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让城市更有温度 让幸福更有质感
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把便民、利民、惠民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更是城市软实力的鲜明标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意愿。在往年的创建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情怀,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融入高质量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开展了一系列重点整治,实施了一批惠民工程,不断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提高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城市品质能级显著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文明风尚逐步形成,群众感受到了文明创建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巨大变化,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凝聚起了推动富强滨州建设起势成势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激情斗志。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部门单位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到位,认为创城是“软任务”,把创城当作就是为了“拿一块牌子”,没有站在“人民至上”的高度去抓落实。与全国文明城市标准相比,与广大群众期待相比,我市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测评重点部位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在城市管理、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依然还有很多薄弱环节,需要我们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切实做好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要瞄准工作重点,狠抓薄弱环节,突出常态长效,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坚持价值导向,组织实施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信用滨州”主题创建活动等“六大创建活动”;坚持问题导向,补齐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城市管理、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八大创建短板”;坚持责任导向,完善主次干道路长制、门前三包机制、共创共建机制、奖惩激励机制、依法创建机制、测评考核机制、联合执法机制、监督评价机制、材料审核机制、全覆盖宣传机制等常态创建“十项机制”,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难题,把城市建设管理中的每一个痛点、堵点都变成让群众点赞的城市亮点。
  要坚定为民利民初心,在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见成效。突出城市环境整治,对群众反映较多的物业管理、小区卫生、停车秩序、占道经营、交通出行等重点领域,找准问题根源、开展专项治理;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加快实施156件民生实事,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市民满意度。同时,要做好结合文章,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创城实践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实际行动。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不动摇,对标“七个走在前列、八个全面开创”目标定位,保持“创城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全力以赴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任务,用创城实效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