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滨州念好“五字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通讯员宋延武褚文翠
  2月25日,一则激动人心的消息很快在滨州大地传遍——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市有2名同志获得了先进个人表彰,2个单位获得了先进集体表彰。
  “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时,我热血沸腾,为能和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者一起亲身参加到脱贫攻坚这一历史伟业,一路见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我倍感荣幸!”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滨州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张丙煜说。
  张丙煜介绍,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时,滨州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8.9万人,让这些群众尽快脱贫过上好日子,成为历届滨州党委政府的坚定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更成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近年来,市扶贫办作为脱贫攻坚指挥部的“中军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锁定“全面小康不落一人”目标,在工作中着重念好了严、准、实、细、广“五字经”。
  严格落实责任,全市形成脱贫攻坚高效推进机制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健全完善了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体制机制,制定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和年度工作要点等指导性文件,每季度召开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对脱贫攻坚进行周密部署。
  我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将其列入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形成“四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体系。制定了脱贫攻坚责任落实考核办法,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对落实不到位的及时督导问责;针对个别乡镇问题排查整改不得力问题,省市调研反馈问题较多的7个乡镇党委书记被约谈。
  准确管理信息,全省领先创建“大数据+扶贫”模式
  滨州识别贫困人口重收入数据但不唯数据,主要考察其真实生活状况,确保识真贫、真扶贫,在全省领先研发了精准扶贫综合信息平台,创新“大数据+扶贫”信息化模式。真正实现了“数据分析精细化、信息核实便捷化、动态管理信息化”,确保了“识别精准、脱贫稳定、群众认可”。《滨州市“大数据+扶贫”》案例入选首届“全球110个减贫原创案例”;专题片《山东滨州: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成效》在央视《朝闻天下》播发。
  通过精准扶贫综合信息平台,我市将每一个贫困户的家庭状况、收支情况、地理位置、帮扶纪实、救助政策以及对应的扶贫资金项目全部录入系统,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做二维码,扶贫工作人员可扫描查看贫困户脱贫措施等各类信息,贫困户也可以通过二维码了解相关扶贫政策。平台与各相关部门数据信息进行全面链接及时比对,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App清晰掌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贫困人口识别、退出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以信息平台为支撑,我市抓住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入户核实、开会评议、公开公示”等关键环节,探索建立了扶贫干部逐村逐户研判、村级民主评议、乡镇党委会逐村审核的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机制。201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市标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暂行办法》,重点关注大病、残疾和“档外”边缘群体,及时将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困难群众纳入市标贫困人口管理帮扶。
  实效发展产业,累计投入11.63亿元实施713个扶贫项目
  产业扶贫项目是否有实效,直接关系到贫困群众长期增收。我市坚持规划引领、点线结合、园区化集聚的发展思路,科学谋划运营扶贫产业项目,累计投入11.63亿元产业扶贫资金,实施了713个产业扶贫项目,打造了20个2000万元以上的扶贫产业园区、30个500万元以上的扶贫项目示范点。2020年度,全市扶贫项目收益达到1.3亿元,贫困群众人均受益1629元。
  为保障项目长效发展,我市持续实施项目质量提升行动,293个“种养加”项目对接71个龙头企业和经营主体,形成了食用菌、肉牛、蛋鸡、冬枣等与当地特色产业紧密融合、带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贫项目,特色种养、特色林果、粮油加工等七大扶贫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623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实现专业化运维。利用扶贫项目收益,全市已设立扶贫公益岗位6158个,带动6735名贫困群众务工就业。
  我市严格监管扶贫资金使用,明确要求“五个不准、十一个严禁”,对每一笔扶贫资金项目进行“全覆盖”审计监督;对扶贫资产和项目运营全部纳入市精准扶贫综合信息平台全过程监管,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和监督权“四权分置”落实到位,对县乡10.08亿元扶贫资产全部确权到3530个村。
  细致开展救助,贫困人口教育就医住房得到保障
  按照“要聚焦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发力,加快织密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网”的要求,2016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贫困人口教育、就医、住房“三个暂行办法”,并按照新政策要求连续4年进行修订,适时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座谈会、通报会,及时研究解决落实意见,强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贫困人口切实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市扶贫、教育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入户走访、学籍信息比对等方式,细致排查贫困家庭学生就学情况,全面落实控辍保学政策,使45046人次贫困家庭学生获得5626万元资助,6835人次中高职贫困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资助资金1596.2万元。
  我市实施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两免两减半”、医疗机构减免、卫生室服务、签约医生履约等健康扶贫措施,严格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特惠保险、大病再救助、门诊慢性病、“一站式”信息交换结算等政策,累计为15.93万人次贫困群众减免门诊费、住院费1156万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各类保险报销医疗费用5.2亿元。全市37343名贫困人口办理了门诊慢性病证,22927名贫困人口办理了残疾证并享受到残疾补贴。
  针对农村土房多、贫困老年人住旧房多的实际,我市组织人员对农村危房进行全面摸排,通过重建、修缮、集中供养、建设幸福院等多种方式实施确保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共投入3.4亿元为22093户贫困群众的住房进行了改造和重建。
  广泛凝聚力量,各部门各界积极参与构建起扶贫大格局
  在滨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扶贫工作,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通过深入实施“企业扶贫行动”、“金晖助老”、慈善救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技能培训、滨州——淄博扶贫协作等,构建起了滨州“大扶贫”格局。
  截至目前,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已累计投资1.4亿元,为扶贫工作重点村修建改造村内道路349.37公里,增设公交站点562个,升级改造电网799.3千米,建设标准化综合文化活动室556个,新建180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596个扶贫工作重点村“五通十有”全面达标。
  通过开展“春风行动”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全市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426个,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970人,认定扶贫就业基地30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500余人。通过开展消费扶贫活动,认定市级扶贫产品236个,全部入选山东省扶贫产品目录;建成市县级消费扶贫馆10个,“智连乡村”“牛县优品”等线上消费扶贫成效明显,全市消费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29265万元。
  滨州——淄博扶贫协作累计实施产业项目27个,46家淄博协作企业累计投资28.32亿元,带动7426人就近就业;两市28个镇村、248个部门和企业建立对接关系,考察互访累计4853人次;滨州选派54名党政干部、783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淄博挂职交流,410名教师到淄博培训学习,36所学校签订协作协议;“爱心药箱助力健康扶贫”项目为6200户贫困家庭送去了爱心药箱,“情暖童心”农村贫困儿童帮扶计划、“巾帼脱贫行·点亮微心愿”活动富有成效。
  尽锐出战,全胜而归。2018年,滨州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贫困村全部摘帽;2019、2020年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全市596个扶贫工作重点村、8.1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脱贫质量稳定提升,人均纯收入达到10045元,比2016年增加5420元。2017年——2019年,滨州市连续三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年度综合考核中位列“好”等次,2018年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单项奖。市扶贫办荣获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攻坚克难”奖、“富强滨州”建设担当落实奖、全市干事创业好团队等荣誉。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