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先棣州、陷棣州变来变去的滨州境内古棣州
侯玉杰
  棣州是当今滨州的源头之一,其沿革变化复杂,其州城有四处,一在阳信县马岭城,二在陷棣州,三在南旧州,四在乔家庄,也就是今天的惠民县城。因为时代久远,文献记载又简略,地面上的痕迹很难追寻,只得模糊叙述如下。
  其一,隋朝始设,又改
  隋朝开皇六年(586年),废渤海郡设置棣州。棣州治所在阳信县马岭城,城址在阳信县东南,位于河曲高地之上。大业二年(606年),改棣州为沧州,来年,又改称渤海郡。
  二十四史中的《隋书》卷三十地理志,原文记载是:“渤海郡,开皇六年置棣州,大业二年为沧州。统县十,户十二万二千九百九。阳信带郡。”所辖的十个县分别是:阳信、乐陵、商河、厌次、蒲台、饶安、无棣、盐山、南皮、清池。
  其二,唐朝重设,撤销。又重设,又改,再改回来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唐朝占领渤海郡旧地,重置棣州,治所仍在马岭城。仅仅过了一年,武德六年(623年)撤销棣州,属县归沧州。
  贞观十七年(643年),在重新设置棣州,州治从马岭城移至厌次县东南的,今称先棣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州县为郡县制,棣州改称乐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乐安郡再改为棣州。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黄河决口,棣州城遭水淹。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棣州刺史华温琪为避水患,将棣州城搬迁至厌次县更东南处古城马村附近,由此,旧的州城称为“先棣州”或“陷棣州”,新的州城称棣州。
  其三,宋朝棣州,州名不变,辖县减少,州城搬迁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置滨州,割棣州的渤海、蒲台县为属县,棣州辖县只剩下厌次、商河、阳信县。由此,滨州、棣州并列。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春正月,黄河在棣州聂家口决口,威胁州城。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十一月,洪水肆虐,棣州城岌岌可危。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正月十七日,棣州城搬迁至阳信县八方寺,这就是今日的惠民县城。
  北宋时期,棣州是边疆重镇,战略位置险要。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开始修建棣州城,工部尚书牛保督修,历时9年竣工。牛保积劳成疾,病故于此。
  其四,元朝、明朝,棣州遗韵流芳
  金朝的棣州一切延续宋朝。元朝时,只是将无棣县分成两个县,一半仍归沧州,一半归棣州。由此,金朝的棣州领县四,分别是:厌次、商河、阳信、无棣。元朝,延续金朝。
  二十四史中的《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原文记载是:“唐析沧州之阳信、商河、乐陵、厌次置棣州。宋、金因之。元初,滨、棣自为一道。中统三年,改置滨棣路安抚司。至元二年,与滨州俱隶济南路。领四县:厌次、商河、阳信、无棣。”
  明朝建立,省厌次县入棣州。新中国首部《惠民县志》记载:“1368年(洪武元年),废厌次县,域地入棣州。1403年(永乐元年),改棣州为乐安州。1426年(宣德元年)改乐安州为武定州,属济南府。”“1734年(雍正十二年),武定州升为武定府,始置惠民县为武定府的附郭县。”
  从此,千年古棣州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惠民县、武定府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里。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