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惠民县清河镇:
“长寿小镇”多美景美食木版年画是靓丽名片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刘柏良
①黄河清河镇段景色宜人。

②清河镇木版年画制作。

③生产豆腐皮的作坊每天都很忙碌。

  惠民县清河镇古因大清河而得名,它在滨州文化版图上分量不轻——它是惠民县五大古镇之一,五代时棣州城曾搬迁至这里的古城马村一带;清河镇木版年画有300多年历史,画店曾多达60多家;白龙湾有黄河山东段上最早的险工,始建于1857年;古渡口上名人名事多,如1947年秋陈毅、粟裕在此“携万民过河”……
  黄河清河镇段长10.5公里,流经12个村。该镇现有百岁老人两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788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小镇”。近年来,清河镇重点打造了沿黄河万亩苗木花卉基地等“三个万亩”基地,古埠更发新韵。
  沿黄历史:
  清河镇年画有着300多年历史,该镇曾“家家画店、户户印刷”,经过手艺人王圣亮的坚守、创新,清河镇木版年画焕发新生
  清初,艺人王画三轻挑着担子,口唱着歌谣,从天津蓟县来到了繁华热闹的清河镇。随着版画技艺的散播,清河镇逐渐“家家画店、户户印刷”。
  清河镇年画第21代传人王圣亮介绍,当地年画最为繁盛时,街上画店曾达65家,单王氏家族就有38家。清河镇年画一度与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北方三大木版年画,吸引邹平、章丘、沧州等地的画商纷纷前来订货。
  在王圣亮的百年版画收藏中,有小康喜庆的抱鱼娃娃,有百年前的《炮打日本国》,还有近年创作的《孙子行迹图》、《白龙湾传说》。尤其这《炮打日本国》年画的内容能说明,当时年画就像如今的报纸一样,能敏感地反映时事。
  随着工业印刷的通行,木版年画日渐衰落。如今的清河镇年画几乎全靠王圣亮一人坚守。在“连哄带骗”下,王圣亮才收下了第一个徒弟——自己的侄子。为重塑辉煌,王圣亮曾北上杨柳青、南下杨家埠潜心学艺,再融合兵圣孙武、胡集书会、魏氏庄园等本地文化,重新进行年画创作。其中的代表作《孙子行迹图》就十分精彩,它是王圣亮以孙子文化为主题,制成的包括赐姓封采、敬献兵书、吴宫教战、经国治军、破楚入郢、飘然归隐6部分在内的孙子文化系列年画。
  如今,清河镇木版年画已多次参加在香港、上海等地举办的展览,并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进行过跟踪报道,受到东南亚、欧美、日本、韩国等海外各界人士的青睐,古老的艺术焕发了新生。
  年画外,该镇留下的历史财富还有很多。如袁化忠墓埋葬的是明代乡贤袁化忠,他是弹劾魏忠贤的名臣,被阉党诬陷冤死狱中,崇祯时得以昭雪。抗战时,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与其母亲、姊妹被日本侵略者绑架,曾被囚禁在清河镇。
  沿黄传说:
  白龙湾有黄河山东段上最早的险工,白龙、黑龙斗法的故事传承至今,载入《惠民县志》
  在清河镇,有一处黄河河道,忽呈南北走向,急弯处有一深潭,名曰“白龙湾”,民谣素有“开了白龙湾,先冲武定府,后淹阳信县”的说法,可见其险要。这里有黄河山东段最早的险工,还有白龙与黑龙斗法并牺牲的传说。
  相传,白龙湾北有个吕家庄,村民吕老弯以种菜为生。这天,老汉家来了个青年,自称是从河对岸来讨生活的,只要管饭就行,不要工钱。吕老弯收留了他。这年轻人聪明、勤快,撒种、间苗、锄草,样样精通。
  可吕老弯有个疑问,平常不见年轻人干活,可活却一样没落下。这天,吕老弯谎称去赶集,躲在大树后瞅着。只见年轻人走到井台边,一晃就不见了,接着从井里钻出一条银光闪闪的小白龙,龙头立在井沿上,身子顺在井里,一晃龙头,井水就洒向菜地。眨眼工夫,就浇了一遍。
  吕老弯追问,小伙子坦白了,原来他是天上的一条小白龙,因犯了错被玉帝贬在这看大堤。他对吕老弯说:“三天后黄河要发大水,有条大黑龙要借着涨大水抢我的窝,从这里决堤入海,请你助我一臂之力。”
  可没想到,在二龙缠斗时,吕老弯却说错了“口诀”,导致小白龙失败,黄河决口了!洪水如猛兽,成千上万的人正在堵口子,可不管投下多少东西,都被急流冲走了,怎么也堵不住。
  就在这时,人群中冲出一个穿白衣的小伙子,大声喊道:“闪开!”一个箭步,跳进豁口里,他的身子就像一堵墙,河水霎时就被堵住了。人们惊呆了,白衣小伙说:“快向我身上压土!”人们这才清醒过来。于是含着热泪,向小伙子身上压土,一筐、两筐……大堤合拢了,筑平了,沿岸的百姓得救了,可再也看不见年轻人。人们说,他就是帮吕老弯干活的那个青年人,是一条小白龙。从此,这个水湾就有了名字,叫“白龙湾”。为纪念小白龙,人们还在堤外修了“白龙庙”。
  今天,白龙湾传说已形成文字,载入《惠民县志》,而白龙湾开发已被纳入《惠民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中。
  沿黄旅游:
  清河镇既有杜桥豆腐皮、野金菊茶饮、黄金梨等美食,也有成片的采摘园、万亩苗木花卉基地,美景美食造就“长寿小镇”
  天然豆香、醇香可口、口感微甜且筋道独特,这就是杜桥豆腐皮,它是“到山东最想品尝的100种美食”。它选用上等的绿色优质大豆和独有的天然纯净黄河水为原料,经选豆、浸泡、磨浆、煮浆、点卤、泼汁、压榨、揭皮、入味(调制)和摊晾等十几道工序精制而成。皮薄、不粘、筋丝好、捏不成坨,甩、煮不断,是杜桥豆腐皮的特点。
  美食背后,还有一个曲折故事。相传百年前,惠民县清河镇杜桥村杜家老三杜延杰自小习武,行事仗义。一次,他得罪了当地土匪,为免牵连家人,逃难去了天津,在一家豆制品厂做了三年学徒。学成后返乡,杜延杰开了村里第一家豆皮坊。就在生意日渐红火之时,杜延杰的大哥被土匪绑票,家中积蓄一扫而空。为东山再起,杜延杰打破了“技艺不外传”的传统,传授的徒弟越来越多,豆腐皮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上世纪80年代,村里出现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制作忙”的景象。而今,杜桥豆腐皮已经从家庭作坊发展为现代企业,销量越来越大。
  除了豆腐皮,清河镇的“三红小人参”胡萝卜、野金菊茶饮、黄金梨也是值得品尝的美食,而300亩野金菊种植基地、成片的黄金梨采摘园更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而或许正因为这美丽的沿黄生态和可口的沿黄美食,清河镇里长寿老人众多,目前该镇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788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小镇”。
  如今,依托这些沿黄资源,清河镇将重点打造沿黄河万亩苗木花卉基地等“三个万亩”基地,重点发展沿黄农业示范园和旅游度假村,保留并重点包装清河社区2至3个黄河民俗村落,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在全镇形成具有相对规模的沿黄旅游经济产业带。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