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滨州保险业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大局,不断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扩大保险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功能,在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日起,本报推出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系列报道。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樊飞通讯员成锐报道)自2008年至今,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市已经开展了整整十四年。十四年来,我市保险业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动农业保险模式创新、品种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成为全市农民增收的“稳定器”,农业增效的“助推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据滨州市保险行业协会统计,十四年来,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公司已累计支付赔款7.6亿元,累计惠及近百万农户,使广大农户在遭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后得到了不同程度补偿,同时也成功实现了财政资金投入的放大效应。
十四年来,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一季度,我市开展农业保险的机构10家,其中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机构4家,全市10个县市区开展了相关业务,保险品种涵盖小麦、玉米、棉花、育肥猪、冬枣、鸭梨等,主要农业产品及特色农业品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与普通保险不同,政策性农业保险最关键点为“政策性”,保险费用由中央、省级、市县级财政和农户共同负担,其中保险费的80%由各级财政按比例承担,其他20%由农户自行承担。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和“低费率、低保障、广覆盖”的工作思路,逐步为农业提供自然灾害风险保障。
2012年台风“达维”袭击我市;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市出现连续强降雨;2015年8月和2016年9月,我市多地遭受冰雹侵袭;2018年8月,我市连续受到台风“摩羯”和“温比亚”带来的大风、强降雨影响;2019年8月,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我市出现强风、暴雨天气。各种恶劣天气对我市部分县区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正是由于我市自2008年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才使得广大农户在遭遇到如此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
据了解,自我市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市保险行业协会积极联系政府和公司,做好政府部门和保险机构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协会认真做好政策性农险开展情况的统计工作。协会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市金融监管局、滨州银保监分局报送数据,除半年和年度数据外,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天气后,也在第一时间向公司了解出险和查勘理赔情况,及时向各政府部门报送,以便上级部门及时了解及时决策。做好农险调研工作。协会按照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滨州银保监分局要求,积极进行农业保险情况的调研,先后提交了《关于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和建议的报告》《滨州市农业保险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等工作报告,及时将保险机构在农业保险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等总结上报。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为了加快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协会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情况,先后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特色农产品保险业务的提案》。提议以政府的力量推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立足点在于转移农业风险,起到财政补助“四两拨千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