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十年林水会战建成现代水利公共服务体系
“大水网”架构基本形成,推动我市由“水瓶颈”向“水支撑”根本性转变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孙文杰通讯员李栋报道)自2008年我市实施林水会战以来,全市水利工作突出抓好供水保障、推进水生态建设、强化水利改革管理,全力做好节水增效、饮水提升、蓄水增容、清河护水、生态保水、改革管水“六大民生水利工程”,有效提升了水利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水平,建成了现代水利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2008至2013年,全市林水会战第一个五个年规划,我市主要对“八河九渠”,即黄河、小清河、徒骇河等八条境内主要河道和簸箕李、白龙湾、小开河等九条主要干渠进行了综合治理。2013年之后实施的林水会战第二个五年规划,水利建设集中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小农水重点县、市级“四位一体”标准化方田、低洼易涝地块治理、河道(水库)蓄水、骨干沟渠清淤及路域水系治理等重点工程,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全面提高了水资源供给、水灾害防御和水生态保护三大安全保障能力。2017年以来,水利建设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按照“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的标准,着力实现农田灌溉由大水漫灌向高效节水和水肥一体化转变,农村供水由面上覆盖向规模化提升转变,河道水系由传统清淤整治向生态化综合治理转变,工程建设由“以建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
  2017年,聚焦“提档升级”和成功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市重点水利工程扎实推进,灌区工程实施了小开河和簸箕李灌区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资3465万元,大大提升了灌区引水、输水能力;节水灌溉工程完成小农水重点县年度工程总投资1.35亿元,新增高标准农田12万亩,完成小型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2.8万亩;徒骇河廿里堡闸工程全面开工,累计完成投资980万元,将于2018年主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及其附属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31.76亿元。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滨城区2016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2000万元,受益人口18万人,完成邹平山区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资金1700万元;推进无棣县水厂和管网提升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出厂水水质达到直饮水标准,受益人口22.4万人;累计投资800余万元完成全市城乡供水水质检测中心建设高精密设备安装,顺利完成42项生活饮用水、29项地表水的CMA认证,检测水平持续提升。
  全市水生态建设和水利改革管理顺利推进。目前,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累计完成重点任务100项,亮点示范项目12项;城区水系连通工程实现“清水入河、入湖、入城”建设管理目标,北环河、南环河、西沙河、新立河、张肖堂干渠等城区河道治理相继完成,城区水系持续改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73万亩。河长制工作全市共公布河湖498条、河长6140名,设立河长公示牌2745块、落实河管员2749名,“清河行动”累计排查违法事项2620处,违法面积2353万平方米。
  实施民生水利工程,疏浚了美丽滨州的“血脉”。实施“林水会战”以来,我市新增和恢复蓄水能力3.17亿立方米,完成各类水利工程6571项,清淤疏浚河道、渠道14500余公里,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293.6万亩,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346.7平方公里,解决了182.6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水系的脉络框架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大水网”的架构基本形成,推动我市由“水瓶颈”向“水支撑”的根本性转变。配合农业开发、小农水工程、市级方田建设、易涝洼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全市有300多万亩农田变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水成系、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方田,100多万亩盐碱荒滩变成了充满生机的绿洲。方田建设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项目区的农田灌溉周期由原来10天缩短到3-5天,灌溉成本由原来的每亩次30-35元降到每亩次15元左右。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