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全市2017年度“争一流、上水平”十佳成果、重大成果、优秀成果展示
阳信融合一二三产打造畜牧千亿级产业集群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冀荣博
  科技助力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六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阳信县立足畜牧产业资源优势,通过种养一体化扩大规模夯实一产,招才引智提升质量做强二产,科技文化引领服务业膨胀三产等有效措施,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跨界发展,打造完整的肉牛产业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畜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推进肉牛产业向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迈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动能转化促进一产种养业快速发展
  推进粮改饲种养结合。阳信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国家级粮改饲示范县”。2017年完成合同种植5万亩,收贮数量20万吨,带动全县“粮改饲”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成功开创了农区养牛的“阳信经验”,阳信粮改饲农区养牛模式获得“全国优秀创新模式奖”。
  推进产业精准扶贫。该县成功开创了土地流转、订单种植、企业务工、合同养殖、买牛托管、合作养牛六种阳信肉牛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全县49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入选农业部“中国畜牧产业扶贫优秀模式”。
  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2017年畜牧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县”和“2018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县”,争取中央补助资金6000万元,重点推行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6+5”模式,率先打造成为全国县域可推广复制的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阳信方案”。
  强化创新驱动,新技术、新业态引领二产加工业膨胀发展
  搞好技术嫁接。阳信县积极承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阳信工作站、黄河三角洲牛业科学院技术指导和成果转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为“阳信千人计划现代农业与食品研究院”揭牌,开展尖端技术嫁接和高端技术孵化,研发粪污资源化利用、副产品生物制药技术,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跨界发展。
  打造“中国第一牛县”。中国畜牧业协会与阳信县联合成立黄河三角洲牛业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建设以阳信县域为中心、辐射周边的黄河三角洲牛业科技城,构建科技集成创新发展平台,加快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绿色硅谷”,创建国家级黄河三角洲(阳信)肉牛产业科技园,打造“中国第一牛县”。
  强化三产融合,物联网文化引领肉牛产业跨界发展
  打造牛业文化。县政府与山东工艺美术学会合作,去年6月27日举办了中国(阳信)牛骨雕刻文化艺术节,创建了阳信工艺美术牛骨雕刻特色产业基地。邀请国内外牛骨雕刻手艺人、工匠、书画家150余人现场创作、展示牛骨雕刻艺术品,共作画160余幅,雕刻艺术品50余件,现场拍卖艺术品1500余万元,实现了文化产业、服务业与畜牧业的深度融合、跨界发展。
  开展标识征集。该县面向全国各界公开开展了“中国第一牛县标识”全国征集大赛活动,发布原创稿件512篇,覆盖用户人数超300万人次,接收有效设计作品406封,遴选了23件优秀作品,中国网、人民日报海外网、环球财经网等100多家媒体对大赛进行实况报道,“第一牛县”国际国内知名度迅速提升。
  提升产业品牌。该县制定“阳信牛肉”行业标准,积极申报“阳信牛肉”“阳信鲁西黄牛”“阳信渤海黑牛”地理标志认证,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批准。“阳信牛肉”产品电商交易中心正式运营,入驻企业2万余家,日交易量100余万元,成为中国最大的牛肉交易平台。全省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现场会上,与会领导到电商交易中心现场参观了电商交易、牛文化园和牛肉文化园,对“阳信牛肉”产品营销方式给予高度评价。新华社刊登了《做好富民强县“牛文章”——来自中国“第一牛县”阳信的调研报告》,省委书记刘家义、副省长于国安分别作出推广典型、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批示。中国“第一牛县”“阳信牛肉″品牌做法在全省推广。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