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编著《滨州通史》探寻滨州文脉

    2016教师节期间,李象润看望李学勤先生(左),并汇报《滨州通史》编著工作。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 王光磊
  天下文脉,以史为宗。一部好的通史著作能指引我们从历史走向未来。
  日前,历时六载、全面系统记载滨州发展历程的《滨州通史》终于出版发行。《通史》共四卷,洋洋洒洒110余万字,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国著名文史大家李学勤、安作璋为学术顾问并作序。
  《通史》全面记述了滨州自史前文明以来8000余年的文明演进历程,填补了滨州没有通史的历史文化空白。全书分为先秦—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宋金元卷、明清卷、民国卷,展现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弘毅进程,细数滨州社会形态的第次变化,生动地呈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典章制度和重要历史人物,囊括着滨州历代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的历史波澜画卷。
  通史编著是滨州人的寻根之旅,找准文化坐标坚定文化自信
  每天行走在滨州大地上,我们对于脚下这方土地的历史过往又了解多少呢?在我们的记忆中,滨州很长时间以欠发达地区“自居”,兄弟市地相聚只能“敬陪末席”,“追赶超越”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主题。
  打开《滨州通史》,穿越历史长河,你会发现,滨州曾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书写过众多浓墨重彩的篇章。她或曾是富庶一方,或曾是独领风骚,或曾是通衢要津。在滨州大地上上演过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有些甚至被搬进了教科书。然而,岁月流淌,风尘弥漫,曾经鲜活的记忆慢慢淹没在历史的尘埃和故纸堆中。
  如今,我们重读历史不是让大家再做旧梦,而是踏上滨州人的寻根之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所言,坚定起滨州人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可以说,《滨州通史》的编著是一次漫长的寻根之旅和圆梦之行。借助文献资料、考古研究成果、民间传说、馆藏文物等史料,编著者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来梳理从史前文明到新中国8000余年的滨州历史,为我们厘清了滨州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而也回答了“从哪里来,现在怎么样,到哪里去”等根本性问题。
  只要找准了属于滨州人的文化坐标,深刻地了解滨州人“从哪里来”,才能对“到哪里去”满怀文化自信。
  “文章要做百年想”,用足笨功夫打造学术精品
  “文章要做百年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主编李象润数次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希望一百年后,子孙后人从学术上能看到我们今天的积极努力。”
  “看到《滨州通史》较高的学术水准,我眼前为之一亮。”对于《滨州通史》的出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李学勤教授很是激动。
  能让这位当代史学大家“眼前为之一亮”,这很不简单。全国300多个地市州盟,能够写出通史著作只有极少数地市。之所以难写与体制等因素有很大关系。“现在优秀的文史精英大都集中在大城市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在地市一级编著通史著作着实困难,尤其学术团队难以组织。”李学勤先生在序言里直言不讳地说。
  “打造学术精品很难,需要用足笨功夫,需要搞好顶层设计,也要敢于班门弄斧。”对于如何将《滨州通史》打造成一部精品,“操盘手”李象润事后总结说。
  所谓“用足笨功夫”,首先就是最大限度汲取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同时将滨州高校、县区、史志等部门单位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研究和吸纳。
  在《通史》编著过程中,编委及编审李沈阳、王凤翔、刘宝德、张基地、侯玉杰、张卡、张永军、徐清刚、王剑、李观伟等专家学者分工负责,放弃周末、节假日的休息时间,不计名利,甘于奉献。
  除了花费笨功夫,通史的编著更需要“顶层设计”:确立统一的学术标准和体例,尽可能发挥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学术专长。
  《滨州通史》的编著,学术水准上除借鉴
  传统史志“通纪”“典志”“列传”体
  例外,还参考了《中华文明史》《山
  东通史》《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等著
  作编纂体例及语言风格方面
  的精华,立志淬炼一部
  学术精品。
  李象润提
  到的“敢于班门
  弄斧”,就是贯彻
  学术民主集中制,
  组织学术讨论沙
  龙,大家就某一问题
  相互争论启发,有时
  甚至会争得面红耳
  赤。六年来,共召开编
  委会议50多次,形成了
  15多万字的会议纪要。“光
  这会议纪要就足够出一本
  书了。”会议纪要的执笔者刘
  宝德颇为感慨和自豪地说。
  此外,每遇重大困惑,团队
  难有统一意见时就向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中央文史馆、山东
  大学等院校单位的专家学者请教
  学习,特别是向学术顾问当代史学大家李学勤、安作璋两位先生请益。
  作为组织者,李象润表示,《滨州通史》不但是写出来的,更是跑出来的,逼出来的,讨论修改出来的。编著过程中,大家不光坐在书房里写,还南到邹平於陵故城,北到北海经济开发区帝赐街村,走遍滨州大地,实地考察全市各县区、乡镇的文物古迹、遗址等,甚至周边各地市的博物馆和有关古迹也都去考察过,如为考察黄河变迁,专门组织专家到江苏淮安和天津大沽实地考察。
  《滨州通史》有两大创见,即首次明确提出滨州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和源头;滨州位于我国古代“东西古道”与现代中国“南北干道”的交汇处
  作为对滨州历史的第一次系统学术梳理和著述,《滨州通史》的编著工作带有开拓性和探索性。通读《滨州通史》你会发现它有很多创见。其中首次明确提出滨州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和源头;在中华民族历史“东西交济”“自北至南”发展进程中,滨州始终处于历史发展的制高点和交汇处。
  “种种迹象表明,姜太公建立齐国是从中原地区,顺流而下,在济水下游,今黄河两岸的滨城、博兴一带建国的可能性最大,而从陆路到临淄直接去建国的可能性极小。”李学勤指出。编者梳理研究认为,姜子牙落脚地点选在位于古济水下游的薄姑故地,即今滨州的博兴、滨城一带建都立国。滨州一带遂成为齐国文化的发祥祖庭。
  齐国前七世从战争到稳定建国的240年间曾两徙其都,先后立国营丘,然后在平定“三监之乱”后迁都薄姑城。两者皆在薄姑境内。到了齐献公时,其都城才开始由西北的古济水下游的滨州一带迁往东南的淄河西岸的临淄,而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相应地逐渐由滨州一带转移到临淄一带。
  “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自信地说,滨州是齐文化源头,而不是之一。李象润很是坚定地说,充满着满满的文化自信。
  随着商王朝的东进,至少到商朝晚期,山东北部滨州境内便形成了三条横贯中原与海岱地区的东西交通大道,滨州也成为这三条“东西古道”上最为重要的节点之一。
  古黄河及古济河作为贯通东西的两条主河道承担着东西方交流的重要作用。这两条水路也相应成为商人东进的两条主要交通要道,也是商代晚期商人控制滨州一带海盐资源的重要运输通道,进而使河济之间的广大地区成为商王朝经济、文化最为发达,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并发展成为商王朝最稳定的大后方。
  至少到商代晚期,在河济古道的南边,鲁中山区的北麓,开始形成了一条横贯中原与海岱之间的东西陆路交通大道。东西陆路古道在今滨州南部的邹平礼参、长山等地经过,与现在的胶济铁路线基本平行,略微靠北。滨州邹平正处于这条“东西古道”的中心位置。齐国建都临淄之后,这条位于鲁中山地北麓的东西古道更是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周王朝控制山东地区的主要经济、文化、交通干道,也成为齐国从中原通向半岛的主要军事交通线。
  此外,从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由北而南的转移过程中,包括时至今日东部沿海隆起领跑的新时代,滨州始终处于中国“南北干道”的交汇处。
  总之,《滨州通史》十年磨一剑,为我市文化自信建设发力增彩。正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在序言指出的那样:“《滨州通史》的编著是滨州历史研究的里程碑之作,填补了滨州没有通史的空白,是滨州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