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劳模创新工作室 为高质量发展添活力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管林忠 通讯员 李盛 蔡洪霞
  自2014年起,市总工会在全市开展了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活动,旨在以劳动模范挂帅、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方向,激发广大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调动广大职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善于创新的积极性,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到目前,全市共挂牌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3个,市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35个。2018年度,市总工会共表彰了6个创新工作室,给予每个创新工作室创新经费补助1万元。
  何旺劳模创新工作室
  滨州耀华集团何旺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4年1月,现有创新团队成员12人,其中硕士1人,本科9人,大专2人,全部有生产一线工作经验,并且有生产装置技术改造经验。主要从事液化气加工急难问题的研究、各种设备技术改造与创新工作。
  工作室创建以来,在液化气加工相关工艺、设备改进上取得了明显成就,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巩固了安全防线、节约了人力物力。工作室成员以科技保安、科技创效为目标,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取得了多项技改创新成果,每年提合理化建议都在数十条以上,年平均综合创效300万元以上,先后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工作室负责人何旺先后获得滨州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成员徐登玉、陈建学等同志先后获得滨城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14年,工作室完成的《MTBE脱硫工艺的改进》,改变了以往MTBE硫含量过高的缺点,每年为公司增加效益约300万元;对液化气叠合装置进行改造,新增聚结器、溴化锂机组等设备设施,大大降低了装置运行成本。2017年,研制的《锅炉联合脱硫脱硝装置》使公司锅炉排放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甚至可以达到超超低排放,对区域环保做出来巨大贡献。
  工作室创新项目在生产实践中的投入与应用,有力推动了安全环保节能高效危化品企业建设进程。2018年新研发的环保取样车正在进行专利申请,此车可有效解决取样时液化气排放量大、遇到明火容易燃烧爆炸及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滨州耀华集团董事长吴风耀提出“可以多日没有创新,但不可一日不思创新”的创新理念,鼓励大家“微创新”,并设置专项资金鼓励各领域创新,设立了节能降耗奖、隐患排查奖、技术革新奖、合理化建议奖等奖项。在奖励政策的激励下,每年度收集的技术革新建议及合理化建议不少于50条,并由公司成立评审委员会对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评选,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等奖项。2013年至2018年共发放技术革新奖励及合理化建议奖12余万元。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微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产量,降低了能耗,成为企业挖潜增效的法宝。
  黄华劳模创新工作室
  国网滨州供电公司黄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11月,现有成员25人,其中党员16人;技师8人、工程师8人、研究生7人。
  黄华劳模创新工作室集合创新室、网控室和实训室三室功能于一体,是信息通信员工学技术、提素质、共研发、解难题的创新阵地。工作室先后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山东省创新成果4项、省电力公司创新成果10余项,“研发E-Training培训考试及练习分析一体化平台”获得山东省QC三等奖,“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流量分析平台”荣获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第四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铜奖。
  2018年,工作室带头人黄华先后参加了“全国工业信息安全技能大赛”“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决赛”“山东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网络安全竞赛,荣获5项第一,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9月,荣获第四届滨州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11月,代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参加国家电网公司2018年网络安全攻防总决赛,获得团体第一名。
  黄华劳模创新工作室以信息通信网络控制室为创新成果转化点,网控室吸收创新室的创新应用,转化为成果,继而落地应用。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的《安全设备智能告警平台》,在网络安全保障期间有效预警3200余次,有力地支撑了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荣获国网公司2018年度网络安全红蓝队建设优秀成果;研发的《E-Training培训考试及练习分析一体化平台》,有效解决了培训考试中无法互动,效率低的现状,提高了学习效率;研发的《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流量分析平台》,实现了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的实时预警与防御,解决了网络安全及时预警的难题;研发的《网络安全实训平台》,提供网络安全基础、攻防竞赛实战、CTF、安全前沿等四大类精品课程和练习资源,部分解决了网络安全人才难以培养的难题;研发的《网络安全竞赛智能攻防机器人》,实现了高水平红蓝队员的攻防技术共享和经验固化,解决了攻防经验难以固化、攻防手段智能化程度低的难题。
  黄华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实训室为载体,承担着信息安全攻防试验的责任。截至目前,已提报200余个首发漏洞,有效提升了公司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马晓波劳模创新工作室
  马晓波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5月,其前身是无棣盐业公司研发中心,由市劳模马晓波牵头正式成立。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全国10余项大奖,其盐雕生产技术获得2项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多件盐雕产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2013年初,接到研发盐雕的命令后,无棣盐业公司研发中心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研发与实验,盐雕产品初步成形。但随着盐雕市场的不断扩大,工艺更新迫在眉睫。
  闭门造车只会事倍功半。2015年初,马晓波前往江苏学习材料工艺。学成后,工作室人员在马晓波的带领下,加班加点,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车间里度过,每天早出晚归,浑身上下都是盐,所有人都像是在晒盐场打了个滚一样。每次试验过程都需要三四个小时,经过百余次的实验,历时近两个月的时间,盐雕产品终于初步克服了吸潮和易氧化的难题。
  短暂的喜悦过后,是新难题的挑战。在做环境耐久试验的时候又出现了问题。通过去专业的化工院校走访请教专家,马晓波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配比方式。经过一周左右的试验,彻底解决了盐雕产品防水性的问题,成功将盐雕产品的生产工艺提升到了第三代。
  为使盐雕产品在质量好的同时外观优美,他们接着又为盐雕设计了多款包装,精美的包装既提高了盐雕的美观性,又解决了盐雕产品快递运输难的问题。2016年1月,马晓波带领团队收集大量材料,组织多次外出考察,为符合大众需求,又开发出了盐雕新产品——车载摆件。
  盐雕,作为主打产品,升级换代一直是马晓波心中的头等大事。经过查阅资料、考察工艺,他发现彩色盐雕将是提升产品品质的又一大突破。有了这一设想后,马晓波带领自己的团队加班加点进行研究,走访多个大型颜料市场,购买回大量颜料样品进行实验。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款最满意的颜料,解决了色彩调和的问题,盐雕的色彩自然和谐。2016年年底,盐雕成功实现了内部着色,盐雕产品完成了第四次更新换代。
  “天道酬勤”,马晓波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的项目先后荣获“国家旅游商品大赛银奖”“山东省十大最具地方特色的品牌”“山东省外事礼品优秀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的大奖。
  齐茂理劳模创新工作室
  齐茂理劳模创新工作室,由14名懂技术的一线职工组成。
  山东是国内蛋白企业较为集中的省份,御馨生物科公司主打产品是大豆分离蛋白、大豆膳食纤维、低温食品豆粕、豆油。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不同功能性的需求,开发差异化产品,要对同一个蛋白类型的产品进行很多次调试,以便摸索出合适的数据。分离蛋白的功能性指标受原料、PH、固形物、杀菌时间、真空度等因素影响较大,为了尽快调试出客户需要的产品,齐茂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在公司工作时间均在12小时以上,跟化验室人员学习各种理化指标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热凝胶、冷凝胶、粘度、弹性、PH等,分析客户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分析公司检验结果与客户检验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面对长期以来无法进入的双汇市场,2016年,齐茂理带领工作室人员前后调试8次,最终确定双汇产品的生产工艺,年创造效益187.3万元;为满足汤臣倍健产品需求,前后通过7次调试,重点对造粒工段、杀菌工段、中和工段等进行了技术改进,解决了产品的溶解型、口味等关键指标,实现了产品的稳定供货,创造效益243.8万元。
  2018年,工作室参与和监督了控股公司10个工艺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经过改造后,产品质量、产量、单位能耗、运行的稳定性、操作环境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
  劳模创新工作室目前已拥有37项国家专利,先后承担实施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山东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东省技术创新计划项目等一批国家、省部级课题,围绕产业链的延伸和综合效益提升,实施了大豆分离蛋白功能产品提取、大豆低聚糖及膳食纤维工艺技术研究、大豆蛋白乳清浓缩回收利用综合开发等一批技术研发项目。
  劳模创新工作室实施科技兴企、科技兴安战略,紧紧围绕业务保安、能效和降耗方面进行技术攻关,优化生产工艺、环节,改进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追求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劳模创新工作室还负责部分集团项目的未来规划、立项评审、进度监控、验收认定、年度评奖及有关研发制度、流程修订等工作,为香驰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王建强劳模创新工作室
  王建强,1970年生,中共党员,高级技师,1989年参加工作,现为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铸造厂熔炼工段长,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齐鲁工匠、山东省技术能手、齐鲁首席技师、滨州市劳动模范、北汽集团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
  工作室以“创新、改进、应用、传承”为理念,旨在调动高技能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以提升员工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发挥技能大师及其团队的领军带动作用,培养一支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每年完成技师培养10—20人,到2025年,铸造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50%以上,为公司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工作室现有骨干成员共16名,其中市级以上首席技师7名,先后完成18项国家专利,其中6项为发明专利,发表国家级QC成果9项,完成省级成果6项、市级成果8项、公司改进成果30余项,创造效益500余万元。
  工作室分为学习交流室、实操培训区、成果展示区等几个部分,其中实操场地装备精良,包括MBD2全自动柴油活塞铸造单元、DCMG-4全自动汽油活塞铸造单元、德国盐芯加工中心等,国内先进铸造设备包括大容量连续时效炉,以及公司自主研发的QZ110系列自动铸造机、铣冒口、冲检等专用设备共计450余台套,一流的实训场地和设备,为创新工作室运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工作室以师带徒、结对帮扶,在理论、操作技能水平对一线员工进行“一帮一”结对帮扶,实施“传、帮、带”活动;培养骨干、以点带面,确保“绝技绝活”得到有效传承,扩大传承面积,让更多员工共享技能大师的经验,定期组织测评和技术比武,提高一线员工的操作实践技能,培养出一批一线技术骨干;实施项目管理、开展技术创新,以公司年度计划为参考,对生产中的技术、工艺及质量难题进行专项攻关,提高整个队伍的技术创新及实践能力,每年形成2—5项有价值的成果;以赛促教、赛学结合,做好每年安康杯技能大赛相关资料的归档和总结,整理成册,对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为技能大师工作室做好精英人才的储备。工作室的建立,推动了铸造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有利于铸造拔尖人才的成长。
  吴立国劳模创新工作室
  吴立国是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一名维修钳工,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设备维修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成为了行家里手。吴立国凭借扎实的工艺基础和敢为人先的工匠精神先后荣获滨州市首席技师、滨州市首届最美工匠、滨州工匠等荣誉称号,并在山东省第九届化工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钳工)中荣获二等奖。
  近三年来,吴立国带领的维修团队,成功安装10台大型往复式压缩机组,突破了公司大型压缩机组安装依靠外委施工的难题,给公司节约施工费用约200万元;其创造的一套检测法,被公司命名为“吴立国二催烟机间隙检测法”,在公司和同行业推广应用。为持续推进公司的改善,吴立国从提高设备维修质量、维修效率方面进行改良,提出二套催化烟机轴振维修标准,带动工作室人员与生产车间联动,从再生器旋分器、临界喷嘴、烟机叶片、润滑系统、冷却系统以及维修质量等方面进行优化,叶片使用周期由90天延长到1040天,大大降低了设备维修费用。
  自2017年4月工作室创建以来,工作室成员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设备技术,合作研发出国内首套“精准注油系统”并应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组,明显延长了机组运行周期,降低了维修成本,探索出的先进操作方法和工艺技术推广至同行业应用。
  为充分发挥工作室在企业创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吴立国都会对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进行总结,形成标准,将个人的先进经验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带动了工作室成员整体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工作室为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成员搭建了创新平台,使许多的创新成果在工作室孵化完成。2017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各1项,编制设备维修操作法30余项,在公司“改良改善”项目挖潜中荣获公司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
  在人才培养方面,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项技术比武,每月进行一次培训,晋升高级技师6人、技师1人,获得博兴县首席技师1人、“五一”劳动奖章3人,2018年获得市、省钳工大赛二等奖2人,工作室凭借优异的业绩,入选《滨州工匠》微电影拍摄。2018年工作室通过了市总工会的验收,被评为市级劳模工作室。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