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信阳古城即为汉代阳信故城
张卡
    考古勘探确认的信阳古城平面轮廓。


  平原北望郁峥嵘,古垒犹传大将名。把酒几伤兴废事,凭栏不尽古今情。千年戎马雄图散,百尺登临壮眼明。对此令人倍惆怅,秋风禾黍晚云横。——明嘉靖举人孙重光·《汉城俯瞰》遗垒犹堪国士夸,空留断戍阅年华。干戈此日销沉久,桃李春风尽是花。——李异《汉垒盘旋》
  孙重光和李异的这两首怀古凭吊诗篇,据说缅怀的是汉初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故事的发生地则是位于今无棣的信阳古城,即汉垒。如今,荒草旧垒历经数千年风雨,只残存一段120多米长的土城墙,依稀还可见昔日雄伟壮观的泱泱气象。附近村民更是将其视为风水宝地。他们自发在古城边上修建了一座土地庙,四时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家庆食丰。
  信阳古城今犹存
  信阳古城址位于今无棣县信阳镇谢家村西南500米处,平面呈“磬”形(古代的一种乐器),东西最长约1500米,南北最宽约1400米,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城址范围内分布着如意村、谢家村和车里村三个村庄。
  康熙版《无棣县志》载:“信阳城,《山东通志》作信城,在县北十七里。相传韩信下齐所筑,周围六、七里,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旧有信城里。或云即汉阳信县古城。”民国十四年(1925)《无棣县志·古迹》延其说:“相传韩信下齐所筑,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旧有信城里,或云即汉阳信县故城。”
  《无棣县地名志》记载:“紧靠两条黄河故道,南曰‘萧米’,北曰‘覆釜’,先萧米,后覆釜;萧米源于今无棣镇的洼里宋、河东许家之间,覆釜源于今无棣镇的南桥、信阳乡的大王之间。汉初建城时,黄水正从萧米河东流。取韩信建城和城处大河之阳的意思,命名‘信阳城’。”
  据附近村民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墙保存还相对较好,长达八九公里,高达10米以上,底部宽约15米。南城墙和北城墙西段更为高大雄伟,高约15米,底宽在25米以上。城墙上面最宽处可以并行三辆轿车。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原店子公社粮所高大的粮库北面,还横着一堵高大的土墙,并向南延伸。那时,信阳古城还保存有南城墙西端及向北延伸部分,可依稀看出信阳古城的形制和规模。后来,因为拆墙还耕和盖房子用土,致使古城墙遭到了极大破坏。
  现在,遗址只剩下西南角残存的一段城墙,残存城墙长120多米,最高处6米,宽5至10米,黄土夯筑,夯层厚约0.20米;城内文化堆积厚约2米。信阳古城的筑造方法为“板筑法”。现在,从残存的城墙两侧,仍能清晰地看到一排排直径0.15米左右的柱洞(绳索)遗迹以及层层板筑形成的层厚0.2米左右的夯土层。近年来,文物部门在遗址上采集有泥质灰陶豆、罐、盆等残片等。该遗址还曾出土战国“齐大刀”刀币及秦汉时期铜剑、箭镞、陶器等文物。
  信阳古城的布局是什么样的?
  信阳古城的布局是怎么样,呈什么形状?从县志上来看,有说其为磬形的,也有说其为靴形的,也因此延伸出一些故事和传说。
  民国十四年《无棣县志·古迹》说其“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1994年版《无棣县志·文物》说得更为清楚:“相传韩信下齐至此,鏖战丢靴,士卒哗然,为雪丢靴之辱,下令仿靴筑城,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由上所述,信阳古城之所以外形如靴,一是韩信为雪丢靴之辱,下令仿靴筑城;二是有“靴踢长安”之谓,表明其横扫三秦,攻克长安的雄心。
  康熙九年《海丰县志》卷首有“无棣八景”图,其中的“汉垒盘旋”就是描述的信阳古城的城墙、城门及村落建筑。据了解,信阳城共有六门:北门两个,门里为车里村。西门一个,门里一村,原名靴脸,后改称如意村,明初立村。东门一个,门里有一谢家村。西汉时期,此村位于信阳城里,原称信阳城东门里小张家。明初谢氏迁此,人丁兴旺,张姓衰落,故更名为谢家。城内一条主要东西街道连接东、西城门。西南城墙向内凹处和南城墙各有一城门。徐其忠在《黄河三角洲古文化遗存研究》一书中写道:“信阳故城经历次勘查,知故城内分大、小两城,大城居东,小城座落于大城的西北隅,两城用内城墙相隔。”无棣县当地的文史文章中也都认为有大小二城,小城为内城,是官府署衙所在地,后成为信阳乡政府驻地。
  那么,信阳古城的形状和平面布局究竟是怎么样的呢?2014年10月21日至12月29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信阳古城考古勘探队对其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为详细的一次考古勘探。通过勘探,知道信阳古城的平面形状确为磬形。同时,对城址内的地层堆积、城址形状、城墙、壕沟及城内可探区域的遗迹有了初步了解:勘探确认该城共有六座城门,和县志所记相符,其中西门2、南门1、北门2、东门1;南门和北东门相对,东门和西南门相对。
  勘探发现城墙、壕沟的长度和宽度不一。因原城址内部高低不一,堆积的厚薄不同,分为东周和汉代两个时代的文化层,汉代明显较厚,其上为厚厚的淤土,临近今村庄或房屋包围处耕土下部分可见稀薄的明清文化层。
  城内遗迹有夯土台基、青砖基础、道路、活动面、窑、灶、灰坑、墓葬等。发现的遗物众多,青砖、瓦块、陶片、铁渣、兽骨、炉渣、草木灰、红烧土块等,说明城内当时有冶炼等手工作坊。城南遗址发现有文物层,遗物有青砖、陶片等,其南侧小米河北岸发现面积达1万平方米以上的夯土台。台西发现诸多墓葬,或为汉代墓葬区。
  小城是否存在、西北门和北西门的出现是否和小城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信阳古城是韩信所筑吗?
  虽然此城传说与韩信有关,但在早期文献和考古勘探发掘中,均未见有与韩信有关的实物和记载。信阳城从城体格局、构筑方法、城土中夹砂陶片等方面分析,该城最迟修筑于战国,甚至可以早到春秋时期,这与韩信所在的年代明显不符。《续山东考古录·卷八》“海丰县”条载:“近志误以其西北之汉荻苴侯城为龙且城,遂以此城为淮阴(即指淮阴侯韩信)所筑,失考甚矣。”早在清代,叶圭绶便已指出此城并非韩信所筑。
  现在,残存南城墙包含物均属战国或之前的遗物,没有秦汉时期的遗物,城内也普遍存在东周时期遗存,在当时应为齐国的一处较为重要的边邑城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于此修建城池,是符合齐国利益和当时形势的。无棣一直是齐燕的交界之处,在此筑城既有边防之用,又可保障齐国的渔盐之利。
  秦汉一统后,该城被继续使用。但汉亡之后直至明代,城内几乎没有这段时期的文化层,说明长时间内该处极少有人居住,后世建城也都故意回避这里。《太平寰宇记》则记载:“高齐天保七年(556年)自此城移于今阳信县东马岭城置。”文献记载虽与考古发掘的时间略有出入,但基本还是吻合的。至于迁城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
  据了解,在信阳古城的北部和东北还有两座汉代古城,一是广武城,传为西汉广武君李左车所筑;另一是光武城,传东汉光武帝刘秀据燕制齐时所建,均无实据。但从出土的汉代青铜箭头、汉代砖瓦陶器残片等文物测定为汉代遗址无疑。信阳古城、广武城、光武城呈三足鼎立之势,可见此区域地位之重要。
  信阳古城即为汉代阳信故城
  信阳古城即汉代的阳信县故城。西汉高祖五年(前202)置阳信县。《太平寰宇记·卷之六十五·河北道十四》“沧州无棣县”一条记载:“无棣县,古齐之北境,汉阳信县地,今县东南三十里阳信故城存,高齐天保七年自此城移于今阳信县东马岭城置。”元代于钦《齐乘·卷之三》:“无棣县,齐履北境,汉阳信地。”《续山东考古录·卷八》“海丰县”条载:“阳信县故城在北十七里,今信城,俗又称信阳城。据《水经注》:‘阳信故城在屯氏别河南北二渎之间。’《寰宇记》:‘无棣县,汉阳信县地,东南三十里阳信故城存,今县北信城北有覆鬴河,即无棣沟,实屯别北河也。南有古堤,即屯别南河所迳。西北去庆云东南隋无棣城里数相符,称名未改,为汉阳信城无疑。’”近来,许多书和文章写此处为信阳故城,应是不严谨的,应该叫信阳古城或阳信故城更为科学。
  信阳城确在两河之间,南临笃马河(小米河),北靠覆釜河(朱龙河)。《无棣县志》言萧米河自枣园桥东迳吴家店南又东与河西营古河合。今之小米河或为古河道旧存,信阳顾名思义为信水之北,故道旧河或有信水之名。《武定府志》有载钩盘河径县境,至城南十里为信河。《清史稿》“武定府阳信条”载“阳信县,疲。府东北四十里。西南:钩盘自惠民入,迳红庙庄,一曰信河,县氏焉,东北入沾化,涸。”信阳可能是因其位于信水之北而得名,今无棣仍有信阳镇。
  信阳古城城墙高且宽厚,有很高的防御性,并非一般城邑,从勘探情况来看,残存城墙始筑年代当至东周,城内发现的若干陶片可追至西周时期。汉阳信县城当延续东周城邑而来。若该城北临之水确如《续山东考古录》所言覆黼河为古无棣沟,该城或曾为周齐时的无棣邑。(《续山东考古录·卷八》“海丰县”条引《寰宇记》内容)《续山东考古录》又说城南有古堤。本次勘探的城址南面确有夯土台基,或许就是当时古堤的遗存。《续山东考古录》“海丰县”条亦说“海丰县,周齐无棣地”;“本齐无棣邑,隋置无棣县,以县南无棣沟得名”。城址南面的台基如是古堤,则是县南边无棣沟的堤防。《续山东考古录》时而说城北之河为无棣沟,又说城南为无棣沟,此是自相矛盾处。
  无论如何,西汉初年,阳信故城在当时应当十分重要,多有功臣被封侯于此。先是高祖刘邦封吕氏,文帝刘恒又封刘揭。《齐乘》记载:“阳信县,州东北四十五里。本汉县,属渤海郡。高祖初封吕青为阳信侯,文帝复以封刘揭。”汉武帝的姐姐阳信长公主亦被封邑阳信。阳信长公主的父亲是汉景帝,母亲是王皇后,因其封邑在阳信,又是长女,所以称为阳信长公主。其前夫为平阳侯曹寿,所以又称为平阳公主。后武帝下诏,命卫青尚长公主。卫青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曾为公主家骑奴,后因征伐匈奴有功,被封长平侯、大司马大将军。后公主先卫青去逝,二人陪葬于茂陵。
  1981年,陕西省兴平县西汉武帝茂陵1号无名冢1号从葬坑出土大量青铜器,其中多件有“阳信家”字样。发掘者认为,这批铜器主要是汉武帝时期的器物,武帝时称“阳信”者“惟其姊阳信长公主”。由此推之,“阳信家”当为武帝姊阳信长公主之家。但学界对此意见还不统一,真相到底如何还需期待更多的考古发现。
  正是:古城千年今犹在,故老相传韩信名。世事纷纷扰疑云,拨云还须考古功。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