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隆宽哲:冬枣“棚二代”带领全村转型升级
滨州日报/滨州网 通讯员 贾海宁 姜倩 王建彬
  在沾化区泊头镇朱家瞿阝村冬枣大棚内,隆宽哲正和父亲隆新华一起修剪冬枣枝。在父亲的指导下,隆宽哲把老枝、病枝减掉,使枣树保持良好的树冠,提高冬枣坐果率。
  “习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谈到乡村人才振兴,还对咱省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筑巢引凤、吸引在外打工年轻人主动返村当‘棚二代’的做法点了赞,我也是沾化‘棚二代’,种的是大棚二代冬枣。”隆宽哲笑着说。
  隆宽哲今年38岁,大专毕业后一直在区工业园的企业从事电工工作。去年8月,他辞职回到家乡与父亲一起种植大棚二代冬枣。隆新华是当地有名的“冬枣达人”,作为镇上致富带头人,经常被区里和附近镇村聘请传授冬枣标准化种植技术。2008年,当别人还在种植大田冬枣时,他决定把自己的冬枣树全部嫁接成二代冬枣,是当地种植二代冬枣的“吃螃蟹第一人”。
  隆宽哲虚心向父亲请教管理技术,有空就去区冬枣办拜访领导专家,了解二代冬枣的管理技术和市场行情。为提升二代沾化冬枣质量和品质,隆宽哲将自家近二十亩冬枣全部搭建大棚,并与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所合作,安装智能检测设备。“有了大棚,病虫害自然会减少很多,农药量也会随之减少。”如今说起冬枣管理,隆宽哲头头是道。“以前面对病虫害,大多数枣农是靠‘治’。现在我们冬枣园都是靠‘防’,以杀虫灯、诱虫罐、粘虫板等等,来取代用药,品质上升了,吃着也安全了。”
  同时,他在冬枣销售上动脑筋,当起了冬枣电商销售的“新农人”。2017年,隆家冬枣园收益近三十万。“年轻人就是头脑灵活,网上销售冬枣,不出门就能卖冬枣,我们这些年纪大的根本学不会,冬枣产量是以前的一半,收益却是以前的一倍还要多,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实实在在的收益让隆新华不得不服。
  自家枣园经营好了不叫好,全村脱贫致富才是真的好。为带动全村发展种植大棚二代冬枣,隆宽哲不辞辛苦一户户做工作,谁家需要技术上的帮助,他第一个上门。“冬枣品质要想整体提升,只靠我们一家不行,前边要有带动的,后面要有跟队的。”隆宽哲说,“我们村临近徒骇河公园,如今乡村旅游、采摘游正当红,去年我们枣园都不用自己摘,几乎全被游客摘走了。我想让村民们明白,只要质量好,根本不愁卖。”隆宽哲打算联合村里的年轻人,成立一个“棚二代”合作社,带动全村冬枣转型升级。
  有了富民产业,才能吸引人才。针对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当地镇党委政府在土地流转、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方面不断提供便利。“乡村振兴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镇党委书记王克现说,“我们将从高标准制定规划、高效率引进人才和全面提升硬件水平等方面,为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谋划。”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