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炎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田道爱
在乾隆爱将李化龙的老家,邹平县码头镇李码村,硕大的石羊碑旁,耄耋老者依然兴致盎然地讲述先祖故事。
李化龙先后平定大小金川、台湾等内乱,甚至助安南国王复位,最终“马革裹尸还”。目前,仍有多块石碑、碑座、碑帽藏于民居,每一件文物形制都很大,足可以管窥当年墓葬的宏伟。
不光如此,李化龙的后人中还曾出了两位乡学大儒:李炳炎、李炳耀。今天,咱们先来说说这位李炳炎。
教书五十多年,在民国元年被选为临时省议会议员,地方威望极高
从清光绪初年到1938年去世,李炳炎教书长达半个世纪,在当地威望极高。齐东县县长方和以“文明先导”匾额相赠。相传,每任齐东县的新县长都要在上任之初登门拜访李炳炎。
李炳炎是清廪生。在山东官立自费优级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曾经在济南瑞本学堂、齐东县高等学堂任教员。民国成立后,曾任齐东县劝学总董,并兼任齐东县乙种蚕业学校校长,民国元年被选为临时省议会议员。早年,他热心新政,以兴办新学为己任,先后在九户、台子创办县立第一、第二高等小学,并任校长。据说,他那时常在集市上演讲,宣传新学,开发民智。
对于混乱的时局、悲惨的天灾,他尤其痛心。曾经作诗自嘲:“巅危大局现悲观,财尽民穷补救难。可惜无才偏代议,不能卖国莫为官。”
据他的后人李仁楷介绍,在军阀割据的年代,李炳炎听闻有乱军骚扰百姓,又得知其头目是自己的学生,于是上门问罪。在军营门口,卫兵阻拦,李炳炎挥舞手中拐杖就打,那学生赶紧出来认错,从此再不敢扰民。
晚年成立“尊经书社”,号称“八半先生”,去世时学生为他扎了一路灵棚
民国时局的长期紊乱,再加上日寇侵袭近在眼前,导致李炳炎对时局、新学有所失望。他在《东野轶闻》记载,1919年,他发现,普通少年连最基本的论语都要淡忘,同时教会学校读圣经却很虔诚,让他很是愤懑。
于是,晚年他又提倡古学,在济南锦绣川山中成立“尊经书社”,讲授儒学经典,从学者甚众,自谓“半今半古,半城半土,半文半武,半耕半读”,因号“李八半”,后人尊称“八半先生”。
1938年,李炳炎去世。老家人前去抬灵,发现那棺椁太重,走不了山路,锦绣川的百姓赶忙接过来,一路抬出山。最让老家人惊讶的是,一路上,早有李炳炎的学生在沿路村子扎好了临时灵棚,展开祭奠。据说,哪个学生若是没能迎到灵柩,都会自责不已。
李炳炎留下大量齐东县乡土文献,其中《东野轶闻》有“小聊斋”之美誉
李炳炎著作丰厚,著有《退思斋文稿》《东野轶闻》《论语别解》《固均乡土教科书》《李氏四子诗稿·辉庵诗抄》等。他还曾于1935年受聘参修《齐东县志》,任分纂,并为之作序。这些文献,重点在于记录齐东县乡土知识,这对于我们今天了解地方人文和历史变迁,大有帮助。
在这些作品中,《东野轶闻》有“小聊斋”之美誉。该书记录齐东一带的轶闻趣事,可读性很强,又有很好的资料价值。据李仁楷等人介绍,李炳炎喜欢听故事,爱说话,跟谁都能拉在一块。这或许就是《东野轶闻》诞生的原因。
对于消失的齐东县城,李炳炎《吊旧城文》如此描写:“元朝巨镇,济郡名城。……七湾八庙,作歌者高唱迎仙;五门六街,通商者俨如归市。财物繁兴,凭大清河之顺利;人物潇洒,有小济南之名称。……上丁下丁,学士齐登大成殿;南李北李,元宵斗富不夜城。兴也勃焉,何其盛与。于是时来河下,偶立滩头。听款乃之声,看秋波之涨。……人语啾唽之中,南商北客;市情繁华之处,车载斗量。盐艘联帆而东来,路通海运;粮船逆流而西上,货输汴京。白云十里,雨后悬篷;翠袖两行,埠头招客。”
多么繁华!
但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后,李炳炎写到:“不料世情下降。天变为灾,造物时有低昂,浇风酿成孽障。麻姑不来,田变为海;河伯肆虐,民其为鱼。遥堤横野而南边,渐成绝地;大河夹城而东下,直撼危垣。郭家皇厅,尽成蛟殿龙宫;李氏花园,纯为水乡泽国。五百年地覆天翻,其间横无名世;三万户降丘宅土,后兴尚有凡民。”又多么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