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仙逝之际,我正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组织一个宣传思想工作培训班。就在当天下午,我们几个学员还与浙大的老师谈论起他,是从康熙所题“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的海宁查家说起的。讵料下课后,就看到老先生以94岁高龄辞世的报道。
最早知道金庸,当然还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台播放《射雕英雄传》开始。那当儿我们小学刚毕业,小升初考试后的暑假特别长,关键是还没有作业。在这么一个旷代难遇的黄金假期,看到这么来劲的武侠电视剧,你想想我们那拨无所事事、狗欢猫跳的男孩子能做出什么事体来——多数是爬屋上墙、飞檐走壁、乐此不疲,搅得神鬼不安;极端一点的,揣着干粮直奔少林寺(当然是没等到车站就被家长拎着笤帚疙瘩揪回来了,可叹一代武林宗师就这么被扼杀在初中前夜)。我一作家胚子,当然不能跟这些粗人一样。我光着脏兮兮的脊梁,猴在凳子上,露着一根根肋条,浑汗如雨,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写出一部两万字的中篇武侠小说《白扇喋血记》。书成之后,大笔一挥,小爷“金戈”著……
拜金主义拜至于斯的北方白扇少侠,竟在偶像大侠的老家得知他去世的消息,错愕之余,写下一副挽联:
犹如侠客重归琼岛,
真是谪仙误走凡尘!
当然凭我们的感情,只写这么几个字怎么算交待?在浙大学习期间,我想到之前在“搜书志”里提到的“钱镠与《钱氏家训》”,那天与老师也讨论过家风家训的话题。由此就想起金庸说过的“心不贪荣身不辱”这句话来。
这是金庸解释《笑傲江湖》题旨的话。原文是:“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不辱。‘看破、放下,自在’此笑傲江湖之题旨也。”
做不到这句话,您在江湖上瞎飘什么呀?飘也飘不出个名堂来,弄得都怪累的。
昨晚从金大侠老家回到滨州,进门第一件事,是找出我存的蒋连根写的两本书《江南有数人家——金庸和他的家人们》、《岁月的智慧——金庸和他的师友们》,果然翻看到这样一段话(之前读过,我有些印象):
关于查氏祖先,金庸曾说过:中国的故事中也有“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说的是一种清廉之风。我们姓查的祖先之中,有一位叫做查道,宋朝人,他为人廉洁。有个故事常在儿童书中叙述。有一次他行路在外,途中又饥又渴,在路旁一枣树上采了些枣子吃了。为了偿还枣树的主人,他在枣树上挂一串钱,表示没有偷别人的枣子。
蒋连根还写到,海宁袁花有查、祝、许、董、周诸姓聚居,查为大姓居首,旧有“袁花镇,查半边”的说法。明朝定都北京后,海宁查家陆续有人北上做官,娶妻生子,世代繁衍,这样,查氏一族也就分为“南查”和“北查”了。无论“南查”还是“北查”,一代又一代均恪守祖训,以儒为业,诗礼传家……
这就是金庸武侠小说正气充盈、大美无疆的底蕴!
他希望自己死后,在一百年后还是有人会看他的小说。
我觉得问题不大。
10月31日夜。纪念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