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开发区”们走进青春期
    2013年12月13日,滨州日报头版报眼位置刊发了滨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消息。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王辉
  南北通衢的渤海十八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在它的两侧,或高楼林立,或绿波荡漾,移步异景,城市之美在这条景观大道上一一展现。
  风云激荡。十八年前,这里一片荒芜,而今,这条大道如同一条丝带,将滨州西区和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系在一起。行走在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似乎能听到强劲发展的“砰砰”拔节声,感受到它正张扬奔放的活力。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这片总体规划控制面积49.6平方公里的土地,经历了从荒草丛生、阡陌纵横到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历史巨变。这里生动的创新实践,书写了时代腾飞的精彩篇章。
  目前,滨州各类开发区已达10个。过去十几年里,通过配套建设学校、医院、超市、酒店等,它们正在或逐步走出“经济孤岛”,发展成为新型城区,助推全市城市化进程,牵引着城市奔腾向前。
  这些开发区们,如今正青春。它们朝气蓬勃,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撤地设市带来机遇,我市启动开发区建设
  2013年12月13日,滨州日报头版报眼位置刊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滨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消息内容全文如下: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滨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批复要求,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按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利用外资与境内投资并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并重的要求,致力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致力于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以产业为主导的多功能综合性区域转变,充分发挥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时光,回溯到滨州撤地设市的2000年。
  面对周边市先行一步的改革开放,滨州市有点焦虑:如何跟上全省改革开放的步伐?
  “拿着市里给的四五十万元启动经费,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这样开启了发展之路。”在中海大厦,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金刚的思绪回到十几年前。
  据刘金刚介绍,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实早在1992年就设立了,当时叫“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其位置在滨州老城区的东部(范围划定在今天的滨城区市东街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建起来,仅仅是修了一条路,建了几间房,一个项目也没引进来。
  2001年,西区开发起步,开发区建设重新提上日程。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当时的改革开放形势。刘金刚说,当时全省各地开发区搞得较好,特别是与我们几个临近的市都做得有声有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重新启动开发区建设是被“逼”出来的。
  说到这里,究竟什么是开发区?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开发区的概念和内涵有多种说法,记者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倾向于下面这种表述。2017年第16期的《群众》杂志,刊发了中国开发区协会特聘专家毛才高的文章——《新常态下开发区改革创新之道》。在这篇文章中,毛才高对开发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作了阐述:
  开发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组织形态,世界上最早的开发区叫自由经济区或自由贸易区。尽管名称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一国或地区,为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在主权范围内,在特定的区域实施特殊的经济政策。
  1228年,法国南部马塞港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由经济区;1367年,德意志北部的几个城市成立了类似自由区的汉萨同盟;1547年,意大利在西北边的热那亚湾设立雷格亨自由港,这个自由港后来又叫自由贸易区,也就是今天世界上统称为经济开发区的雏形。
  上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立了若干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大学和科研单位为依托,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大大丰富了开发区的内涵。可以说,以开发区组织形态发展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开发区建设走过了37年,一直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经济发展转型的“新引擎”、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回顾中国开发区发展历程,从1980年建立4个经济特区,到1984年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1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发展到219家,边境经济合作区17家。除此以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有156家,还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专业性功能区。据统计,我国各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有5400余家。仅以219家国家级开发区为例,2016年GDP总量8.9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2%,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GDP达到40万元,土地贡献率16亿元/平方公里。
  由此可见,设立开发区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发展经济。作为滨州的第一个开发区——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也大抵是这个道理。
  刘金刚说,当时市里的思路是把市内优质资源整合到园区,一方面可以实现项目园区化,另一方面可以为开发区的发展打下一个好基础。在此思路下,魏桥创业、滨州活塞、海得曲轴、东方地毯等优质企业纷纷在开发区设立新厂或搬迁过来。“如果没有这些企业入驻,当时的开发区可以说就是一片荒地。随着这些企业的入驻,他们的吸附能力充分释放出来,随之而来的是上下游配套项目。”刘金刚说。
  随着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启动建设,我市各县区也纷纷规划建设经济开发区,并将其作为经济发展先行区进行重点扶持。
  大企业领军开发区产业发展,是我市开发区建设最显著特征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副主任、巡视员王一鸣,在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了30多年,他对开发区各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总结。
  第一阶段,1984年到1992年,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开发区突破了计划经济束缚,探索了市场化改革。
  第二阶段,1993年到2002年,在省会城市和部分地区扩大对外开放条件下,开发区利用先发优势,突破了产业化瓶颈,从产业开发向产业集聚迈进。
  第三阶段,2003年到2014年,在全国全面对外开放条件下,开发区探索了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开启了产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实践。
  接下来新的发展阶段(第四阶段),应该是:在以“自由贸易区”体制为特征的对外开放条件下,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
  我市有10个开发区,分别是滨州工业园区、沾化经济开发区、惠民经济开发区、阳信经济开发区、无棣经济开发区、博兴经济开发区、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其中2家国家级开发区,分别为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余8家为省级开发区。
  滨州各类开发区的发展和壮大主要依托本地企业,形成了纺织家纺、石油及盐化工、装备制造、铝材加工、粮油加工等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同时也涌现出了魏桥创业集团、西王集团、香驰集团、滨州渤海活塞、亚光毛巾、愉悦家纺、京博集团、滨阳燃化等国内同行业产能较大的企业,大企业领军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特征十分明显。这也是我市开发区区别于全省其他开发区的最显著特征,也是我市开发区今后发展的动力和潜力所在。
  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8月,2003年6月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11月11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省第一家设在县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滨州市以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开发区已经进入发展的第三阶段,所在地产业聚集度高,城镇化水平高,然而也有部分县区开发区仍然处在发展的第二阶段。
  近年来,我市各开发区发挥前期政策、体制、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开发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2013年以来,我市各类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3.8亿元,占全市的56.4%。公共预算收入由68.79亿元增长到了112.69亿元,增长1.64倍,平均增幅为12.96%,2017年实现公共预算财政收入112.6亿元,占全市的49.8%,3个市属开发区近三年来财政增长速度一直居各县区前列,县区开发区成为县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地。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3%,2017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31.4亿元,占全市的47.1%,开发区一直在各级加大投入的重点区域。2017年全市开发区实有注册企业8677家,年均增长1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7家,占全市的46.3%。
  开发区“产城融合”,提速我市城市化进程
  2018年7月31日,滨州·中建智立方项目签约仪式在滨州大饭店举行。该项目位于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400亩,预计投资70亿元,建筑外观为全玻璃幕墙,将成为我市的又一城市新景观。
  中建国际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兼中建国际投资华东区域董事长王晓光介绍,该项目聚焦创新科技、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致力发展成为滨州产业优化创新标杆示范园区。该项目将适配多种业态,打造以产定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新模式。它将至少带来四方面效应:扩大税收、带动就业、改善民生、通过“乘数效应”提升区域投资结构水平和区域竞争力。单从就业来说,未来新增岗位就不少于5000个。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与产业存在着互促发展的内在紧密联系。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只能是“空城”,而没有城市依托,即使再高端的产业也只能“空转”。所谓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
  2014年3月,记者曾随滨州高新区考察团赴淄博高新区、济宁高新区考察学习。在济宁高新区,记者了解到,该区在集聚先进产业资源的同时不断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引入了更多现代城市的要素资源,使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办公、科研、教育、卫生、体育、休闲、住宅等功能复合性越来越高。
  作为综合发展位列全国第一的苏州工业园区,在建设初期就坚定不移地贯彻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两头并重,摒弃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园林化的新城区”发展目标。
  苏州工业园区在成立后的第四年就建成了第一个安居小区,在解决工作人员住宿问题的同时,也为园区引进了很多优秀人才;园区生活配套设施也同步跟进,实现了园区产业、生活和服务等功能的复合。可以说,苏州工业园区由产业园区向城市新区的转型,对于开发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在产城融合方面,滨州各开发区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并颇具成效。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为尽快建设完善开发区的功能,以现代化新城区的形象“筑巢引凤”,开发区的建设者们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未来发展蓝图,对区内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进行全面系统科学规划。
  该区累计投资120亿元,形成了十纵十二横的主干路网框架。北汽、京东、中信、魏桥、中建、中航等世界500强企业强势入驻。黄河明珠广场、明珠剧院、汽车总站、城市公共供热中心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以秦皇河为轴线,构筑起“一河清泉水、十村风景带、万亩花海田”的全域旅游新格局。这是现如今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展示给滨州市民的繁华。
  通过以上事例分析,记者粗浅地认为,正是有了各类开发区在产城融合方面进行的积极开拓,才有了如今滨州城市化的大发展。
  在滨州城市化演进过程中,各开发区扮演了什么角色呢?首先在产业融合方面,各开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均与我市重点打造的五大千亿级集群关联密切。例如,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纺织家纺三大主导产业;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纺织服装产业、新型材料产业、食品医药产业三大产业集群;阳信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新型化工、电子信息、家纺地毯等主导产业;博兴经济开发区形成石油化工、粮油深加工、涂镀钢板、石材机械、铝箔加工和现代物流六大支柱产业集群。这种关联度,容易形成资源集聚效应,带动城市相关行业配套链接,有利于形成以产业链为轴线的产业集群。
  其次,在空间融合方面,各开发区紧密依托城市发展骨架,使主城区空间扩容。具体到我市,最为显著的当属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滨州高新区。前者与市区虽然在地理形态上以渤海十八路为界,但其实两者的空间结构已融为一体。滨州高新区与市区虽然隔着黄河,但随着今年规划建设新的黄河大桥,滨州主城区将与高新区更加紧密地相联,这将有效扩大城区规模,拓宽城市南部发展空间,提升主城区城市发展综合承载能力及辐射能力。
  再次,在社会融合方面,随着人口聚集,开发区与主城区的人口流动加速。随着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市民对共享发展成果的期盼越来越高。这就要大力发展工业产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使资源得以升值盘活。同时要加快城市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民进城变市民进程,使产业区与居住区有机结合,修补产业分离导致的功能断裂,达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共建”的产城融合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人的城市化。
  面对新的竞争态势,我市开发区需要打破藩篱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尽管在企业集聚、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崛起等方面获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在新的竞争态势和全球竞争形势下,开发区在城市化、管理体制、产业升级等方面也都面临一系列问题。
  开发区一直以来都是滨州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支撑,今后开发区的路子到底怎么走呢?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省级及省级以上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发挥开发区功能优势,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今年2月,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依据《实施意见》,到2020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进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额两项指标分别占全市比例超过80%和75%。
  《实施意见》围绕创新运营机制、增强科技创新驱动、优化发展软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下放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创新用人分配机制等方面提出推进措施,并在建设用地、财政资金、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开发区功能优势,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特别是在新旧动能转换转变发展模式方面,《实施意见》提出:
  探索创新运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支持各类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资建设、运营或托管开发区。鼓励开发区引进专业化、企业化园区建设管理机构参与规划建设和管理。鼓励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行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在现有的开发区中投资建设、运营特色产业园,引导有条件的开发区与境内外资本合作,开展集中连片开发运营。
  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支持开发区内企业积极创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院士工作站、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探索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法人化,鼓励开发区引进法人化研发机构,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激励作用,通过“PPP”模式参与共建研发机构。支持开发区结合区域特色和自身实际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实现开发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全覆盖。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借鉴和引入“互联网+”、工业4.0、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理念、标准和制度,推动园区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高端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支持开发区与发达国家(地区)园区、跨国公司合作,共建高端装备制造、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标准互认等国际合作园区。
  改革开放伊始,国家决定建立经济特区和开发区,以产业开发为突破口,以产业化推动城市化。这是依据我国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滞后、经济体制僵化、资金极度短缺的国情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期望以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打开缺口,以点带线,以线连面,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开发区从产业开发起步聚集资本和就业,到产业集聚产生规模效应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再到产城融合,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并引领产业更好发展。事实说明,这是成功的发展战略,也是成功的发展模式。
  而未来,开发区仍将大有作为。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