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台子镇利强手工老粗布织出“多彩”乡村振兴路
  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通讯员刘倩倩王立文报道)经布、闯竺、刷布……3月20日,在邹平市台子镇孟胡村利强手工老粗布加工厂房里,伴随着有节奏的机杼声,五颜六色的老粗布从织机上逐渐成型。
  “在由棉花到布匹的过程中,经布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手里捏着线脚(也叫线头),双手熟练地倒着线子;随后是闯竺,就是把经布结束时缠成‘球’的所有线头用专用工具穿进竹片形成的若干个缝隙里,最后把‘线球’挪到‘圣子’上。”在占地500平方米的厂房内,厂长张强详细地讲述着手工织布的过程。
  15年前,还在从事土产生意的张强,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纺纱织布的过程,随即产生了兴趣,开始在这个传统行业里摸爬滚打,规模逐渐扩大。2018年7月28日,利强手工老粗布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认证,并注册商标。张强成为老粗布织造技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制造老粗布的“土专家”。
  老粗布,又称土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它质地柔软,色彩艳丽但不张扬,是居家和服装的首选面料。“我们的老粗布选用纯棉纱为原料,无静电反应,冬暖夏凉,透气性好,线粗纹深,睡到上面就像挠痒痒一样,还能起到按摩作用。”张强的脸上洋溢出欣慰的笑容。
  厂房内,妇女织工们专注地盯着织机,手脚严谨有序地配合,所有的动作似乎是无意识的,是那么娴熟,如同表演,两脚一上一下,经线一开一合,在经线张开的瞬间,右手轻轻下拉,梭子就从“成桄”上从这边跑到那边去了。同时,左右适度把固定“竺”的“成桄”往怀里一拉,一条纬线就固定在经线上,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布”。
  目前,利强老粗布采用“企业+农户”的运作模式,为村民提供半成品,并进行技术培训,村民可在家织布,再将织好的布送回企业,获得报酬。老粗布经过裁剪、轧边等工艺后,即可对外销售。由于老粗布的优良特性,尽管价格是机织布的两倍多,但市场供不应求,广大客户对其更是青睐有加。
  “以前就是在家种地,闲下来就出去做些零活。现在不同了,我在这边缠‘圣子’,离家近,来回走动还能锻炼身体,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大张村村民卢翠兰说。目前利强老粗布已覆盖床单、枕套、床上用毯、被罩、家具遮盖物等10余项特色产品,采取订单式生产,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远销河南、北京、广东等城市和地区,带动周边60余个村700余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年增加收入2万余元,真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