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滨州“十四五”将初步建起适应本地灾害特征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通讯员朱树美顾崇友高泽孙宝柱

  
  2020年12月15日,我市正式批复《滨州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21-2035年)》。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首部集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避难场所于一体的专项规划,在全省也是首创。坚持顶层设计和开门问策相结合,作出重大修改50余次
  当前,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应急避难场所的数量和质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迫切需要。鉴于此,我市自2020年初开始,把编制《规划》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总体考虑是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提高治理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市委、市政府实施七大攻坚任务特别是“实施重大民生实事攻坚”任务为总的抓手,紧紧抓住富强滨州建设这一根本目标,结合滨州应急管理现状,对全市“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十五年应急避难工作作出设计和安排。
  2020年4月初,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编制《规划》工作,并成立由党委委员、副局长高景生任组长,综合减灾科等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牵头安排《规划》编制有关事宜,按照有关程序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规划》。之后,《规划》编制起草组对26个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进行问卷调研,收集各类资料达3900多份;勘察了全市83处避难场所;认真分析了2570个小区和626处公园、绿地、广场、学校、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现状情况,吸收了国内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先进经验,设计了4类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和13项应急设施建设指引形成初稿。
  《规划》起草组坚持顶层设计与开门问策相结合,对凡是能吸收的意见建议全部进行吸纳,共吸收国家、省、市多领域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330条,8个县(市、区)和17个市直部门意见建议70多条,作出重大修改50余次。
  “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8处中心避难场所、133处固定避难场所、1747处紧急避难场所、263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
  《规划》共有五章和附件及图册,设计图表达33张,立体、直观地对全市绿地、公园、操场及各种配套设施进行了充分的表达。
  规划第一章主要是对全市资源现状的分析,通过对市级及各县区存量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从而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空间布局有了全面的把握。第二章主要是对标对表国际、国内先进经验,查找全市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比较筛选最优方案。第三章主要是对“十四五”期间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应该实现的目标和主要措施进行总体设计。第四章为2026至2035年全市应急避难场所远景目标,确保《规划》的科学性、连续性,使《规划》发挥持久效能。第五章为保障措施,主要从组织管理、资金投入、预案保障等各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确保《规划》落地。
  “十四五”期间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应该实现的目标和主要措施是整个《规划》的重点。本着就近、便捷、快速、实用的原则,选择条件较好、群众熟知度高的公共设施规划8处中心避难场所、133处固定避难场所、1747处紧急避难场所,263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完成各应急避难场所的标识系统建设、功能区划分和启用预案编制并开展宣传演练。其中:全市各县(市、区)城区共规划8处中心避难场所、70处固定避难场所;全市63个乡镇各规划1处固定避难场所;全市1/3的社区(村)各规划1处紧急避难场所;全市各县(市、区)城区共规划74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含地下人防掩蔽工程),全市63个乡镇各规划3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对应急避难场所的标识标牌、避难宿住、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排污等配建设施作了设置要求,对疏散交通和各类突发事件的疏散场景作了规划指引。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初步建立起适应滨州灾害特征的安全、高效、综合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熟知且能够应用,基本满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避难需求。至2030年,根据各类用地资源,增设应急避难场所,基本满足2030年全市人口避难需求。《规划》坚持民生为要、平灾结合、多规融合、实事求是、智慧管控原则
  《规划》编制坚持了五大原则,这也是该《规划》科学性、实用性的特点所在。即:民生为要,生命至上;平灾结合,配套实用;多规融合,科学设计;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智慧管控,科技支撑。
  《规划》紧紧围绕“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这一核心,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重大民生实事攻坚”任务的战略部署,依据应急管理工作的职责要求,坚持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并满足广大市民临灾时快速就近抵达、有序疏散要求,均衡布局、高标准建设覆盖全域和服务全部人口的应急避难场所,提供安全可靠、设施完备的避难避险空间。以救援为主,划定救援道路、应急避难场所用地和与之配套的应急疏散通道,满足安全、快速、有效的应急救援和疏散要求。
  《规划》体现了滨州的特点和工作实际,统筹考虑多灾兼顾,赋予公园、广场、绿地、学校、体育场馆等场所应急避难的新功能,在现有设施中增设防灾救灾设施,成为平时美化环境,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灾害发生时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避风港。
  《规划》体现了新时代全市社会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新要求。坚持智慧应用、数字赋能,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多灾种的避难场所和智慧城市有机链接,提供科学决策、高效运作的指挥平台。推进应急避难场所数字化技术设施建设和信息共享,实现智慧城市在应急避难场景中的充分应用,用好大数据,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效能,实现人、物、环境的协同共享、优化配置。
  整个《规划》将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社会安全事件等统筹安排、总体设计,同时结合《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滨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9-2035年)》《滨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19-2030)》《滨州市城区停车场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5年)》《滨州市区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从而实现各类规划的有效衔接和资源的合理使用。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