫:“这叫夫唱妇随吧!”
王玲君的决定也得到了滨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大力支持。经过积极申报、层层选拔,王玲君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五批援青医疗队,于今年4月15日奔赴祁连。这才有了夫妻两人相聚祁连县人民医院的一幕。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初到祁连的王玲君遭遇了高原艰苦自然条件的“下马威”。虽然早有准备,初到高海拔地区,她还是经受了失眠、嘴唇干裂、鼻衄、心慌胸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一系列挑战。不同于其他科室的工作,作为妇产科医生,王玲君知道,她的工作时间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没有适应环境的时间,她便和其他援青队员一起放下背包,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在最初的一个月里,王玲君主刀手术9台,并成功抢救一例子宫破裂并失血性休克孕妇。手术之余,她还与科室医生交流技术、探讨学术,为医院妇产科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作出了贡献。王玲君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专业经验优势,做好科室发展规划,坚守一线岗位开展诊治,尽可能对急危重症做到每例必到,24小时随叫随到。
高寒、缺氧,刺眼的阳光、艰难的翻越,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在这里,走同样长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每当看到群众那渴望的眼神、真挚的笑容和感激的表情,她面前所有的艰难困苦都烟消云散了。
王玲君说,条件虽然艰苦一些,但是能得到同行和百姓的一致认可,让自己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当地百姓、医院领导和同事非常尊重援青医疗技术人员,包括院长在内,无论职位高低,对我们均以‘老师’‘主任’相称。虽然许多时候,因为语言不通,无法经常交流,但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
祁连县医院院长马海霖对称谓的解释让援青人员更暖心:“各位援青老师抛家舍业,不远千里来祁连支医,服务我们祁连百姓,生活上提供体贴入微的照顾的同时,在工作中还要给予援青医生广阔的发挥空间和充分的自主决断权,让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施展拳脚,尽快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让各位援青医生工作舒心顺心更要开心。”
“到受援单位,认真工作,全力以赴,相信自己的能力;高原温度低紫外线强,多穿点衣服,注意防护,注意身体;作为医生,在照顾好患者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滨州市卫健委及单位领导、家人的叮嘱让他俩的脚步更坚定!
李鹏和王玲君这对夫妻档,用自己高尚的情怀和精湛的医术书写了奋斗在雪域高原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