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机器人精确定位。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 李淑霞 通讯员 杨同岗 张新云 报道)一台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只用了1个小时,而且手术定位精准度达到0.8毫米!6月13日,滨州市中医医院,我市首例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的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成功实施。这标志着,在我市,骨科手术机器人与临床外科手术实现无缝对接,其临床应用进入到实用化、高精化、智能化阶段。
64岁的李先生因“左下肢疼痛不适2年,加重1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入院。市中医医院椎间盘治疗中心(脊柱外科)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对患者神经造成严重卡压,如不尽快取出,不仅疼痛难以缓解,长时间的压迫也会造成神经组织的永久性损伤。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医院决定对患者实施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椎间孔镜微创手术。
机器人辅助下的脊柱手术要求患者取俯卧位,为确保定位准确性,麻醉方式需采用全麻,在身体完全静止的前提下完成身体3D扫描,把数据三维重建后,方可规划手术路线,之后才可用机器人脊柱组器械进行精准定位。但椎间孔镜手术是局麻手术,患者身体会因呼吸运动产生细微位移,因此在利用手术机器人定位时就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市中医医院椎间盘中心(脊柱外科)主任刘维克手术团队与手术机器人工程师团队进行了深入研讨。
经反复验证,发现了“根据传统孔镜定位模式,创新采用机器人创伤组”的定位方法,在形成2张图像后即可完成手术路径规划。因形成两张图像所需时间很短,患者在局麻情况下也可做到准确定位,并且接受的辐射量极少,因此最终决定不改变传统脊柱内镜的病人体位和麻醉方法(即病人采用侧卧位和局麻的方法)。按照预期方案,刘维克手术团队对患者及时施行手术。术后,患者左下肢疼痛消失,卧床24小时后即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
如今,随着手术微创理念的逐步推广,脊柱微创手术以效果佳、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为进一步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提高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今年,市中医医院投入1480万元引进了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这也是全省第三台、滨州市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
之所以将机器人引入医疗,是因为在微创手术中,它们可以实现对外科仪器的精准控制。刘维克告诉记者,骨科手术有三大难题:视野差、难精准、不稳定。与传统的定位、建立通道相比,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的椎间孔镜手术更加精准,能有效避免手术对神经、硬脊膜的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简化复杂手术操作难度,而且手术时长、病人术后住院恢复时间也会大大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