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伟伟通讯员籍江涛
开栏的话:
为增强政府重大决策的透明度,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与滨州日报社联合开设《滨州政务公开》专栏,将通过对市政府常务会议重要议题、市政府重要政策、重点工作的深入解读,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的联系,确保公众对市政府重大决策和工作看得见、听得懂、能监督。
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召开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统领全市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来抓,结合滨州实际,聚焦重点任务,狠抓推进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迅速动员深入调研,形成了以“四新”促“四化”,建设“四区”,实现“四上”的总体思路
2月22日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召开后,2月23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大会进行全面动员。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专题会议,明确任务、制定措施,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进行全面部署。
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我市深入开展“市县领导包保企业”“千名干部联千企”活动,共提报469个调研课题,其中涉及新旧动能转换197个,目前调研报告均已撰写完成;将考察调研与问题整改同部署、同推进。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省里“走下去、走上去、走出去”要求,多次赴基层一线、项目建设现场调研考察、掌握情况;有关市直部门、县区负责同志先后到上海、浙江、江苏等先进省市以及临沂、日照等兄弟地市考察学习,找差距、学经验、查不足;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带队赴国家、省有关部门沟通汇报,积极参加全省新旧动能专题研修班,掌握政策信息,理清思路措施。
通过深入调研,我市形成了以“四新”促“四化”,建设“四区”,实现“四上”的总体思路:即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建设传统产业动能转换先行区、智慧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新特优”产业集聚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传统产业上水平、新兴产业上规模、基础设施上台阶、行政效能上层次目标。传统产业上水平,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深化改革、强化措施,着力推动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提档升级。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2万亿元。新兴产业上规模,抓好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服务业等五大新兴产业,以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推动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新企业落地开花,实现扩容提质、跨越发展。经过五到十年,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全市产业结构实现质的飞跃。基础设施上台阶,全面加快滨州港、小清河复航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京沪高铁二通道、济滨高铁及秦滨高速、沾临高速、黄河四桥等建设步伐,加快构筑滨港铁路、滨港输油输气管道等重大货运通道,为动能转换提供支撑。行政效能上层次,以建设高水平市级政务服务中心为抓手,以加快“放管服”改革为主线,积极创建“最多跑一次”服务品牌,为新旧动能转换营造良好环境。
健全推进机制,坚持规划引领,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我市建立实施了“五个一”推进机制(即制定好一个《实施意见》、编制好一个《实施规划》、建立好一个项目库、落实好一套责任体系、运用好一个考核办法)。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分别成立领导机构,形成了市、县(区)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成立了新旧动能转换专家咨询委员会。健全推进机构,正式批复设立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办公室。坚持规划引领,落实省统一部署要求,编制完成了滨州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意见》和《实施规划》。强化督导考核,制订了《滨州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督导落实方案》,突出督导重点、明确督导任务,4月12日至20日,组织对10个县区开展了第一轮实地督导,全面掌握了项目推进情况,查摆了问题短板,狠抓整改落实。强化宣传引导,在全市引起广泛反响。
谋划“5+5”十强产业,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在推进新旧动能重大工程中,我市谋划了“5+5”十强产业,即高端铝、高端化工、生态纺织、粮食加工、畜牧水产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服务业等五大新兴产业。成立了“5+5”产业专项领导小组,每个产业由一名市级领导任组长,一个相关市直部门具体负责,编制一个实施规划,目前各重点产业实施规划正在加快编制。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入贯彻《关于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顺利完成了滨化集团引进战略投资、华纺股份定向增发以及双峰石墨与中核集团的战略合作。目前全市国有企业统一监管、“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等重点改革正在加快推进。印发了《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园区建设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深化放管服改革,公布了第一批29项“零跑腿”事项和210项“只跑一次”事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2014年的485项减至305项;加快推进新的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围绕“1+10”政务服务架构,努力打造“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品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抢抓滨州港一类口岸开放获批机遇,加快海关查验设施建设,确保早日实现开放运营;引导全市高端铝、新型化工、纺织等优势产业、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对外投资、吸引外资和国际产能合作力度,目前全市已与“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开展了经贸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梳理总结105项税收优惠政策。
我市把创新驱动作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重要引擎。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今年以来,全市1家省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级验收,2家院士工作站通过省厅备案,愉悦家纺公司与青岛大学生态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生态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和中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筛选确定了2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培育企业,推荐6家企业上报省“瞪羚企业”,发掘并培育市级“瞪羚企业”11家,成功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项。突出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建立新旧动能转化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库,征集在库项目202项,一季度全市36个项目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愉悦家纺有限公司“纺织印染高盐高有机物污水源头减量及污水处理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列入2017-2018年第一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力度,截至4月底,全市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8笔,落实融资金额2亿元,居全省第2位。制定了《滨州市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举办“海纳工程·出彩滨州”和“渤海英才博士故乡行”招才引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引入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21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万人计划”专家2人,省“泰山”系列人才25人。
扎实推进落实省重大事项,加强重大项目管理,抓好重大项目落地
我市扎实推进落实省重大事项。加快推进省《实施意见》中涉及我市的“滨州铝精深加工领域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聘请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滨州市高端铝材产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铝精深加工产业被省财政厅列为省财政支持重点支柱产业,省财政三年内每年补贴100万元,支持产业升级改造。梳理省《实施规划》中涉及滨州的54个重大事项,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逐一明确时间进度和推进措施。设立了5000万元的新旧动能转换专项资金,积极参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设立工作,认缴全省性母基金10亿元,目前已安排1亿元。
加强重大项目管理。严格“四新四化”要求和“大、新、好、实”项目的标准,建立了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目前已储备项目550个,总投资5372亿元。建立了“1+10+N”的项目管理机制,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管理办法,筹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管理服务平台,着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抓好重大项目落地。1—4月份,全市新开工项目275个,过亿项目134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74.7亿元,已完成投资100.3亿元。目前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总体进展顺利,高端铝创新型产业基地已列入全省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七个示范项目之一,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目前已入驻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129亿元;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成立了国家(滨州)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我市被国家粮食局授予“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华为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