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渤海区党委书记王卓如:
发动群众集中财力物力支援华东战场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邱芹通讯员赵利华

  王卓如(原名王立仁),1911年生出于河北省濮阳县(今河南省内黄县)六村乡后化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是冀鲁边抗日根据最困难的时期,大部分根据地已变为游击区,形势极其严峻。时任冀鲁豫区党委秘书长的王卓如临危受命,任冀鲁边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他2月份从冀南启程,在敌人的封锁和扫荡中辗转游击。
  奔波5个多月到达边区后,王卓如立即着手工作,健全了区党委领导班子,之后坚决执行上级指示,贯彻“敌进我进”“开展隐蔽分散游击战争”的斗争方针,将部分主力转移到清河区,其余组成小部队,坚持原地分散活动,实现地方工作人员军事化。其间,他直接领导武装斗争,对干部群众进行形势教育,并开展敌工和除奸工作,在敌区和接敌区建立抗日的两面政权,扩大游击区和游击根据地。到1943年上半年,边区形势渐趋稳定,开始向有利方面转化。
  1944年初,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合并为渤海战略区后,王卓如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他夙兴夜寐,殚精竭虑,昼夜操劳,奔波于黄河南北各地农村中。
  1946年,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五四”指示下达后,王卓如立即组织机关人员学习,亲自起草报告、指示,发表文章和社论;提议派出由朱永顺、燕汉民带领的60多人的工作团,到惠民县龙池乡进行试点,他直接掌握试点工作,写出《王卓如致朱永顺、燕汉民同志信》,总结了点上的经验,指导全区的工作。他根据上级指示,结合当地实际,连连发表文章,对记者谈话,提出“大胆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查减运动”“一手拿枪、一手分田”“使农民得到土地、人人有田种,人人得其平”的口号,组织了15000多名干部深入农村搞土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区90%以上的村平分了土地,让200多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平分了二百多万亩土地、400多万斤粮食、68万间房屋,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势力在农村的统治,较好地按中央政策完成了渤海区的土改任务。
  这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向山东重点进攻,侵占了渤海区黄河以南各县,形势非常紧张。时任渤海区行署主任的王卓如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的荣辱沉浮,仍一如既往地积极工作,组织治黄、支前和救灾工作。
  当华东部队、华东局机关、后勤部门、鲁中和鲁南的工作人员、群众40多万人转移到渤海区黄河以北各县后,财粮供应顿时紧张起来。王卓如亲自挂帅,组织有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立即组织力量清仓查库、筹措财物、紧缩开支、发动群众捐款,集中全区的财力、物力保证从外地转移来人员的后勤供应,使渤海区起到了华东战场可靠后方的作用。与此同时,王卓如兼任渤海军区副政委,参与领导了渤海区的新式整军运动,取得了重大成绩。对此,毛主席批示道:“……应采取渤海整军经验,组织士兵,放手发动士兵群众的民主运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1947年下半年以后,渤海区的中心任务逐渐转移到参军和支前方面来,王卓如以行署主任的身分兼任支前司令和政委。他把支前指挥部设在临近胶济前线的桓台一带,先后领导了渤海区对潍县、济南、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其间,他坚决执行“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的指示,“砸锅卖铁支援前线”,保证“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从1946年到1948年,渤海区的支前民工达81万多人次,平均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人参加支前。参加支前的大车有65万多辆,小车63万辆,牲口47万头次,粮食2亿8千多万斤。
  当淮海战役进行到决战阶段时,华东支前司令部命令渤海区务必于一个月内筹粮一亿斤送往前线。王卓如和区党委书记张晔立即在区党委和行署机关分头部署,召开干部大会,全区紧急动员。王卓如组织了100多名得力干部,亲自指挥他们分赴各地县,发动党政军民全力以赴筹集、加工、运送粮食,仅用16天即超额一千多万斤完成了任务。
  王卓如领导渤海人民支援解放战争,战绩斐然,口碑载道,受到渤海区干部和人民的尊敬。1949年11月,王卓如任渤海区党委书记,是渤海区撤销前最后一任区党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卓如同志任中共山东分局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财委主任、副省长兼计委主任、常务副省长等职。1982年他退居二线后,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直到病倒之前,他还亲赴四川视察工作,就供销社如何深化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卓如是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10月19日,王卓如同志在京因病逝世,终年80岁。王卓如(资料片)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