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通讯员贾海宁宋培毅报道)一把刻刀,一根老枣木,一张工作台是枣木雕刻第五代传承人丁国勇的标配。在别人眼里被当成柴火的枣木枝、枣树干,经他一双巧手,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各式各样的手把件、人物雕像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成为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走进面积不到200平方米的沾化区国勇枣木文化馆,形态各样的冬枣长寿木雕产品琳琅满目,大到家具、花架、人物雕塑、枣如意摆件,小到长寿枣、如意茶则、枣木手把件等各类工艺礼品一应俱全。
“沾化冬枣长寿木雕硬度大、手感好、颜色漂亮,但是取材难,一棵几百年的老枣树,能取出的料少之又少,甚至做不出一个马扎来,真是物以稀为贵。”丁国勇说。在他的眼里,外表丑陋的枣木树枝、扔掉的枣木疙瘩都是宝贝,2018年他在当地的一个枣木收购料场里,无意中发现了一根奇形怪状的老冬枣木,心里突然来了灵感,讨价还价花了100元“高价”买回来,经过去皮、蒸煮、雕刻、打磨,一件具有原生态之美的沾化冬枣长寿木雕工艺精品应运而生,并参加了当年的全省文博会展览,被一位外地客商慧眼相中,以8000元价格买走,枣木疙瘩摇身变成了“金疙瘩”。
丁国勇与枣木结下的不解之缘,不仅是因为自身的心灵手巧,更重要是家庭的熏陶。小时候,父母经常对他讲述古今有关冬枣树的传说故事,加之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家具、雕刻制作工艺,让他对冬枣长寿木雕有了比别人更深一层的认知和钻研。沾化冬枣长寿木雕产业是乡村振兴具有非常潜力的待开发产业项目。沾化冬枣原产地下洼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枣木资源,可以进行沾化冬枣长寿木雕文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加快沾化冬枣二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
丁国勇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把枣木木雕当成心中的最爱。自1994年退伍后,二十余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专心钻研枣木雕刻、加工技艺,一直从事沾化枣木工艺制作。有心人天不负。2014年,他注册沾化水润天成民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5年,注册成功商标“泰山奶奶娘家人”“水润天成”两个商标,并且成立了“泰山奶奶娘家人”手工坊,收徒10余人;2018年,成立滨州市木雕核雕协会,他担任协会会长。他制作的枣木木雕作品先后参加了全省文化产业博览会、文旅博览会、沾化冬枣节等重大文化活动。特别是在全省第八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沾化冬枣长寿木雕产品成为文旅产品“新宠”,分管区长现场推介,一上午销售50余把枣木马扎,成为省文博会一大亮点,国庆节期间销售马扎500余把,市场供不应求。
如今,沾化区大力实施“双增双提”工程,开启冬枣产业“二次创业”新征程,推动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叫响沾化冬枣这个金子招牌。如何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实现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齐头并进?丁国勇敏锐地找到了最好的结合点,创意推出了“沾化冬枣三件宝”文旅系列产品,让沾化冬枣长寿木发挥最大的文化价值。他在制作雕刻的过程中,将其优美的色泽和纹理展现出来,并赋予其文化内涵,使其得到艺术升华,形成了“形制上高古淳朴,工艺上严谨扎实”的美学特色。枣木马扎、枣木擀面杖、枣木镇纸三件枣木木雕产品,成为来下洼镇乃至沾化区不可缺少的地域文化产品。
“一根沾化冬枣长寿木焕发出新生机,枣木疙瘩变成精美工艺品,从‘烧火棍’到‘金疙瘩’实现华丽变身,既能观赏又能实用,大到家具、小到挂件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沾化文旅产品‘新贵’,延长了冬枣产业链条,给沾化冬枣二次创业赋予了新的文化元素。”沾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宝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