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伟伟通讯员刘恒山李东江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自2017年起,国务院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今年是第5个“中国品牌日”。今年品牌日主题是“中国品牌,世界共享;聚力双循环,引领新消费”。我市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尤其是2019年提出“品牌之策”以来,全市上下发扬精耕细作的滨州“工匠”精神,以技术创新、质量品质、标准化生产为引领,助推我市品牌建设再上新水平。
在第5个“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记者就品牌的内涵,如何落实“品牌之策”,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推动品牌高端化发展,放大品牌效应等问题采访了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博。
国家品牌,让生活更美好
记者:国家设立品牌日的初衷是什么?品牌的作用或者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有哪些?
张博:国务院设立中国品牌日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正处在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阶段,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同时消费者对性价比高的品牌需求又很旺盛,一部分消费需求向国外品牌溢出。因此,必须做强提升中国设计、中国创造,凝聚中国力量,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品牌建设,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从老百姓切身利益讲,发展品牌经济,有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企业应以品牌打造为切入点,与消费者建立信任感,提升品牌体验的获得感。通过品牌经济的打造,使老百姓能够放心消费中国品牌的食品和消费品,产需互动,这是给老百姓带来的最大好处。
说到品牌的作用和对企业的重要性,一是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很多企业通过品牌形象来传达自己的产品理念、产品形象、企业文化等信息,以此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赢得用户信任。二是促进企业发展。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增强员工的信心并提高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消费者好感,并带来更多潜在用户和利润。三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四是凝聚目标消费群,防止用户流失。
品牌之策,提升产业竞争力
记者:201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品牌之策”,将品牌创建工作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是如何落实“品牌之策”,提升产业竞争力的?
张博: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颁布,发挥品牌的引领示范作用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的关键时期,品牌是消费升级、提质增量的重要标志,实施“品牌之策”完全符合提升经济质量的发展方向。
为落实“品牌之策”,我们调整组建品牌创建领导机构,理顺了工作体制机制,每年度制订全市品牌建设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和县市区,已形成顶层设计、上下参与、协同推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加大惠企激励政策引导力。市政府每年设立2000万元市级品牌培育专项资金支持实施品牌培育提升专项行动,2020年兑现各类质量品牌、标准化、知识产权等项目1623万元,大大激发了各行各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施品牌培育提升专项行动。一是推进质量技术基础能力建设。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加大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质量技术基础工作力度,在全省质量技术基础(NQI)能力指数分析报告中,我市质量技术基础能力提升至全省第6位,带动我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跨过80,进入全省第二梯次。二是建立品牌梯次培育目录库。围绕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选取200家优势企业、50家骨干企业纳入全省“万千百十”品牌培育计划,建立梯次培育目录库,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打造一批”的品牌创建机制,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参与品牌价值评价活动,提升品牌价值。三是强化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利用新媒体强化对“中国品牌日”“质量月”等主题活动宣传力度,设立品牌宣传专栏,编制“落实品牌之策”成果汇编和品牌建设成果展,组织优势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大力宣传品牌激励政策和品牌建设典型案例,讲好“滨州品牌”故事,提升“滨州品牌”影响力。
强化品牌建设工作督导考核。将“实施品牌培育提升专项行动”纳入对各县(市、区)“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专项考核范围和对县级政府质量工作评议指标内容,压实各级各部门品牌建设责任。同时,对市直各承担品牌建设任务的单位实施月调度季通报制度,确保完成年度品牌建设目标任务。
各领域品牌不断涌现,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记者:实施“品牌之策”两年来,我市品牌建设工作成效如何?
张博:两年来,我市共认定省级以上各类品牌570个,其中创建高端品牌数量已达83个,超额完成高端品牌创建目标任务,我市品牌发展指数在全省提升了2个位次。
各领域品牌不断涌现,呈现上升态势。商标品牌:商标有效注册总量达4.25万件,连续两年增长20%以上,马德里商标注册达219件,同比增长173.8%,居全省第7,中国驰名商标达2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32件。农业领域: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件,“三品一标”达704个,认定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5个,认定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个。工业领域: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4处,获得“泰山品质”高端认证企业2家,总数居全省第5,获得山东优质品牌、山东知名品牌202个,京博石化荣获山东省第七届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和第十八届全国质量奖,实现了山东省炼化行业“全国质量奖”零的突破;20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名单,同比增长122.2%,列全省第7位,1家企业入围“世界品牌500强”(全国共43家,我省3家),实现了我市“世界品牌500强”零的突破,1家企业入围“亚洲品牌500强”,3家企业进入“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建筑工程领域:获得“泰山杯”4个,国家优质工程奖1个;文化商业服务领域:获评4A景区2处,获评“山东老字号”4家。
品牌价值持续攀升,引领作用凸显。8家企业入围2020年度山东省民营企业品牌价值100强,列全省第5位,品牌价值总和列全省第3位。2019年7家企业进入中国品牌价值榜单,2020年12家企业入围全国各行业品牌价值榜单,企业数同比增长50%。2019年“魏桥创业”与“京博控股”双双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分别位列第61位和168位。2020年,京博石化新入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居第220位,京博控股入围“亚洲品牌500强”居第400位,魏桥创业再次入围“世界品牌500强”,并由2019年的第470位跃至第465位;“沾化冬枣”连续3年入围全国地标农产品100强,品牌价值达56.11亿元。2020年,全市优势企业参与品牌价值评价的总值已达2992亿元。
提品质、创品牌,推进品牌高端化建设
记者:高端品牌数量少、品牌价值低,企业品牌基础差仍是我市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今后,我们将如何突破短板,促进高质量发展?
张博:近两年以来,我市品牌建设成果呈现总量攀升、质量稳步提升、结构加速优化特点,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高端品牌总量少、品牌价值偏低、知名度偏低,特色区域品牌经济效应不突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市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成员单位,继续落实“品牌之策”,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专项行动,着力强化质量提升措施,夯实质量提升基础,鼓励企业提品质、创品牌,推进品牌高端化建设。
继续深入实施品牌培育提升专项行动。以落实“品牌之策”为统领,科学谋划、统筹设置各领域品牌创建目标任务,巩固提升老品牌,培育打造新品牌。分行业制订年度质量品牌培育计划,实施菜单式精准培训,推荐优势企业列入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范围,参与品牌价值评价活动,引导企业经营品牌、延伸品牌,利用品牌拓展市场、整合各种资源、开展资本经营和进行引资引才等,提高品牌企业的集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落实市级品牌奖补惠企政策。依据《滨州市品牌培育市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一网通办”要求,全面梳理统计2020年度已取得的各类品牌,凡是符合奖补政策要求的,一次性及时予以兑现,提升政府公信力,激发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成“十四五”品牌发展规划。围绕我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特色地理农产品和区域产业集群,依据“一业一策”原则,精准分析优势潜力和问题短板,谋划提升发展路径,在去年基础上,编制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的《滨州市“十四五”品牌发展规划》,为推动我市品牌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持续优化品牌建设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完善知识产权重点企业联系点制度,构建政府与企业商标品牌知识产权应急联动保护协作机制,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侵权行为。充分利用各类展会等公共平台和资源,开设滨州特色品牌展馆,利用新媒体大力宣传品牌建设工作,邀请国家主流媒体走进滨州,宣传推介滨州品牌,讲好滨州品牌故事,提高滨州品牌影响力。发挥品牌带动辐射作用,促进资本向品牌集中、技术向品牌集成、人才向品牌集合、资源向品牌集聚,起到“培育一个品牌、发展一个行业、带动一方经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