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乾隆号称“十全武功”,李化龙参与其中四件
刘清春 田道爱
    清朝铠甲,来源网络

    大小金川之役,来源网络

  “十全武功”是乾隆皇帝引以为豪的资本,他自己说:“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您或许不知道,在这十件武功中,有位滨州武将曾直接参与、指挥了其中四件。
  他就是从邹平码头走出去的名将李化龙。李化龙一路升迁,他曾亲自护卫过乾隆帝,乾隆亲赠他荷包。李化龙死后,乾隆还命将其事迹纂入国史,赐御葬,并亲题碑文。
  李化龙究竟是何种人物,今天他的后人有着什么样的生活?
  参与平定大小金川,助安南王黎维祁复位
  史料记载,李化龙在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由县武生中试恩科武举人,公元1760年又中庚辰科武进士,廷试荣登二甲。最先,授御前侍卫,旋又授贵州铜仁协中军都司,其后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征战生涯。
  公元1767年7月,他随军征战云南,平定当地土司叛乱,屡建战功,遂擢贵州省荔波营游击。公元1772年,又随师讨伐大小金川。台湾发生林爽文起义后,公元1786年,李化龙率兵往援台湾,因平叛有功,诏恩优奖,擢为福建水师提督。
  1788年,安南(今越南)发生内讧,安南王黎维祁为阮文慧所逐。阮掌权后,时常派兵进犯中国边境。李化龙奉旨随两广总督孙士毅严守关隘,兵伐安南,助黎维祁复其王位,得胜而还。翌年,安南阮文慧又作乱,李化龙又奉命征讨,不料在过富良江时,失足落入江中而亡。
  李化龙一生征战,西至新疆,南至越南,东到台湾,最后马革裹尸还,难怪乾隆对他厚爱有加。
  在1777年,平定金川后,李化龙被恩赐花翎,擢任江南寿春镇总兵,后又奉命改授山东登州镇总兵。时值乾隆皇帝西巡,李化龙紧随左右予以护卫,遂援例加级奖赏。在安南凯旋后,乾隆帝嘉奖李化龙勇略过人,亲赐荷包以赏之。
  李化龙身先士卒、勇猛多谋,常率精兵突袭扭转战局
  在史料记载中,靠战功不断升迁的李化龙,有真本事。
  在平定金川的多次战斗中,他往往身先士卒,登山破卡,连夺关隘,攻取险要。特别是公元1774年正月攻打金川途中,由于峰峦叠嶂,丛林阻隔,不宜大军行动,李化龙便率精壮兵士攀援险要,突入敌中,奋勇杀敌,为后军开辟了道路。
  在平定小金川战役中,李化龙率军进攻阿噶尔布里。敌据悬崖之险,军不能进。李化龙假以诱敌,亲率精兵数十人,乘夜间绕道而袭,火光灼天,敌大败。1786年,往援台湾时,待敌军攻诸罗城村,李化龙则率兵乘机进攻其后,并多设旗帜,以为疑兵。在1788年兵伐安南时,李化龙率军与敌激战一昼夜,敌退守市球江,敌又凭险设炮,与清军对峙,市球江水深湍急,清军三日未能攻下。李化龙察知下游水缓,便深夜亲率精兵500余人,乘舟伐过江直捣敌后,夺得其大批辎重、粮草900余石,敌大败。
  可见,李化龙又有谋略,善用奇兵。
  李化龙墓碑仍有留存,后世成为名闻四方的文化世家
  李化龙死难后,乾隆帝按照阵亡议典给予抚恤,诏赐世袭都骑尉、恩骑尉,入昭忠祠,命将其事迹纂入国史。谥武显将军,赐御葬,并亲题碑文,依制建墓。时称御葬园。
  今天,在李码村,有御赐残碑两通、石羊两尊,现存于村委大院,另有一个碑座、碑帽分别存于胡同、院落。这些文物,突出特点是“硕大”。
  李化龙的后人、87岁的李玉民回忆:“这碑座是‘夸官碑’的碑座。原来是李化龙坟墓最外围的一个,离墓300米,看到它,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我记得,李化龙的坟是三合土打起来的,很结实。他的坟墓总共有8通碑,光牌坊就7米多高,那石头过梁80厘米见方,真大!”
  村里老人传说,李化龙从小力大无穷,用的大刀有128斤重。据说,他自小习武是因为家庭熏陶,可惜的是,他的武术没有流传下来。但庆幸的是,他的家财、家风哺育了后人。
  他的另一位后人、79岁的李仁楷不讳言:“我家成分不好,祖上都是财主、地主。”在清末民国,李化龙家族成为名震四方的文化世家——李炳炎与弟李炳耀都教书近半个世纪。其中,李炳耀还曾留学日本。抗日战争期间,他多次拒绝日军的网罗,最后甚至躲到邹平南部山区。至今,后人仍记得李炳耀对日本同学的豪言:“你为了你的国,我为了我的国,不能因为你的国家伤害我的国家!”
  关于他兄弟俩的故事还有很多。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