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滨职答卷”
——滨州职业学院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李志强贾勇
  2018年,在四年一度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奖项16个,获奖数量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这是滨州职业学院近年来取得的部分成绩单。
  走进新时代,滨州职业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取得了不菲业绩。
  服务地方,扎根滨州办职教
  滨州职业学院坚持“服务、融入、引领”的办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融入地方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学院积极搭建校政、校企合作平台,牵头成立中国护理职教联盟,与滨城区、阳信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滨州知识产权学院、中德合心国际交流学院、中兴创新创业学院等产业学院,举办校企合作专业8个,与山东开泰集团等18家知名企业共建订单班22个。
  做实新动能专业建设,引导传统专业向中国智造、互联网+、现代服务业转型,新上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互联网金融、知识产权管理等专业,恢复旅游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眼视光技术专业招生,推动护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群建设。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
  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立滨州市现代学徒制试点联盟。学院现有国家级、省级试点专业6个,其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化工技术2个首批国家级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首批省级试点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获优秀等次并在全省作经验介绍。
  学院还积极关注地方传统产业与新的经济生长点,紧扣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做文章。不仅涌现出天然彩色棉新品种选育等服务地方产业明星项目,还涌现出“冬枣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等一批技术攻关项目。
  宽阔视野与责任担当为滨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也为学院自身发展赢得了新空间。与魏桥纺织、瑞鑫地毯共建设计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牵头成立职业院校培训工作委员会,年培训8万余人次;与加拿大诺奎斯特大学合作举办护理专业、与美国诺斯伍德大学合作举办会计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
  坚守恒心,立德树人塑品质
  “2万名在校生就是2万个家庭,我们要为2万名孩子和家庭负责,为社会负责。”学院党委书记杨光军说,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
  心有方向,才能行有定力。学院党委以全国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坚持“唱响主旋律,念好创新经,做实基本功,打好主动仗”工作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教书育人中春风化雨,见到实效。
  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无小事。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百场讲堂”,党委书记带头上思政课,党委成员和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覆盖全院师生,筑牢理想信念。
  为更好地提升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实效,该院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共建全省首家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聘请优秀领导干部、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同时优化思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推动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实力的全面提升。此外,学院还深入挖掘其他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各门课程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中。
  学院积极挖掘“第二课堂”育人潜力,运用鲜活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儿童福利院、养老中心、企事业单位建立道德实践基地,举办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滨州专场、道德讲堂等活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主题团日等活动,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获2018年山东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奖2项。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院积极完善师生直接交流、解决问题机制,组织开展了“师生面对面”活动,院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学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问题,并责成有关部门限期整改。
  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组织开展“选树身边先进典型,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务实滨职·年度人物”等评选表彰活动,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科技创新、管理服务等方面挖掘选树先进典型;加大师德考核力度,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四有”“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的要求。
  守护“责任”,打造精品校园文化
  在滨职校园,有一块巨大的泰山石,上面镌刻着两个大字“责任”。“责任”,是滨州职业学院校训,它赋予了这所学校的文化内涵——象牙塔的高度和宽度之所在。
  这里,一草一木、一水一桥、一楼一馆,无不渗透着大学文化的感染力,无不彰显着文化校园的魅力。浓厚文化氛围的形成,源于学院党委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懈努力,始终坚持的一个共识——“学院有靓丽的校园、标志性的大楼,更需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价值追求。”
  “每一位同学从入校到离校都受到滨职文化熏陶,以优秀的‘滨职人’为自豪,这就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杨光军说。
  多年来,滨州职业学院办学治校坚持从文化入手,凝练滨职精神,弘扬滨职文化,树立滨职形象,校园文化的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城市的一个文化地标。
  滨州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学院先后提炼形成校风“崇德尚能”、学风“博知敏行”、教风“知行垂范”,培育凝练“求真求实、知行合一,以生为本、以人为本,兼容并包、多元共生,服务社会、引领发展”的新时期滨职精神,建设范公文化园、孙武文化园、琴湖、行知广场等文化场馆,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格局。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建设,编著出版《齐鲁传统文化》等地方传统文化专著,将《滨州民俗文化》纳入公共选修课,开设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通识教育课,丰富滋养人格的资源库,依托怀周祠、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等建立校外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中华诵·经典诵读”“国学达人”大赛等活动已成为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瞄准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才目标,开展能士大讲堂、信息技术论坛、双创教育论坛、杰出校友报告会等品牌活动,在专业课程中设置创新能力环节,助推学生主动、开放和自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素质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积极推进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2016年以来,学院引进政府、企事业单位,在院内建立政协文史馆、海瓷文化馆、瑞鑫地毯展馆及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参观体验。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11个,开展劳动模范面对面活动,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精湛技能,传承工匠精神。
  党建新阵地,“一月一主题、一院一品牌”
  “不摆成绩只讲问题……。”
  台上,主持人宣读完要求后,35名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依次上台述职;台下,院领导班子成员集中点评,全体党员和副科级以上干部作为“考官”现场测评打分。
  这是今年7月18日该院举办的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场景,也是每半年一度的基层党建工作“大考”。“台下实干多,台上底气足”,回想起当时情景,不少人仍心生感慨。尖锐的问题、深刻的剖析、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让书记们在面对面的述职中晒出了“干货”,找到了差距,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落地落实,必须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抓起。2016年,学院首届党代会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班子,确立了“聚焦党建主业,聚力内涵发展,创建优质高职院校,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工作思路。大力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将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落实在各级党组织和每位党员干部身上。
  创新是推动党的建设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此,学院积极打造党建新阵地,组织开展“一月一主题、一院一品牌”活动,通过基层党组织自选主题,提高“主题党日”质量;通过项目化实施,推动党建工作创新,涌现出“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学生餐厅流动党员平台”等一批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此外,还开展了“双联双促”活动,每名院领导率分管部门分别联系一家企业,每个二级学院各联系一家企业,问需问计,服务发展,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党建工作的“龙头工程”。通过专家报告、在线学习、集中轮训、观看教育片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组建学院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实现了十九大精神学习全覆盖。
  廉政风险防控是构建“不能腐”机制的重要抓手。学院紧扣廉政风险点,对评优选先、人员招聘、职称评价、招生录取、学术诚信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2017年,组织现场监督40余场次,合同会签审核110余份,对各类合同履行情况和重大活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清理和审计。
  扎根滨州办职教,牢记使命育英才。滨州职业学院正全力以赴,抢抓山东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大好机遇,紧跟滨州产业发展的节奏,坚定不移地推动学院向优质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全国文明校园的目标迈进,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