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片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通讯员王永
编者按
十年来,我市持续实施林水会战,在滨州绿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创造了生态建设的滨州经验。10月25日,全市林水会战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推进林水会战提档升级,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再苦干实干十年,努力让滨州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的目标要求。
为进一步统一全市各级各部门思想认识,促进工作措施落实,今日起,本报推出“全面推进林水会战提档升级,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系列报道,对全市林水会战提档升级目标任务进行解读。
10月25日召开的全市林水会战工作会议指出,林水会战历经十年结硕果,但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相比,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相比,工作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仍需坚定、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生态环境仍需提升、推进机制仍要创新等短板弱项和问题不足。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说:“下一步的林水会战工作,重点要在提档升级上做文章、下功夫、见成效。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抢抓当前有利时机,快速行动,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姿态具体抓好“四个提升”,迅速掀起林水会战的新高潮,加快推进滨州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加快实现由“沛水丰绿”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一是增强系统谋划思维。把林水会战放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谋划、放到乡村振兴中去思考,与环保整改、旱厕改造、“煤改气”、清洁能源等工作相结合;同时强化规划引领,全面谋划下一个十年林水会战工作。二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实施好美丽乡村“十百千”“七改”等重点工程,依次打造提升村、示范村、精品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继续按照“六个一”标准,结合各自实际、突出地域特色,着力打造有鲜明特点的品质村、示范村和亮点村;持续开展“文明提升行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是加快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退耕还林、还果、还湿、保护和修复生态,大力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农药使用,稳步扩大“十统一”和水肥一体化面积;聚焦粪污无害化处理、道路后期管护维修、降低清洁取暖成本等问题,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加快实现由增量扩张向提质增效的提升。在林业方面,突出“园林化、景观化、精品化、特色化”,由绿化美化转向特色化、差异化和韵味化,做到“人到滨州、入景入画”;结合我市黄河文化、孙子文化、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等厚重底蕴,在景观视觉和文化内涵上多下功夫;全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争取两年任务一年完成。在水利方面,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载体,加快提升农业水利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推进灾后水利建设工作。
加快实现由单项工作向产业融合发展的提升。一是突出特色兴农。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努力建成国内知名的绿色优质强筋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培育“名优特稀新”经济作物,依托畜牧、水产、苗木、冬枣等特色产业基础,进一步提档升级、打造品牌。二是突出融合富农。依托中裕、鸿安等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粮食加工、畜牧水产“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新主体,培育发展一批带动作用突出的产业化联合体,充分发挥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作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打造京津冀地区乡村旅游的理想目的地。三是突出改革强农。重点加快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推动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实现由政府主办向市场运作的提升。一是经营机制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探索采取PPP运作等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吸引大企业、大公司和外资等投资建设。对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要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实现农业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二是管护机制探索创新。对重点工程造林实行市场化管理,由专业公司或护林队伍进行管护;积极推广阳信县公司化运营管理模式,让群众灌溉省时、省钱、省力、省工、省水,实现田间水利设施“用得上、用得好、用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