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市城管局严格对照任务要求细化分工、压实责任,下足“绣花”功夫管理城市,把创城“高标准”变为日常工作“新常态”,使得市城区市容秩序和环境面貌进一步提升,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秩序”。
该局出台了《滨州市城市管理系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在日常的城市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创城标准,将创城工作日常化、常态化、长效化,重点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环卫等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等工作,并加强对城管系统创城工作的督导,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出台城管系统创城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措施补短板强弱项
为扎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城管局全面梳理城管系统创城任务,出台《滨州市城市管理系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开展市容环境集中整治等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分解,认真抓重点、补短板,全力攻克难点弱项。
依据实施方案,全市城管系统认真排查各领域的短板、弱项,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台账,明确具体整改措施、时限,逐项进行集中整改。在创城静态问题清零的同时,加大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力度和对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不文明行为的惩戒力度,确保动态问题不反复。
在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方面,实施市容秩序整治行动,开展不文明养犬治理、渣土运输治理、户外广告治理、通信电力线路治理、违法建设及市容秩序“十乱”集中整治,全市拆除违规户外广告1246处,完成通信线缆改造169公里,主城区打造了通信电力管线整治示范区;约谈渣土运输企业,立案查处45起,罚款34万元,将全市40家核准渣土运输企业、604台运输车辆全部纳入监管平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突出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接合部的环境卫生,加大垃圾清扫清运频次,全面清理垃圾死角;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抓手,推动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确保村居、路域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下足“绣花”功夫管理城市,把创城“高标准”变为工作“新常态”
在集中补短板、治难点的同时,今年,市城管局牵头制定了《滨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下足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将创城标准融入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把创城“高标准”变为日常工作“新常态”,构建创城常态化、长效化新格局。
《滨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紧扣“舒适、便捷、安全、精致”目标,对我市城市管理行业中园林绿化管理、环卫保洁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城市管理执法五大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分别明确了14项内容的工作目标、管理标准、精细化管理要求和考核标准。
具体工作中,全市城管系统严格依据该标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强化城区绿化管理,确保沿街绿化带无缺失,绿化带内无垃圾,绿地无裸露,无死树、枯枝,行道树无连续缺失;强化环卫设施管理,确保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齐全,保洁及时,垃圾桶(箱)、果皮箱清运及时,外表干净整洁无损坏;强化公园、广场管理,确保公园、广场场地无损毁,设备维护及时;强化户外广告管理,加大户外广告、门头牌匾规范设置管理,及时拆除存有安全隐患、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门头牌匾;强化亮化设施管理,确保装灯率100%,亮灯率≥99%。
新建三处过街天桥倡导文明出行,加强园林绿化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为改善市城区重点区域的交通环境,引导市民文明出行,今年,市城管局在市城区新建三处过街天桥——位于滨城区第三中学西侧的黄河五路“鑫岳桥”、位于万达广场东门的渤海十一路“魏桥”、位于滨医附院南门的黄河二路“创新桥”。
三处过街天桥分别位于学校、商场、医院附近,日常人流、车流量大。过街天桥建成启用后,合理疏导了周围的交通,一方面有效解决了道路两侧行人过街及公交换乘问题,为行人提供了安全的通行空间,有助于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另一方面,有效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提高了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
除建设过街天桥外,今年市城管局不断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夜景亮化工程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让市民生活更加方便、舒适,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其中,围绕公园城市建设,在市主城区新建续建40处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及节点,新建城市绿道50.84公里,新增改造城市绿地146.13万平方米;实施了中海景区和新立河沿岸夜景亮化提升工程,提升了城市夜景亮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