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张炜通讯员宋延武李琳
在脱贫攻坚战中,如何把各种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用?对这一问题,我市找到了最佳答案——设立产业扶贫投资基金,依托龙头企业开展项目扶贫,实现了“扶贫资金+市场主体(企业、合作社)+产业项目(基地)+贫困户”的精准联结,使扶贫资金资产循环使用、保值增值,带动一批贫困人口务工和增收。
设立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统筹各种资金来源
2017年,我市设立了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统筹扶贫专项资金、涉农整合资金、扶贫协作资金、社会募集资金、重点县区认购入股投入资金等,委托有实力的国有经营单位管理运作,重点投资于滨州市内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贫龙头企业)、扶贫效果显著的中小微企业,扶持开发一批现代化水平较高、对贫困群众带动能力较强的扶贫示范项目,实现扶贫资金资产循环使用、保值增值,并带动一批贫困人口务工和增收。
市产业扶贫投资基金规模拟确定3亿元人民币,分三个会计年度募集到位,其中母基金投入1亿元。截至目前,基金共筹集资金1.01亿元,其中,滨州市扶贫办委托山东黄河三角洲创业发展集团投入扶贫资金8104.148万元,滨州润滨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1990万元,山东润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30万元。
市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委托滨州润泉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管理运作,投资前对投资企业的资产和债务有关情况及项目所属产业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调查,最终确定了三个项目。山东创沃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0万亩高标准农田种植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选择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开展高标准粮食种植
山东创沃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6000万元。其中,产业扶贫投资基金注资1800万元。10万亩高标准农田种植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2115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851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资金。
创沃公司结合本地自然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优势,在饲用原料种植基地和末端污物资源化利用两大板块寻求突破,探索了一条“高标准农田+主导优势产业+配套产业”的项目组合一体化建设模式,确定了以“小麦+全株玉米饲草”两季轮作为主要种植结构的高标准农田项目。
种植基地实行区域化布局,修建田间道路、涵洞及沟渠等灌溉设施,农田基础设施达到了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同时,购买现代化农具,聘用农民和部分贫困人口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种植。
企业在肉牛养殖、屠宰加工这一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科研活动,开展专用青贮玉米饲草种植,为肉牛养殖提供了大量不可或缺的优质饲草,从源头保障肉牛屠宰加工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和质量;通过配套末端粪污生产生物质燃料产业和屠宰加工废弃物生产微生物菌肥还田项目,使肉牛产业的废弃物从传统处理模式向新能源、新产品产业转换,深化种养一体化循环生态发展,使肉牛产业形成闭合型产业链。
目前,该项目已流转土地1.5万亩,用于种植青贮饲料玉米和小麦。按照有机产品生产要求进行“八统一”管理。种植基地设有专职植保员,农户社员均经过技术培训,每年每亩产小麦946斤,产全株玉米4.5吨,能够为周边1.3万头牛提供一年的青贮饲料。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基地的玉米每年6月种植,10月收割,小麦每年10月种植,次年5月收割。项目建设期配套播种、收割和运输车辆以及灌溉设施。为方便秸秆运输,配套种植基地内的田间道路建设。玉米到收割季节,全株收割,销售给当地饲料厂,小麦成熟后,粮食销售给当地面粉厂,秸秆销售给有机肥生产厂。
形成“土地流转、订单种植、企业打工、买牛托管、合作养牛”模式
创沃公司积极探索“土地流转、订单种植、企业打工、买牛托管、合作养牛”五项助贫扶贫脱贫途径,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公司借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改饲”项目,按照每亩900—1000元的价格对86户贫困户土地进行流转,由公司集中联片种植青贮专用玉米发展“粮改饲”,通过土地出让金使贫困户增收。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公司与其签订《青贮专用玉米订单种植回收协议》,贫困户按照公司要求种植青贮专用玉米品种,公司按每吨260—300元的协议价格全株回收,132户贫困户亩均收益1350元,比种植普通玉米亩均多增450元。安排就近贫困人口182人,到公司养殖场或屠宰场就业,通过工资收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采取“赊小收大、赊瘦收肥”的模式,公司与102户有劳动能力和养殖经验的贫困户签订赊养协议,并免费对养牛户开展肉牛养殖、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免费实行强制免疫,年头牛增收3000元。对无劳动能力的69户贫困户,通过企业担保和政府支持贷款、贷款贴息等方式获得资金买牛,托管给公司肉牛养殖场,养牛利润由公司和贫困户按比例分成,实现增收脱贫。
公司帮助贫困村成立鸿安肉牛养殖合作社,由合作社与公司签订养殖回收协议,合作社建设养牛场,吸纳村民进场养牛,由合作社统一种植青贮玉米、统一购牛、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给公司,实现贫困村整体增收脱贫。目前共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1个,发展社员120户,其中贫困户22户。
通过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和科技措施的实施,项目区的农田道路、水利、电力设施和环境景观工程配套,形成了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主产区,项目完成后,当年可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改善有效灌溉面积2.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6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
种植过程中,公司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及振频式杀虫技术,改善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秸秆粉碎后可做肉牛养殖饲料使用,小麦秸秆与牛粪发酵制作有机肥还田,形成资源有效利用。高标准农田种植基地工程与肉牛养殖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集种植、养殖、粪污处理为一体的产业链,一个子工程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子工程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可基本实现污染的“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