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我市连续六年位列全省第一名
  (上接第一版)
  所有民政人都应该是群众的勤务兵、跑腿人,唯有懂得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才能称得上是“孺子牛”,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打造“e家大救助”体系在全省完成改革探路,为拓荒精神留下生动注脚
  2020年9月21日,滨州“e家大救助”体系运行启动仪式在滨城区彭李街道举行,标志着“e家大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打开手机App,就可以看到一张社会救助帮扶项目清单——涵盖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教育救助等16个单位的66个救助帮扶项目。困难群众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线申请相应的救助。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在“后扶贫时代”,社会救助体系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制度杂乱零散的“碎片化”、管理各自为政的“分散化”、资源配置失调的“低效化”,难以发挥社会救助的综合效益。因此,构建、整合出一套全面、系统、完善的综合救助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实现社会救助政策衔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e家大救助”体系借此应运而生。
  从目前建设情况来看,“e家大救助”体系对以往的救助模式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改革——把“流程再造”作为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以大数据和新流程统筹大救助,积极打造滨州社会救助的“中央厨房”,做到“各出一道菜、共办一桌席”,变群众“跑路”为数据“跑腿”,变“单一救助”为“综合救助”,让滨州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市、县、乡、村(社区)纵向贯通,各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横向连接,政府救助和社会力量救助融合联动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e家大救助”为滨州市民编织出一张最庞大、最“硬核”的救助网络。而在这背后,却是历经考验:对如此多的项目流程进行再优化、再塑造,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此前,全省没有同类体系作为参考,意味着滨州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照搬,整个体系架构和运行流程是依据滨州实际自行研发设计,承担着为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
  改革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阻力在所难免,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魄力、改革的办法来破解。滨州民政敢于打破思想藩篱,愿做“拓荒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为拓荒精神留下生动注脚。
  以艰苦奋斗为底色,努力把“人民满意”这块招牌擦得更亮
  细数近年来的成绩,市民政局的“腰杆”足够硬气:
  被中组部、中宣部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为公务员序列全国最高荣誉,也是我市历史上第一次获此殊荣;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成为全省民政系统中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单位;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地名普查先进集体两个民政业务类最高奖项;两个“1+3”工作模式荣获全市“创先争优”优秀成果,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三届获此奖项的单位……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民政人甘于奉献、忠于职守的担当和情怀。他们用艰苦奋斗的汗水生动诠释了“老黄牛精神”,凝聚起无往不至、无坚不摧的温情力量。微笑是最美的语言,滨州民政竭尽努力,目的都是为了换来人民群众满意的微笑,和那些笑中带泪的满意。
  “十四五”蓝图已绘就,砥砺奋进正当时。立足新发展阶段,滨州民政人也将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民政工作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我们将不忘初心、惠民躬政,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在践行‘富强滨州’的砥砺奋斗中行稳致远,努力把‘人民满意’这个牌子擦得更亮,请全市人民‘检阅’。”这是来自民政人的承诺。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